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文史知識丨?諶榮彬:拱手為敬——傳統(tǒng)社會的日常社交禮

 星河歲月 2023-02-28 發(fā)布于江蘇
     
 

圖片

 
傳統(tǒng)中國是禮俗大國,古人待人接物、社交往來等過程中也都遵循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禮儀規(guī)范和風俗習慣,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社交禮儀。社交禮也就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互動中的禮儀規(guī)范和風俗習慣,關系到社會成員在相見、相識、往來等一系列交際場合所遵行的行為準則和文化觀念,是交際雙方能夠和諧順利交往的重要開端。同時,社交禮伴隨著社會歷史變遷而傳承演變,不斷進行著自身的文化調整,以適應當時社會文化的需要,并深刻影響著傳統(tǒng)社會乃至現(xiàn)代社會的社交形態(tài)和文化觀念。
一 《儀禮》中的士相見禮
在先秦這一漫長歷史階段中,從上古社會至于春秋戰(zhàn)國,傳統(tǒng)禮俗已經逐漸完成了體系化過程,《儀禮》《禮記》及其他文獻典籍完成或輔助完成了當時禮儀制度的文本化工作,構筑成宏大的、文獻性的“禮儀形態(tài)”。隨后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社會中,禮儀隨著時代變化而變更,但均沿用調整著先秦時期這一禮儀系統(tǒng),進而更加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族精神中。
《儀禮》是先秦時期禮儀文本的重要整理匯編。其中《士相見禮》一篇從士人拜訪、迎客、送客、復見等禮儀環(huán)節(jié),高度還原了先秦士人之間社交禮的大致形態(tài)。士人作為當時貴族的最底層,身份有時與普通民眾相近,其禮儀規(guī)范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當時社會的日常社交禮儀。同時,《儀禮》中其馀諸篇也從冠、婚、喪、祭等不同方面反映了其他儀式生活中社交禮的細節(jié),還記錄了君臣相見、士與士大夫相見、庶人與君相見等社交場合的禮儀規(guī)范。這說明,先秦時期賓主相見已經有一套完整而嚴格的禮儀規(guī)范,這是目前所知的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最早的系統(tǒng)形態(tài)。
其一,介紹禮。先秦時期,人們非常重視見面禮儀,初次見面更是不可造次,賓客需要有介紹人的引薦,才能前往主人家中會面?!洞蟠鞫Y記》有“介紹而相見”,《禮記》中也有“介紹而傳命”之語,可見,介紹人是士人初次相見的首要條件。介紹人一般是具備一定社會名望的人。沒有介紹人的引薦就貿然去陌生人家中拜會,很可能被認為是有違禮儀的魯莽行為。在獲介紹人確認之后,士人將攜帶見面禮登門求見,通過擯者也即主人家待客的執(zhí)事,先向主人說明自己經介紹前來,并表達拜見意愿。主人則推辭說哪有讓對方來拜會自己,應由自己拜會對方。如此相互推讓后,主人親自到大門外迎接賓客,這一過程顯示出對于對方的尊重,也達成了賓客與主人之間初步的了解和溝通。
其二,摯見禮。士人登門所攜帶的見面禮,在《儀禮》中稱為“摯”,這一禮儀過程稱為“摯見”。不同社會地位的人贈送的摯也有所不同,用以體現(xiàn)其身份尊卑,也具有對應的寓意。并且,摯見禮一般適用于平級之間或者以卑見尊的情形,尊長者并沒有以摯見禮見卑幼者的情形。士相見時則以雉為相見禮,見主人時將雉頭朝左象征吉利,雙手捧著希望送予主人。主人要按照禮儀謙讓一番,一再地推辭不接受。經過三次辭讓,主人最終接受賓客所贈送的禮物。在漢代“孔老會”主題畫像石上(圖1),就經常可以看到孔子拜訪老子時,向出來迎接的老子贈送摯,他們互相行拜禮。

