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兩個相愛的人結婚后,經過長年累月的相處,愛情就慢慢轉化為了親情。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一段完美的愛情應該具備三要素,那就是:激情,親密,承諾,缺一不可。 但又由于激情終會褪去,所以愛情不可能十年如一日的新鮮,也就有了七年之癢的說法。 所以大多數愛情最后歸于平淡,夫妻雙方從愛人變?yōu)橛H人,好像也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真正聰明的女人不會這樣,她們拒絕把丈夫當成親人,而往往,這樣的女人反而更好命。 把丈夫當親人,是主動拒絕新鮮感很多人有一個誤區(qū):激情是會褪去的,所以愛情本來的面目就是平淡。 話雖如此,但是她們也忽略了,激情雖會褪去,但也可以重溫;新鮮感是會消失,但完全可以重新制造。 而一旦徹底把丈夫當成了親人,而非熱戀時期的愛人,雙方就會理所當然地倦怠彼此,不再努力給對方制造浪漫與感動。 綜藝節(jié)目里,蔡少芬就談到了這件事。她與張晉結婚10周年的時候,她想要去親吻對方,張晉半開玩笑地說:“都老夫老妻了,還親什么。”而蔡少芬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這個稱呼。 是啊,時間并不是愛情變淡的理由,永遠不要把丈夫當成親人,他就是你的愛人。 不要讓他自己都習慣了那個親人的角色,這是給他在愛情里變懶,找理由。 把丈夫當親人,會阻礙你們的親密關系有一個故事很有參考價值。 鄰居家有個很孝順的兒子,給他的家里人買了很多東西,吃得用的,平時也很關心家里人。但除此之外,讓他在言語上表達一些對親人的情意,他總是說不出口。說一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說這些怪別扭的,說不上來。而且他一個大男人,也不好意思。 但是叫他和女朋友說情話,那叫一個熱絡,總是三言兩語,就能感受到他的甜蜜之情。 其實夫妻相處就是這樣,彼此當親人,感情會漸漸穩(wěn)定,但也很難再深入。相反,長時間把對方當成親人,反而會阻礙你對她愛意的表達,進一步讓生活變得一潭死水。 把丈夫當親人,不利于夫妻關系的經營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我們總是把最好的溫柔留給陌生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親人。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親人就容忍著我們的壞脾氣,護著我們從懂事到不懂事,從懵懵懂懂到長大成人。 但丈夫不一樣。盡管他也會包容你,但你們畢竟沒有血緣關系。最好的夫妻相處之道,永遠是互相包容,共同成長,可親人這個角色就注定了你包容他不會勝過他包容你。而一旦你習慣了這種模式,脾氣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最終反而釀下感情的危機。 所以啊,如果不想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那就不要當丈夫是親人。而要記得你們是愛人,努力去制造屬于你和他的新鮮感,儀式感,慢慢地度過你們的余生。 愛意日升日落,浪漫至死不渝。 |
|
來自: 百草園7 > 《飲食男女&夫妻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