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民 國醫(yī)大師(1935.7-)
王世民,第三屆國醫(yī)大師,山西中醫(y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中醫(yī)方劑和中藥學的科研、教學和臨床工作。王老醫(yī)藥兼通,臨床上倡導方劑辨證,而且善用補法與瀉法,不僅使用時方,經(jīng)方也得心應手。現(xiàn)將王老用理中湯加減化裁治療久病不愈的口瘡驗案兩則,總結如下,以饗同仁。
楊某,女,時年40歲,2012年9月3日初診?;颊叻磸桶l(fā)作口腔潰瘍9年,四處求診于中西醫(yī),服藥即愈,停藥復發(fā),來王世民處就診?;颊呱衿7α?,口腔上下唇有潰瘍多處,自訴疼痛,常流口水,夜寐差,食納好,遇情志不暢及飲食稍有不潔則腹瀉,平素大便2~3次/日,舌苔白、邊有齒痕,脈沉而無力。考慮該患者病程日久,多用寒涼藥治之,然觀其潰瘍面無明顯紅赤而呈白色,參合舌脈似是病在脾,宜從寒論治。
藥用:黨參、炒白術、炙甘草各10g,干姜6g,茯苓12g,炮附子5g,肉桂3g,黃連8g,大棗5枚。每日1服,水煎服。
服藥7服,疼痛減輕,潰瘍面變淺。又服1周,口腔潰瘍?nèi)?,未有新發(fā)。再服7服,鞏固之。同年11月5日來院查治其他疾病,特來王世民處告知口瘡未再復發(fā)。
2013年9月2日,因咳嗽、咽干,又來就診,稱其口瘡至今未再發(fā)生。
魏某,男,時年26歲,2013年7月1日初診。口腔潰瘍已近1年,口干,喜飲水,食欲睡眠均可,近半年來自覺小便尿不凈,小腹脹痛。平素大便2~3次/日,不成形。曾在外院做三大常規(guī)檢查,未見異常。診其脈數(shù)而不整,無力,左脈更弱,舌紅赤胖大、苔黃厚、邊有齒痕。綜合觀察似屬脾虛濕濁中阻,虛火不降,上炎而生口瘡。
治宜從調(diào)理脾胃入手,交通心腎,引火下行。
藥用:黃連、炒白術、神曲各10g,炒白芍12g,茯苓、炙甘草各6g,干姜5g,炒山藥15g,肉桂、生吳茱萸各3g,生姜3片,大棗2枚。7服,每日1服,水煎服。
8月19日因喉痛,咳嗽來診,告知其共服14服口瘡即愈。
按:中醫(yī)學中的口瘡多責之胃熱。用藥大多以清熱藥瀉火之法,此法對于實熱證有效。而另一類則屬于虛火或久用寒涼藥而損傷了陽氣,招致虛火上炎,口瘡反復發(fā)作,寒涼藥無效。王世民從調(diào)理脾胃入手,清瀉虛火,標本兼治,選用理中湯和交泰丸加減化裁施治,療效尚屬滿意。分析以上兩個案例,不難看出,雖然所用的基本方都是理中湯加減,但卻同中有異。案一用藥是加味桂附理中湯,溫補脾腎以健復中焦治本,加茯苓健脾安神,黃連與肉桂合用有交泰丸交通心腎,以引熱下行,清瀉虛火之功,全方溫補脾腎,引火歸元。案二是理中湯與交泰丸和戊己丸三方化裁,在理中湯基礎上加茯苓、炒山藥,健脾利濕以實大便;又因舌紅赤,苔黃膩是肝木橫逆克土,而熱象相對較重,故不用附子而用戊己丸疏理肝脾,有助于緩解腹痛便泄;另外黃連與肉桂相伍,引火歸元,清泄虛火。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jīng)中醫(y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