圖片

圖1 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
其三,迎送禮。迎來送往是相見禮的重要內容,也就是主人迎接和送別賓客的禮儀規(guī)范。在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迎送禮,大則境迎境送、郊迎郊送,小則庭迎庭送、門迎門送,等等,都是主人為表達自身禮賢下士、尊重來賓等而營造的隆重的儀禮場景。在日常禮儀中,簡單且莊重的門迎門送還是最為常見的迎送禮形式?!妒肯嘁姸Y》中記載門迎門送內容,主賓相見彼此行再拜禮,主人行揖禮請賓客進入家中,自己從門的右側進入。賓客雙手捧摯從門的左側進入。進入大門后,主人西面向賓客行再拜禮,從賓客手中接過摯。賓客東面向主人亦行再拜禮并將摯奉上,然后走出大門。這時,主人又派擯者前來請賓客再次相見,主要是由于前次相見以行禮為重,而此次相見則重在結交友誼、安坐暢敘,稱為“燕見”??腿嗽俜祷嘏c主人相見,相談相交之后便可退出。主人親自送賓客至大門外,向賓客行再拜禮。此外,主人在堂室內招待賓客,從進門到入席就坐等過程也有著一些迎送儀節(jié)。如《禮記·曲禮上》中記載了主賓揖讓升堂之禮,每次入門、就位或是上臺階行為均要進行主賓間的揖讓,還有三揖三讓的禮儀,同時進出升降的先后順序也有一定規(guī)范。
其四,復見禮。因為按照傳統(tǒng)禮儀要求,被拜訪的士人過一段時間需要拿著之前賓客所贈予的摯進行回訪,來感謝前一陣賓客親自到家中的拜訪。這時主人和賓客的身份就互換了,但是雙方還是按照之前的禮儀要求再進行摯見、迎送等禮儀。至此,士相見禮全部儀節(jié)才算是完成了。
二 傳統(tǒng)社交禮的文化變遷
隨著傳統(tǒng)社會的發(fā)展演變,社交禮一方面延續(xù)著一些傳統(tǒng)的禮儀形態(tài),另一方面也在社會發(fā)展變遷中不斷發(fā)生著新的變化。秦漢時期,中國社會首次進入大一統(tǒng)時期,人們思想文化上也逐步形成了多元包容的統(tǒng)一漢文化圈,禮俗文化亦是經過“大治濯俗,天下承風”,步入了定型階段,并逐漸趨于民間社會。此后,傳統(tǒng)禮俗在這個多民族社會不斷得以進一步鞏固,并結合社會發(fā)展變化不斷做出調整和變化,融入滲透到傳統(tǒng)社會的方方面面。社交禮也在傳統(tǒng)禮俗變遷過程中,完成了自身禮儀形態(tài)和規(guī)范體系的文化變遷。
在登門拜訪方面,漢魏時期,拜訪某人需要先行“投刺”,也稱為“謁刺”(圖2),即前來拜訪者的名帖,用以通報姓名,可以看作先秦時期介紹禮的延續(xù)。謁刺最早是竹制或木制的,后來發(fā)明了紙張,謁刺也轉變?yōu)橐环N名紙,上面題寫拜訪者之姓名、官職、籍貫、拜訪事由、祝福語、日期等信息,歷來被稱為“名帖”、“門狀”或“拜帖”?!妒铝謴V記》載:“見長者用名紙,見敵者以下用刺字,其文止曰某郡、姓名而已,有爵者并爵書之,見一家一人以上,則人用一刺……燕見及赴請召,皆不用”。清人趙翼《陔馀叢考》中稱:“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刺,漢以后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刺。”到了明清時期,在一般相見時則很少用名帖,一般門前通名即可,但正式拜會相見時使用名帖還十分普遍。當時拜謁流行使用紅紙黑字形制的“紅帖”以示莊重,依據(jù)主客之間地位不同而有所變化,并且地位越尊貴,名帖的姓名便寫得越大。

圖片

圖2 東吳朱然墓出土謁刺
