什么樣的男人才是女性夢寐以求的好伴侶? 有人覺得需要事業(yè)有成,有人覺得需要對婚姻忠誠,有人覺得需要體諒妻子,有人覺得需要參與養(yǎng)育孩子。 黃渤在《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里飾演的邊亮就是集齊了以上優(yōu)點的好男人。 然而,結婚十幾年,他的妻子卻說跟他在一起很痛苦,求著他離婚。 這究竟是為什么?好的伴侶卻為何經營不好婚姻? 從這對夫妻的故事里,或許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 真心為她好,為何會成為她的負擔? 邊亮和付心童是大學同學,結婚后,因為兒子體弱多病,付心童只能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兒子,邊亮則把收入交給付心童打理。 原本生活可以平靜的過下去,可接二連三的巧合與打擊突然而至…… 即將被提拔為副總的邊亮,突然空降了一名頂頭上司,令人意外的是這女上司居然是他的前女友,有意無意的跟他走的很近。 付心童看在眼里,盡管邊亮再三強調只是同事關系,但在得知女上司是丈夫前女友后,這根刺還是扎在付心童都心里。 另一邊,付媽媽得了阿爾茨海默癥,很快離世,付心童悲傷過度,患上了躁郁癥。 邊亮白天忙于工作,回到家都陪著妻子,盡力逗付心童開心。 她晚上睡不著,他就陪著她不睡覺; 她發(fā)脾氣,他就笑臉相迎; 知道她喜歡鮮花,他就在家里擺滿鮮花; 知道她想兒子,就提議讓住校的兒子回家住。 沒想到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換來付心童的好轉,反而激起了她的反感。 這天,為了鼓勵付心童出門散心,邊亮特意安排了她和兒子的單獨出游。 擔心被兒子知道自己生病,付心童只能強打著精神同意赴約。 不料卻在路上遇見了大塞車,焦慮萬分的付心童負面情緒達到了頂峰,躁郁癥發(fā)作,被送到了醫(yī)院。 患病的事情再也瞞不住了。從醫(yī)院回到家里,付心童支開兒子后,終于徹底失控。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覺得好累,因為我要面對你對我的關心,對我的照顧 ,我如果不趕緊好起來,我就是一個罪人,我就會讓你更辛苦。所以光是面對你,我都覺得快崩潰了!” 面對付心童的控訴,邊亮內心既委屈又無奈,自己為了讓她快點好起來,什么都不管不顧了,換來的為何是這樣的結果? 其實,邊亮沒發(fā)現,在這段關系里,他一直都是高高在上。 換房子,不管房貸壓力,說換就換,買完不管,裝修扔給妻子。 辭職和打算帶著全家去海南定居這種大事,他也沒有和妻子商量過,只是最后通知,結果付心童終于下定決心要去海南時,他說不去就不去了 。 爭吵中,付心童說: “你是愛我的嗎?我覺得你可能是愛我的。但是你為什么不早一點愛我呢?你現在來愛我,我覺得你這不是愛我,你是在可憐我,我不要你可憐我!” 直到這一刻,邊亮才終于知道,自己頂著“愛與理解”的帽子,做出的那些自以為都讓步與犧牲,對妻子來說早已成為一種“酷刑”…… 蒂芬·卡普曼,曾提出“戲劇三角形”模型: 人們遇到一個問題時,只能用三種身份來看待它,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很多時候,在親密關系中,我們無形中就會充當拯救者的角色,一旦對方受到傷害或處于弱勢,就想要救對方于“水火之中”。 然而,可能我們自己都沒有發(fā)現,這種幫助、拯救是居高臨下的,是帶著“只有我能幫你”“你看,我可是在救你”“你需要我拯救”念頭的,親密關系也因此開始悄悄失衡。 為什么我們想要“拯救”伴侶? 當我們在關系中自動套入“拯救者”角色的時候,像邊亮一樣,往往覺得自己在犧牲,在付出,甚至是忘我的。 寧愿忽視自己的需求和傷痛,也要去關注伴侶的傷痛,這是為什么呢? 《愛的藝術》一書中提到:忘我的本質可能是自私。 當你重視伴侶的傷痛多于重視自己時,也許是因為還沒做好面對自己的傷痛的準備,卻期待用對方的改變來證明自己。 曾經有個來訪者叫小林,她的丈夫是個“雙面人”。 在外收起自己的情緒,把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顯得自信樂觀。但只要一回到家中,他的悲觀就跑出來了,經常長吁短嘆,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小林覺得只要她努力幫助丈夫,就一定能夠扭轉丈夫的心態(tài)。 她開始調整自己與丈夫的溝通方式,只說肯定對方的話,即使對方態(tài)度不佳,她也忍著情緒; 她還給丈夫制定了改變計劃,拉著丈夫一起學習心理學知識,讓丈夫每周和自己交流心得。 