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自古被譽為高潔之草也。 因其生在極高的山巔,有高瞻遠矚之意,因此后世多用射干比君子。 在中醫(yī)藥學中,射干則是一味清熱解毒藥。 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苦,性寒,歸肺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痰利咽之功效。 本品主治咽喉腫痛,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瘧瘧母、經(jīng)閉及癰腫瘰疬。 臨床可用于熱毒痰火郁結(jié),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在《歷代名醫(yī)良藥注釋》一書中所收錄的治療咽喉疾患方中,有四分之一的方藥中含有射干,并常為君藥。 分享幾個射干的配伍應用: 1、射干配黃芩 黃芩苦寒,直入肺胃二經(jīng)而清其熱。兩藥相須為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之功。治療肺胃兩經(jīng)熱毒所致喉中腥臭。 2、射干配桔梗 桔梗辛散開泄,開宣肺氣而利胸膈、咽喉。二藥合用,清利咽喉之效更佳。治療各種原因之咽喉腫痛。 3、射干配麻黃 麻黃溫肺散邪,宣開肺氣,利水消腫。二藥配用,一降一宣,一寒一熱,則氣降痰消,而喉中痰鳴氣喘自愈。 治療痰飲挾熱,肺失宣降,咳逆上氣,喉中痰阻如水雞聲。 本品苦寒緩瀉,又能散血,故孕婦及脾虛便溏者忌服。用量一般為3~10g。 分享幾個中成藥制劑: 1、甘桔清咽顆粒 【主要成份】甘草、牛蒡子、玄參、桔梗、薄荷、赤芍、射干、蟬蛻、荊芥。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毒利咽。用于急慢性咽炎屬風熱證者,癥見咽痛,咽粘膜,懸雍垂紅腫,咽干灼熱,咽側(cè)索紅腫等。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5天為一療程。 【禁忌】孕婦禁用。 2、小兒咽扁顆粒 【主要成份】金銀花、射干、金果欖、桔梗、玄參、麥冬、人工牛黃、冰片。輔料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解毒止痛。用于小兒肺衛(wèi)熱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癥見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4克,一日2次;三歲至五歲一次4克,一日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8克,一日2~3次。 【禁忌】糖尿病患兒禁服。 3、金參潤喉合劑 【主要成份】玄參、地黃、金銀花、連翹 、桔梗、射干、板藍根 、甘草、冰片。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清熱解毒,消痰散結(jié),利咽止痛。用于咽喉疼痛,咽癢,異物感,以及慢性咽炎見上述癥狀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4次。 【不良反應】服藥后偶見腹脹、腹痛、腹瀉。 4、射麻口服液 【主要成份】麻黃、膽南星、石膏、桑白皮(蜜炙)、射干、萊菔子(炒黃)、苦杏仁、白前、黃芩、五味子(醋蒸)。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于外犯肺、入里化熱所致:咳嗽、痰多稠粘,胸悶憋氣,氣促作喘,喉中痰鳴,發(fā)熱或不發(fā)熱,舌苔黃或黃白,或舌質(zhì)紅,脈弦滑或滑數(shù)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以上所提供的制劑和配伍,希望能為大家就醫(yī)提供參考。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宜根據(jù)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大夫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