同時,會面送禮逐漸普遍起來,用來拉近關系、促進認同。禮物的種類也豐富多樣,遠超先秦時期?!多l(xiāng)儀》記載,親友遠行或歸來相見時皆贈以禮物,稱為“贐勞”,禮物重在真誠,其輕重可酌情裁定,但是要符合雙方之關系,不可過于簡陋或過于奢侈。禮物要按形狀加以排列,并且向長者贈禮時需稟告后獻上,長者兩次辭讓則停止;贈予平輩及以下者則用書簡、名紙或傳話告知即可,受者需辭讓三次。收禮之后,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親往拜謝或以書簡、傳話感謝。在士民階層,贈送見面禮有贈錢糧、特產、衣物、酒食、書籍、詩文等各類物品的。例如,《水滸傳》中宋江與英雄好漢相見結識之時往往會仗義疏財,贈送數(shù)十兩銀子;《紅樓夢》中江南甄府家眷來京后送予賈家各類綢緞作為見面禮,劉姥姥進賈府時帶著棗子、南瓜、野菜等一類土產作為禮物,等等。一些正式拜會的場合,禮物會一并書寫在拜帖上,也有專門寫在一張“禮單”上的。主人家可以照單全收,也可拒收,或收取部分,并于禮單處注明“敬領”“敬謝”等表示謝意的字樣后退還來客。
在主賓迎送方面,大體上延續(xù)門迎門送的禮儀規(guī)范,一般有門迎、揖拜、延客入門、至于堂上、先后揖拜入座、款待相談、賓客告辭、門送等禮儀流程?!额伿霞矣枴份d“門不??停潘F也”,可見及時出門迎客的禮儀要求,不出迎客則是失禮行為?!读x山雜纂》中有“送客不出門下廳,不安排椅榻,失主人體……逃席后,不傳語謝主人,失賓客體”。不過,不同地域之間迎送禮儀也有差別,如《顏氏家訓》載:“南人賓至不迎,相見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衲媳敝祝鞝柺⑿?,唯賓至迎送于門為異耳。”在送客方面,宋代流行以草藥、果蔬一類材料熬制而成的特制湯水送客,稱為“點湯”或“設湯”,主要為了在賓主長談之后起到補氣養(yǎng)生的功效。由此衍生出送客之義,當時有“送客湯”的說法。在清朝,則出現(xiàn)了“端茶送客”習俗,多發(fā)生在拜見尊長的情景下,即客人離去時須得主人許可,或者是主人有所不便希望客人離去時,則會端起茶水敬客人,客人則會意起身告辭,以此委婉地表達送客之情。平輩會面的情形中,在結束一次拜訪之后,主人家還需要去來訪賓客家中回拜,這也是先秦時期復見禮的延續(xù)。《萬歷野獲編》載有時人沈繼山一事,“嘉禾兵使劉庚,其同年也,首來相訪。輒葛巾芒履以出,自云引疾不出門,送至中庭而止,又不報謁。劉大怒詬罵”沈氏初次受訪不出迎且野服相見、不送至門、不回拜等無禮行為引人大怒,可見相見之時各項儀節(jié)的重要性。
在待客方面,首先是賓主需按照長幼尊卑入座,座位也有主位、客位,上位、下位的區(qū)分。坐具也發(fā)生了改變,魏晉以前,人們還是如先秦時期一般席地而坐,此后出現(xiàn)了胡床、交椅等高足桌椅,逐漸代替了原來的坐席。例如,《鄉(xiāng)儀》中便記載士民聚會相見一般以年齒論座次。入座前雙方要相互作揖行禮,按照長幼尊卑依次謙讓落座,坐下后也要保持“正襟危坐”,不可隨意斜傾身軀倚靠在椅背上。在秦漢時期人們多以酒水待客,主賓席地而坐、相互勸飲。到了魏晉時期,以茶待客的習俗初現(xiàn)端倪,到唐宋時期已經成為天下的通俗。主人家會客時,除了供上各樣瓜果、點心等物待客,往往還會給每位客人敬上一杯茶水,時人稱為“點茶”。敬茶時,主人家以茶托盛茶盞、茶杯送至客前,盞中茶水不可過滿,按照賓客次序依次奉上。賓客喝茶不可過快,不可飲盡,需留有杯中少許,這時主人家要及時續(xù)茶?!懂Y牖閑評》便以“主人則有少湯,客邊盡是空盞”為失禮可笑的事。明末之后,隨著煙草的傳入和普及,相見時還常以旱煙、水煙、鼻煙招待賓客,成為明清時期新興的待客習俗,時人也稱此物“醉人無借酒,款客未輸茶”,反映了煙草在當時已成為常見待客之物。
三 傳統(tǒng)社交禮的相見儀節(jié)
傳統(tǒng)社交禮中,在人們見面拜訪、行止坐臥、舉手投足之間均有著規(guī)范的禮儀動作和豐富的文化意蘊,反映著不同場合下各類人等的禮儀表達。并且,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典籍能夠發(fā)現(xiàn)社交禮的見面儀節(jié)也在不斷隨社會文化條件進行著改變,一些舊的儀節(jié)逐漸消失,一些新的儀節(jié)又取而代之。