但是,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之后,丈夫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對小林的態(tài)度越來越差,而且經常說小林不尊重他,過度干涉他的生活,跟她一起生活很累。 在丈夫的一次抱怨中,又委屈又憤怒的小林徹底失去了耐心,把自己對丈夫的不滿一股腦地傾訴出來,丈夫聽后失望至極,向她提出離婚。 小林很痛苦,哭著向心理咨詢師求助:我為丈夫做了那么多,為何他一點也不領情?我做錯了嗎? 在經過深入的溝通后,咨詢師發(fā)現:小林執(zhí)意“拯救”丈夫的背后,藏著自己的童年創(chuàng)傷。 小林從小是留守兒童,父母只在春節(jié)才會回家。爺爺奶奶忙著干活,既沒時間陪她,更不會關注到她的內心和情緒,所以她一直非常孤獨。 走入親密關系后,小林的創(chuàng)傷并沒有愈合。看著丈夫被情緒折磨,喚醒了小林對于曾經自己被忽視的恐懼,所以把這一份期望投射在丈夫身上。 在她的潛意識里:自己是過來人,一定能夠給到丈夫幫助,所以要求丈夫按自己的方式去改變。 這其實這是對自我的一種補償,她期待改變的不僅僅是眼前的丈夫,還是那個曾經被忽視,情緒找不到出口的自己。 在咨詢師的指引下,小林不再強求丈夫情緒穩(wěn)定,而是選擇了接納和默默陪伴。她開始慢慢把關注點放回到自己身上,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正視自己內心的缺失。 現實中像小林這樣的情況并不少: 從小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的人,可能會更熱衷于幫助伴侶去解決和家人的關系; 自卑膽小的人,可能會更愿意鼓勵伴侶走出舒適區(qū),去迎接更多的挑戰(zhàn); 受過巨大傷痛的人,可能會更迫切地想要幫助伴侶走出傷痛,重拾信心。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span> 而想要分清到底是誰有創(chuàng)傷,誰需要被療愈,則需要我們多一份覺察。 由“俯視”轉為“平視”,做滋養(yǎng)型伴侶 當你認為伴侶需要療愈的時候,那個“拯救者”冒出來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放棄拯救他的想法,然后向內看。 具體可以這樣做: 第一,記錄情緒,了解自我需求。 你的經歷影響你的認知,當你認為伴侶需要療愈時,說明你對他的痛苦感同身受。 你可以在這種感受出現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對方告訴你的,還是你有過相似的經歷? 把這些寫下來,你就會對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慢慢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了。 第二、調整自己的認知模式。 德芬老師說過:“一個人之所以一直感到痛苦,是因為這份痛苦背后是有好處的。” 如果伴侶的傷痛確實需要療愈,他自己就會想辦法去改變,根本不需要他人來操心。而如果他并沒有要改變的行動,說明他暫時還不需要改變。 在你想要付諸行動之前,要把他擺在平等的位置上,了解她的需求,去先跟對方聊一聊,聽一聽對方怎么看待他自己的問題,是否希望得到你的幫助,需要什么樣的幫助。 第三、做婚姻的好評師,而不是差評師。 羅杰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span> 當你覺得伴侶有問題時,相比讓伴侶去改變,不如試著去理解和接受。 每個人都會有不足,你可以嘗試著把這些不足看成是伴侶身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如同他的頭發(fā)、四肢,有了它們,伴侶才是完整的。 如果伴侶是個自卑的人,你就感謝他勇敢地跟你在一起;如果伴侶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你就感謝他愿意為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你不斷地用正向、積極的語言去肯定對方時,你的內心也會變得更加陽光積極、有力量!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親密關系里與伴侶互相成長,成為能滋養(yǎng)對方的另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