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所謂封建制度在我國古代其實本意就是封邦建國,朝廷對皇室貴族以及對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xiàn)的人做出封賞,給予藩王土地的稱號。 也是為了避免同室操戈,殺戮殆盡的同姓相殘。雖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對皇權(quán)的向往,還是讓不少人垂涎三尺,比如明朝的朱棣,十歲就被冊封為燕王封地北平。 朱棣 但是由于古代帝皇的承襲制度,作為非長子的朱棣本來是無緣皇位的。但隨著朱棣的勢力越來越大,再加上非常人能比的手段,朱棣最終當(dāng)上了皇帝。 其實如果明太祖朱元璋那會也推廣推恩令的話,怕是歷史也是要重寫了。 那么,什么是推恩令呢?推恩令的狠辣之處又在哪里呢?這就得把時間調(diào)回到公元前156年。 推恩令的由來這是漢朝的第五個皇帝,以祖上三代的休養(yǎng)生息忍辱負(fù)重?fù)Q來了他之后的攻守易型。 他給了一個民族前所未有的尊嚴(yán),他樹立了一個民族屹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了一個民族永恒的稱呼——《漢武大帝》。 關(guān)于漢武帝的發(fā)展史,篇幅所限,我們這里先按下不表。主要還是先說一說武帝劉徹時期推出的政策——推恩令。 武帝想解決的問題其實不是他在位時期才出現(xiàn),這屬于歷史遺留問題。 楚河漢界,當(dāng)年劉邦與項羽為各自為戰(zhàn)拉攏各方勢力,作為一個從無賴蛻變成英雄的劉邦,深知有幫手的重要性。 而能讓人賣命給你的代價自然就是要給其相應(yīng)的報酬,那就是封王。眾所周知,劉邦最終贏得了天下,但是卻也留下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封下了太多的王。 所以從劉邦上位到他去世,貫徹一生的一件事就是收回這封出去的藩王稱號與封地。但是確實也收回了,收回來給誰呢?外姓人肯定是不敢再給了,那就只能給自家親戚了。 此時的劉邦估計怎么也沒想到,中國古代謀朝篡位最多的就是同室操戈,手足相殘吧。 一直到漢景帝劉啟,當(dāng)時的御史大夫晁錯就對漢景帝劉啟提出了削藩的政策,一來能削弱這些藩王諸侯的勢力,二來能加強中央集權(quán)也好管理國家。 這聽上去是個不錯的建議。漢景帝劉啟也認(rèn)為這個建議是可行的。于是就在第二年冬天就下令要收回當(dāng)時的吳,楚等諸多諸侯王的封地。 結(jié)果這幾個諸侯王自然是不答應(yīng),于是就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聯(lián)合其他諸侯王開始了反叛。 雖然最后還是被成功鎮(zhèn)壓,但也給當(dāng)時的漢朝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這也是著名的七國之亂。 一直到武帝時期,很多諸侯王依然有著一定的政治,軍事實力。他們在朝廷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在外又有一定的武裝力量。 這種不穩(wěn)定的因素下,又有穩(wěn)居朝堂歷經(jīng)四朝的竇太后,其竇氏一族勢力盤根交錯,實力也不容小覷。 有了前車之鑒的武帝劉徹,終于在127年由主父偃上書,武帝下詔的推恩令誕生了。 一直以來,漢武帝的推恩令都被后人稱為最狠辣無解的陽謀,其狠辣之處在于,原本朝廷與各地藩王的矛盾成功地被轉(zhuǎn)移到了藩王諸侯的嫡子與庶子之間。 直接內(nèi)耗了諸侯自己的力量,同時又以施恩的名義讓諸侯找不到反叛的理由。說到這,相信很多人都已經(jīng)猜到了推恩令的大致內(nèi)容。
新封的侯國將不再受原有的諸侯國管轄,直接由各郡管理。我們通俗點來講就是推恩令出現(xiàn)前,地主的土地只給大兒子,別的孩子沒有繼承權(quán),只能輔佐幫助這個大兒子。 眾兄弟的幫忙下,保證了地主的家族實力。但推恩令出來后,地主的每一個兒子都能領(lǐng)取一部分地主的土地。 而且不再受到地主的管轄,換句話說,你有幾個兒子,你就得把自己的土地分成幾份給他們。這樣的化整為零直接讓諸侯國有苦說不出。 推恩令的效果如果要說推恩令的效果有多好,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劉備。是的,每次提到推恩令,唯一避不開的例子就是劉備了。 劉備可是這條法令最有話語權(quán)的人。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每次有人問劉備何許人也的時候,劉備都會說到:“我乃漢中山靖王之后,第十八代玄孫”的話。 這個中山靖王,其實就是劉勝。公元前127年,劉勝接到了推恩令的旨意差點沒昏死過去,酒色財氣樣樣占全的劉勝,一生貪圖享樂,據(jù)《后漢書》記載劉勝光兒子就120多個。 