其一,拱手禮。拱手又稱為捧手,人們見面行禮時將雙手平行相疊、拇指相交合抱在胸前,前臂稍稍上舉,手臂形似抱鼓,表達向對方致意(圖3)?!稜栄拧份d“兩手合持為拱”。拱手是傳統(tǒng)社會最常見、沿用最久的相見禮儀,并且在相見行拜禮、揖禮時均需要行拱手禮。拱手也有男女之別、吉兇之別,男子常常尚左手,即以左手抵于右手之上,而女子尚右手,即右手抵于左手之上,且在禮儀規(guī)范中,也以吉禮尚左手,兇禮則需要以右手為尚。《禮記·檀弓上》即載有孔子因姐喪而尚右手拜禮造成了門人誤會之事。唐宋時期,還有一種“叉手禮 ”,行禮時,用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小指向著右手腕處,左手大指向上,其馀四指伸直。動作就像用右手掩在胸前,但要離胸八九厘米的距離。《王虛中訓蒙法》稱六歲孩童入學時便需先學叉手;柳宗元有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的詩句;《朱子語類》載時人陳才卿衣裳不整,朱子提醒后,其自覺羞赧,“急叉手鞠躬曰:'忘了’ ”。明清時期,還流行“抱拳禮 ”,將原來的合抱手勢變?yōu)槿葡噘N的手勢,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拇指屈攏,右手握拳,左手緊貼右手背,現(xiàn)在傳統(tǒng)武術界也還沿用著抱拳禮。

圖片

圖3 《事林廣記》記載的兒童學拱手作揖禮儀
其二,拜禮。拜禮是屈膝跪地、俯身下拜的禮儀動作,一度是古人常見的相見禮儀(圖4)。先秦時期,人們席地而坐,見面時就往往通過拜禮相互致意?!栋谆⑼ā份d “人所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見意,屈節(jié)卑體,尊事人者也”?!吨芏Y》中記載了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和肅拜等九種不同情形和形態(tài)的拜禮,稱為“九拜”。其區(qū)別主要在于行禮時動作身姿尤其是頭部和手部的高下深淺和行禮次數(shù)。頓首、稽首、空首是最常見的三種拜禮?!邦D首”,又稱為叩頭、叩首,是當時人們平輩或朋友間相見常用的禮儀。行禮時屈膝跪地,俯身低頭,拱手至地面,頭也跟著緩緩至于地面后便抬起?!盎住钡膭幼骱皖D首一樣,區(qū)別在于頭至于地面后要停留一段時間再抬起。它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一般用于臣拜君、子拜父等場合?!翱帐住?,一般用于尊長者對卑幼者行禮的場合,跪拜時頭不觸地,拱手齊于胸前,再引頭至手行禮。拜禮次數(shù)也有講究,依據(jù)長幼尊卑的差異,一般而言相見場合行一拜禮,對于尊長者、君臣相見或者正式場合之中為表敬意則會行再拜禮,而三拜及以上禮則只有在尤為鄭重之場合施行,即一般對于天地、君王、長輩方會行此大禮。唐宋時,隨著桌椅等高足家具的推行,人們就不再像先秦一樣坐著見面,跪拜行禮越來越不方便,拜禮在日常相見中逐漸減少。但也有所見,如《水滸傳》中江湖好漢相見還是“納頭便拜”“撲翻身便拜”。直到民國時期,民國政府頒布法令正式禁止相見時行跪拜禮,而用鞠躬脫帽禮代替?zhèn)鹘y(tǒng)禮儀,促使跪拜禮在日常見面場合進一步消失。

圖片

圖4 《事林廣記》記載的兒童學跪拜禮儀
其三,揖禮。人們見面時在拱手禮的基礎上向前彎腰致意的禮儀,比拱手禮更加正式和鄭重,稱為“作揖”或“揖禮”?!吨芏Y》中記載了天揖、時揖、土揖、三揖、還揖、特揖、旅揖等七種揖禮,差異主要在于行禮時手部的動作或者行禮的次數(shù)。天揖是對尊長或同姓的揖禮,行禮時雙手抱圓,俯身前推,舉到胸部以上;時揖是平輩之間的常用見面禮,行禮時拱手向前水平推出;土揖,用于尊長者向卑幼者行禮的情形,行禮時俯身將手略向下推出。漢魏以前,拜禮、揖禮并行,鄭重程度有所不同,站立則揖,跪坐則拜,唐宋時跪坐漸無,拜禮則融入揖禮之中。《宋氏家儀部》載“久曠則拜,常見則揖。禮見則拜,燕見則揖。初見則拜,偶見則揖”。唐宋時誕生了揖拜禮儀,稱為“祗揖”,又作“肅揖”。明代《童子禮》載“肅揖,凡揖時,稍闊其足,則立穩(wěn)。