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引起的上火,停掉艾灸后,上火癥狀也會隨之消失。但是往往艾灸上火了,也提示著艾灸已經起了作用了,這個時候如果停掉艾灸很可惜。那灸上火了還能繼續(xù)艾灸下去嗎? 很多人都不需要懷疑:“都上火了,還能灸嗎?”其實,對艾灸了解不夠的人一般想當然地認為上火后就不宜灸了,如果知道了艾灸上火的原因和應對的方法,灸上火了是可以繼續(xù)艾灸的。 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火,因為上火屬于艾灸的一種瞑眩反應,即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而艾灸后瞑眩反應有很多,比如說腹瀉、癥狀加重等。 更進一步講,上火是一種正常的好現(xiàn)象,大部分人都會出現(xiàn)。因為體質和病狀不同,剛開始進行艾灸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xiàn)口干、發(fā)熱等癥狀,一般可以不用太過于顧慮,只要繼續(xù)艾灸癥狀就可隨之消失的。
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 降低艾灸溫度,使用艾灸儀的話可以將溫度調低,采用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20分鐘,那么現(xiàn)在就灸15分鐘。 大椎處刮痧,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操作方法很簡單,在大椎涂上精油,用力快速刮幾下,出痧后,等10分鐘痧退之后可繼續(xù)刮。除了降火氣,刮痧還有利尿排毒、發(fā)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絡作用! 上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髎、足三里、涌泉從上到下艾灸,打通中間的障礙并引火下行,尤其是多灸腿部。 灸后1小時可以喝杯熱水,還可以取麥冬、熟地適量各約15g煮水,灸前喝100毫升。不過,原則上不渴不喝。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火有“虛”、“實”之分,一般來講,實火的人體質較好,屬于陽盛,可以用刺血、拔罐等方法直接將余火瀉掉,或者引火下行,用艾火也可以將余火引出。 艾灸導致的上火多屬于虛火,這個怎么理解呢?我們知道,艾火屬于純陽之火,艾灸后,人體陽氣會得到補充,如果陰血不足,則陽氣就會出現(xiàn)相對過盛,就是上面我們所說的陽氣向外浮散,所以此時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是要滋陰,第二要引火歸元??梢宰剃?,先吃點六味地黃丸,每天早晚吃一顆,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時晚上用艾葉進行泡腳,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還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將余熱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達到引火歸元的目的。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的上火癥狀因自身體質的不同表現(xiàn)各異,下面分情況介紹處理方法。 有這種情況的只要記住一個重要穴位就可以了,這個穴位就是太溪穴。在臨床中我用了很多次,可以說是屢試不爽。另外,對于上火走眼的患者,這類人一般都存在著肝腎陰虛的癥狀。而且以更年期女性為見。我也會告訴她們每天可以吃10g左右枸杞,既可以滋補肝腎,配合艾灸,當氣血充足之后,余火自然得以歸位,外邪得以排出,癥狀就會消失了。 早晨起來發(fā)現(xiàn)眼屎多,看東西比艾灸前模糊,或者伴有干癢。一般以肝陰虛為多見,中醫(yī)講肝開竅于目。哪個臟腑有問題,當病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相關病邪被驅趕到哪里,就會以上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所以,遇到此種情況一定要好好調理肝了,這類人平時多有肝氣瘀滯,比如有愛生氣等情志方面的問題,當艾灸之后,被瘀滯的氣血就會被陽氣化開,病邪被驅趕出去。所以平時要注重情緒的調理,要保持放松、避免生氣、緊張,同時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肝膽功能的恢復。想要緩解眼睛干澀,一方面可以艾灸太沖、太溪穴引火下行,同時用刮痧板刮痧肝俞、膽俞,配合刮痧板疏通腿部肝膽經絡,每天從上到下刮拭3~5遍。 艾灸之后,陰陽相互抗爭,陰液消耗的比較大,所以容易出現(xiàn)口干的癥狀,所以要補充津液,在艾灸之前后都要飲用適量白開水。同時也可以艾灸太溪、涌泉穴引火下行。這個見效比較快。 凡臟腑有病邪,所開竅之處,都會出現(xiàn)好轉反應。而腎開竅于耳,一般艾灸之后耳內疼痛,說明腎虛或者上焦經絡不通,可以吃一點枸杞、黑色入腎的食物,同時在大椎穴進行刮痧,將余熱散出去,艾灸腎俞、太溪穴培補元陽。當陰陽達到平衡之后,痛癥自然就會消失了。 這種癥狀的患者就不是單純艾灸的問題了,一定從整體上進行調理。一般陰虛比較嚴重的患者比較容易出現(xiàn),典型特點是皮膚一般比較干燥、粗糙,較為瘦弱,氣血不足。所以在艾灸的過程中盡量先以下焦穴位為主,如果艾灸身體上部分的穴位,一定要配合艾灸足三里、三陰交補益脾胃的穴,同時吃一些山藥、小米等健脾的食物。 溫馨提示 |
|
來自: 閑云野鶴rr2v5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