估計劉勝自己都認(rèn)不全,如此一來根據(jù)推恩令的指示,自己要把自己的封地家產(chǎn)分成120多份。 劉勝 而劉備這一支,也就是說只占120分之一在加上十八代的十八次的分割,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劉備堂堂漢室宗親卻靠著賣草鞋為生。 然而實際上記載的是劉勝多次找到朝廷商議此事,最后在商議下其實只分封了20幾個孩子,畢竟孩子實在是太多了。 很多人劉勝連名字都不知道,所以劉備那一支,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沒封到的那一部分?;氐轿涞?,推恩令的成功直接讓諸侯國不穩(wěn)定的因素一下沒有了威脅。 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漢朝內(nèi)部的威脅,這為之后漢武帝主動對匈奴出擊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條件。 要知道從建朝至今,武帝是第一個主動找匈奴打仗的皇帝,就像電視里演的那樣:“寇可往,亦可往!現(xiàn)在攻守易型了” 能說出這段話的底氣,相當(dāng)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推恩令的政策。柔性的政策,使得那些本沒有繼承權(quán)的庶子獲得了利益,在這種利益下。 即便是這些諸侯王國想要造反,也得不到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子嗣支持。沒有中央與諸侯國的矛盾。那此時的漢武帝便可以放心大膽地開闊自己的疆土了。 推恩令的政策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陽謀,顧名思義光明正大。但是推恩令的狠辣讓漢代分封制土崩瓦解,完美地向郡縣制過渡。 諸侯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quán)越來越強。 類似于省分了市,市分了縣,縣分鄉(xiāng)分鎮(zhèn)。最狠的還是分封后不受上級管理,而是直接由國家掌管。諸侯的兵馬成了國家的兵馬,諸侯的糧草,成了國家的糧草。 推恩令的弊端“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就像詩句里描繪的那樣,有利就有弊,哪能這么容易內(nèi)外兼顧。 推恩令也是如此,有優(yōu)點也自然有缺點。不然也不會隨著時代的遷移,讓這個千古第一的陽謀慢慢消逝了。 其實推恩令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時間跨度問題太長了。首先分封的權(quán)利是在諸侯王的手上。 庶子何時封地封爵,都由諸侯王說了算。換句話說,只要諸侯王沒死,就可以等。如果此時的諸侯王,例如明代的燕王朱棣,他受封時才十歲。 這就意味著,如果他活到了七八十歲,那他的孩子要等到他七八十歲才能領(lǐng)取封地爵位。說白了這就跟遺產(chǎn)差不多。如此長的周期,并不適用于急求穩(wěn)定的國家。 第二,就是推恩令的出臺完全違背了分封制的本意。 之所以要封王封侯建立諸侯國,為的是一起抵御外敵入侵、還是以明朝朱棣舉例,當(dāng)時的他10歲封王,之后封地北平,與開國功臣徐達(dá)一起駐守邊疆,駐守北平。 歷經(jīng)10年大小戰(zhàn)爭,掃平各地反叛的政權(quán)。為后續(xù)朱元璋解決了無數(shù)隱患。王朝建立的最初,最忠誠的也還是這些宗室子弟。 而如果按照推恩令的政策,朱棣的實力是被無限縮小,諸侯的怨言也勢必影響著鎮(zhèn)守邊界的將士。 這時候要是這些駐守邊疆的將士投敵,可以說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應(yīng)對之策。也就是說,推恩令在削弱藩王的勢力時,也多少削弱了固守邊疆的那些藩王勢力。 第三點就是同室操戈,殺戮殆盡。前面也說到,推恩令成功地將朝堂諸侯的矛盾轉(zhuǎn)化成了諸侯與子嗣的矛盾。 在這個矛盾下,嫡長子與庶子之間的矛盾,以及諸侯王和庶子的矛盾都不是輕而易舉地能解決的。 稍有差池,三者都有自相殘殺的可能。沒有人愿意將自己的利益分給其他人,即便是同姓之人。 何況分掉之后有可能自己反被吞噬。然而現(xiàn)實就是一碗水是端不平的,推恩令的狠辣之處就是制造父子,嫡庶之間不可調(diào)節(jié)的矛盾。 而最后,我們重新定義一下推恩令。作為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無解的,所以從漢武帝推出這條政策后,一直都沒有被廢除。 但使用這條政策的條件卻也是苛刻的,可以說這條政策只適用于武帝統(tǒng)治時期。不同的環(huán)境下,不同的時代背景,都限制著推恩令的使用。 所以這也為什么明知這是千古第一陽謀卻也很少有朝代完全遵守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