須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頭,兩手圓拱而下。凡與尊者揖,舉手至眼而下;與長者揖,舉手至口而下,皆令過膝。與平交者揖,舉手當心,下不必過膝,然皆手隨身起,乂于當胸”。又如“厭揖禮”,指于并不拱手,兩手僅胸前抱拳,并上下推動,表示連連作揖的恭敬姿態(tài)。還有“鞠躬禮”,雙腳并攏,雙手下垂,彎曲腰部以示敬意,與今天的鞠躬十分相似。在明清時期,還有“打恭”一說,指的是見面拱手彎腰鞠躬的禮儀,表示恭敬、謙虛或是謝意。此外,當時的蒙滿禮俗對于傳統(tǒng)相見禮儀也有影響,如產生了“請安”禮,又稱“打千兒 ”,即曲左膝,垂右手,上身微向前傾以向人行禮。這一禮儀首先屬于滿族習俗,而后漢族也有行此禮的。《老殘游記》寫道人們見面情景,“這一群人來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兒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兒的多”,說明打千兒作為相見禮俗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接受。女子見到他人一般也行揖禮,身體肅立,右手在上,雙手疊抱于腰前或左腰側,身體微微鞠躬行禮。男女相見場合一般也要有所回避,常常采用以帷帳、門窗等遮蔽女子。女子送迎賓客時均不可出門,《禮記》有“婦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之語,《國語·魯語》也有“守禮不游閾”之語,《司馬氏書儀》載“婦人無故不窺中門。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
其四,執(zhí)手禮。古時還流行起雙方見面時拉手以表親密之情,稱“執(zhí)手”,也作“握手”。秦漢時,握手禮被視為輕率的行為,魏晉時期以后,執(zhí)手禮逐漸流行起來,成為人們日常相見時的常用禮儀。李白有“我愿執(zhí)爾手,爾方達我情”之句,柳永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之句。
其五,交寒溫。人們相見,還有問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話,稱為“寒暄”或“暄寒”。漢魏時期也稱為“交寒溫”,《樂府詩·門有車馬客行》就有“撫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的句子。唐宋時還出現(xiàn)了發(fā)聲致敬、口道頌辭的見面禮儀,男子的禮儀稱為“唱喏”或是“聲喏”,即出聲答應對方;女子的禮儀稱為“萬?!保吹馈叭f?!钡淖8UZ。這一禮節(jié)一般伴隨拱手、揖禮或者叉手禮實行,常用于卑幼者拜見尊長者?!端疂G傳》中王進見高俅時,行四拜禮,躬身唱喏,立于一側;潘金蓮初見西門慶時,也是“叉手深深地道個'萬?!?”。《朱子家禮》載“丈夫唱喏,婦人道萬?!?,《女論語》有“主賓相顧,萬福一聲,即登歸路”之語,也可知當時唱喏、萬福的通行。
其六,趨翔?!摆呄琛笔且娒鏁r禮貌性的快步行走,按照速度和動作不同又分為“趨”和“翔”?!摆叀笔窃谟龅阶痖L者時,為表恭敬而以低頭彎腰、雙臂張開、小跑疾行的方式經過;“翔”則是更進一步的抬手疾行?!抖Y記》載“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說明了路遇長者時的謹慎姿態(tài)?!墩撜Z》中也記錄了孔子的兒子孔鯉見到孔子時趨行著經過的禮儀,也記錄了孔子見到穿喪服者、著禮服者、盲人時,坐著時必然起身,經過時必然趨行的儀態(tài)。在重文輕武的宋朝,朝廷武官見同級文官有“必執(zhí)梃趨庭,肅揖而退”之禮。此外,也有一些不可趨、翔的情形,《禮記》載有“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zhí)玉不趨”之語。
