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觀念中,孝順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yǎng),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評價一個人的好壞時,是否對父母有感恩之心和善待之舉,都是非常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 而為人父母一生中最大的欣慰,既不是子女能成就豐功偉業(yè),也不是自己的家庭能夠堆金積玉,而是自己到了晚年時,子女能夠懂得報答養(yǎng)育之恩,照顧自己度過余生。 可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老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許多老人晚年凄涼,自己獨自生活孑然一身,過得孤苦伶仃,實在是可嘆又可悲。 究其根本,這些老人之所以不被兒女們孝順,多半是有這4個特征,希望您一個都不沾。 01 早年太過偏心 很多家庭里的孩子不止一個,父母對待膝下的子女又很難做到完全公正,總是會有意無意偏愛其中的某個孩子,這便會對其他的孩子造成無形的傷害。 有些父母觀念過于傳統(tǒng),對兒子百般寵愛,對女兒則不聞不問,又或者對大一些的孩子疾言厲色,卻對小一些的孩子輕聲細(xì)語,這樣的差別對待,一定會讓孩子記憶深刻。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家的父母就從小偏心小兒子蘇明成,而對女兒蘇明玉特別不好,導(dǎo)致兩個親生的兄妹始終看不慣對方,直到長大以后,仍然矛盾重重。 蘇明成覺得自己享受的東西天經(jīng)地義,蘇明玉則認(rèn)為父母太過分,所以對親人的感情非常冷淡,而到了老年的父親蘇大強,則夾在無盡的爭吵中,過得一點不安寧。 孔子曾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真正導(dǎo)致子女出現(xiàn)怨言的原因,不是家庭的貧富,而是父母對待孩子厚此薄彼,過度偏愛其中一方,這樣的隔閡時間越久,傷口便越難愈合。 02 過分的溺愛孩子 既然多子女家庭容易出現(xiàn)偏心的情況,那么獨生子女家庭會不會好一些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獨生子女家庭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情況,便是父母的過分溺愛,雖然自己對于子女的疼愛不會分散了,但是過分集中的愛,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把僅有的孩子當(dāng)成掌上明珠,無論孩子想要什么,都不遺余力的為其爭取,哪怕孩子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也想法設(shè)法讓其得到滿足,從不讓子女受一點委屈和傷害。 這樣看似無私的愛,其實只是沒有底線和原則的寵溺,在這種家庭壞境下成長的孩子,不僅內(nèi)心脆弱無比,經(jīng)不起任何困難和打擊,即使長大成人,也無法獨立生活。 米爾曾說:“溺愛不是愛,而是對孩子的一種甜蜜的摧殘?!?/p> 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都無法養(yǎng)活,成家立業(yè)以后,仍然需要父母時時刻刻接濟,只能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離開溫室便無法生存,如何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03 總是習(xí)慣打罵教育 對孩子太過溺愛,容易導(dǎo)致他們無法掌握生活的技巧,那如果從小就嚴(yán)格教育孩子,甚至對他們實行打罵式的教育,孩子是否就會孝順老人了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如果現(xiàn)在還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歪理,那真就是大錯特錯了。 或許孩子尚在年幼時,自己可以借著年齡和體型的優(yōu)勢,肆無忌憚的辱罵和體罰對方,等自己老去以后,過去的種種暴行,都可能成為孩子不孝順自己的理由。 把子女當(dāng)成自己發(fā)泄的出氣筒,對孩子的精神和肉體都會造成嚴(yán)重的傷害,或是給孩子種下仇恨的種子,或是讓孩子性格變得極端,一生都帶著這樣的烙印,痛苦又矛盾的活著。 賀拉斯曾說:“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yīng)該保持一定的親情溫度,教育孩子的時候,更要注重方式方法,而不是只懂得呵斥和責(zé)罰,這樣會讓彼此最熾熱的愛,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04 自己本身就不孝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特別是在子女還在學(xué)習(xí)和成長的階段,家長的言行舉止,會讓孩子一輩子都印象深刻。 有些父母自己年輕時,便沒有做好榜樣,對父母不僅不聞不問,還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不孝之舉,孩子耳濡目染后,也會有樣學(xué)樣,用同樣的方法對待自己的父母。 唐朝的第二個皇帝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但是他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殺害了自己的兩個兄弟,還逼著父親李淵強行退位給自己,可以說是一生最大的污點。 他的這種不孝之舉,也對他自己的眾多皇子產(chǎn)生了影響,14個兒子中有3個都曾想著起兵造反,要效仿當(dāng)年李世民的做法,早日登基稱帝,甚至包括已經(jīng)立為太子的李承乾。 蘇格拉底曾說:“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strong> 當(dāng)自己發(fā)現(xiàn)孩子不孝順的時候,捫心自問一下,是否自己也曾經(jīng)做出了壞的表率,如果自己沒辦法做到以身作則,那么子女沒能善待自己,也是一種可預(yù)見的咎由自取了。 英格索爾曾說:“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jié)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yīng)?!?/p> 一個老人的晚年過得如何,多半與他早年種下的因有關(guān),沒有能夠教育出孝順的子女,也許不完全是父母的責(zé)任,但是一定有著巨大的關(guān)系。 想要自己的晚年順心如意,那就請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家庭,不要等到失去了一切以后,再去悵然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