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桃花綻放,正是我們觀賞桃花的大好時節(jié)。欲看桃花姿,先讀桃花詩。古代詩人筆下的桃花詩占盡春色,富有故事,又蘊含哲理。以下六首,是桃花詩的經(jīng)典之作,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誦。
1.《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這是一首有故事的詩。孟棨《本事詩·情感》載:青年才俊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名落孫山。由于路途遙遠(yuǎn),崔護便尋居京城附近,準(zhǔn)備來年再考。清明時節(jié),他去南門外郊游,遇到一戶莊園。崔護前去叩門,便遇上了詩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女子。第二年清明節(jié),崔護忽然思念起她來,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門庭莊園一如既往,但是大門已上了鎖。崔護便在左邊一扇門上題詩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p>
2.《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感到很滿足。時值春暖花開,杜甫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這是第五首。來到黃師塔前江水東岸,又困又懶沐浴著和煦春風(fēng),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我該愛那深紅還是愛淺紅?全詩富有哲理情趣,令人深思。
3.《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九江司馬。十二年四月,詩人來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初夏時節(jié),芳菲已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盛開的桃花。全詩雖是紀(jì)游詩,結(jié)合白居易,詩歌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讀來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啟人神思,惹人喜愛。
4.《竹枝詞》
(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竹枝詞是劉禹錫化用民間歌謠創(chuàng)作的詩體。這首詩含思宛轉(zhuǎn),清新活潑,音節(jié)和諧,頗富情韻。山上桃花綻開,山下蜀江春水拍打著山崖流淌。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農(nóng)家少女的無限痛苦: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比喻貼切動人,讀者不禁為這個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而同情。
5.《題桃花》
(清)袁枚
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袁枚對桃花的看法非常直白:二月春天,春風(fēng)春雨。在怒放的桃花下,我感嘆時光飛逝。雖然很多樹上還有殘留的花,但我認(rèn)為都比不上第一朵桃花那么鮮艷美麗。余紅再多,也不及初開一朵,耐人尋味,啟人深思。
6.《題百葉桃花》
(唐)韓愈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應(yīng)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韓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誥。春夜,他以侍史身份在宮中值班,見窗外兩棵桃樹花葉鮮艷怡人,心情格外愜意,寫下這首小詩。詩歌前二句流露出對桃花的贊美,后兩句聯(lián)及自身慨嘆:大概桃花知道侍史已歸內(nèi)庭,所以在這里陪伴著仙郎們在宮禁中宿夜吧!韓愈把自己歸屬于仙郎,可見對當(dāng)時自己的官職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