此外,結合不同時期的文獻典籍,社交禮在禮儀儀態(tài)、稱謂用語、行止坐臥、座次安排等方面,都有頗為詳盡的禮儀規(guī)范要求,用以展現(xiàn)自身端莊有度、謙虛敬人的涵養(yǎng)舉止,促進人們的和諧相處,有利于社交活動的開展。例如,《禮記》載“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君子要做到“九容”,即“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尸,燕居告溫溫”;平時要做到“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斂發(fā)毋髢,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等等?!多l(xiāng)儀》載唐宋時人在訪問前還要詢問主人家是否得便;提前約見者,如主人遇事或遇雷雨天氣則遣使告知賓客延后相見;入門前要先詢問主人是否吃飯、有無客人、是否有其他事情,如沒有則可投刺請見,如有所妨礙,則需要等候或返回,待其方便時再訪。《義山雜纂》也羅列會面時的失禮行為,“不敲門,直入人家。席面上,不慎涕唾。主人未請,先上廳坐。開人家盤盒書啟”等。
四 傳統(tǒng)社交禮的文化意蘊
無論是在傳統(tǒng)社會,還是在現(xiàn)代社會,社交禮均發(fā)揮著連接社會關系、表達內心情感、促進人際交往、維護社會和諧等一系列重要社交作用,是社會成員開展社交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段。相較于冠、婚、喪、祭等儀式活動的禮儀,社交禮具有更為獨特的特性:一是從禮儀形式上看,社交禮是互動之禮,相見過程即是禮儀互動過程,相見儀節(jié)亦是圍繞社交互動場合而制定的,相見模式同樣貫穿著對于社會關系的增強;二是在禮儀對象上,相見禮俗是對外之禮,其禮儀框架是依據(jù)社會關系遠近加以規(guī)范,大致通過“遠繁近簡”的禮儀層次表達社交場合中的對外情感;三是在禮儀時空上,相見禮俗是日常之禮,其常常被應用到多種相見場合和多種禮俗時間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高度結合,并成為社會成員重要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傳統(tǒng)社交禮不斷與變化中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人文觀念相互協(xié)調適應,在各個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禮俗形態(tài),展現(xiàn)了禮俗文化與社會發(fā)展所具有的天然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其也始終保持著一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核在長久的歷史變遷中延續(xù)著自身的發(fā)展脈絡,體現(xiàn)了其作為一國之民俗文化而蘊含的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質。古人復雜的社交禮儀具有獨特的含義,出發(fā)點正在于促進人與人之間能夠按照既定的規(guī)范和觀念來友善交流、和諧共處,其精髓就在于“毋不敬”,這也是傳統(tǒng)社會人們的交際之道。一是以“貴賤有等、長幼有序”為內核的社交系統(tǒng)。傳統(tǒng)社交禮自古便突出體現(xiàn)出長幼尊卑的差異性,從爵位官職、年齡輩分、道德品質等三個方面對社會成員之間的尊卑高下關系進行劃分。卑幼者對于尊長者尤其需要注重禮節(jié)的細致周到,禮儀執(zhí)行便要嚴格許多。二是以“自卑尊人 ”為原點的社交原則?!墩撜Z》道:“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边@種尊敬他人、謙虛自己的客氣態(tài)度幾乎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社交禮的方方面面,恭敬之心與謙卑之態(tài)是傳統(tǒng)社交禮待人接物的關鍵所在。三是以“禮尚往來”為紐帶的社交網絡?!抖Y記》載“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傳統(tǒng)社交禮主張人們在相見之時要堅持互通互聯(lián)、有來有往的社交模式,通過禮儀規(guī)范來促成雙方多次相見、加深情誼。先秦時期回拜復見之時還會將前來賓客所贈之摯作為禮物歸還,同樣體現(xiàn)了主賓間注重情義而不重物的觀念。復見禮在后世朝代一直延續(xù)下來,現(xiàn)在回訪交際也仍是社交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以“表情見意”為功能的社交方式。社交禮是社會成員表達內心情感和思維觀念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通過細致的禮儀規(guī)范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著社交場合中人們的思想情感,傳遞和深化著賓主雙方之友誼,文獻所載“盛裝出迎”“躡履相迎”“待為上賓”等均是突出主人對賓客的尊崇之情;另一方面這并非毫無節(jié)制的縱情縱意,而是一種“以禮節(jié)情”的禮俗形態(tài),主張“發(fā)乎情,止乎禮”。五是以“唯禮是依”為根本的社交觀念??鬃釉唬骸暗乐缘?,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傳統(tǒng)社會中,禮與德始終是關于行為與觀念二者一體雙生的文化內涵。社交禮通過禮儀制度規(guī)范人們的基本行為準則,同時也培養(yǎng)塑造著人們的文化觀念,其根本也在于樹立個人道德。無論禮儀儀節(jié)如何隨著時代變化,其內在的文化觀念依然傳承延續(xù)并繼續(xù)指導著當時的禮儀實踐。
在當今社會,隨著社會發(fā)展進步,有些傳統(tǒng)社交禮儀和觀念因為不符合時代潮流,已經消失不見了。但也有著許多既符合當下時代精神,又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優(yōu)秀禮儀觀念,仍然值得在現(xiàn)代社會弘揚推廣開來。例如,穩(wěn)重大方的拱手作揖、真誠熱情的待客禮儀、細致規(guī)范的飲宴禮儀,還有提倡恭敬謙讓、與人為善、尊老愛幼的交際理念等,都有助于規(guī)范交際行為、養(yǎng)成公民道德、促進社會和諧,也都是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拱手作揖等傳統(tǒng)相見禮,既方便衛(wèi)生也穩(wěn)重優(yōu)美、自然大方,富有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和儀式感;也有著許多既符合當下時代精神,又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禮儀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現(xiàn)代社會的接受和歡迎,值得我們在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增強文化自信、涵養(yǎng)核心價值、凝聚民族精神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和借鑒。 
——本文刊于《文史知識》2023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