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跋山涉水穿越紅塵,抵達的不是遠方,而是內(nèi)心最初出發(fā)的地方。飽經(jīng)的風霜,歷練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溫柔的灌溉。”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學(xué)是心靈最好的慰藉,有的時候不需要去看長篇大論,往往只要一兩句話,只要觸動了心靈便讓人流下暗藏內(nèi)心深處已久的眼淚。比如說這句“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句話出自2016年8月15日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者是孫衍。這句話原本只是書名,如今卻已經(jīng)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網(wǎng)絡(luò)金句了。 那么為什么這句話能夠突然的走紅呢?可能是戳中了如今許多人心中之痛:多少人從一開始向著目標奔跑,可是到了終點時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忘卻了自己的初心。 我有一個朋友,他父親是一名醫(yī)生,在醫(yī)行已經(jīng)做了二十幾年了。從實習的醫(yī)生,做到主治醫(yī)生。他做過無數(shù)的培訓(xùn),也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但是他的心從來沒有因此而麻木。 每次朋友見他爸爸回來,都是滿臉胡渣,眼睛布滿血絲,有的時候一回來就把自己反鎖在房間。朋友說,他爸爸躲在房間哭。 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因為這個年齡很容易被周遭的事物所打動,他不一定是理智的,但絕不是麻木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的或許變的理智了,但是心卻逐漸的開始變的麻木。你會發(fā)現(xiàn)你收獲很多,可是你卻并不幸福。 為什么我們不斷成長歸來卻要依舊是少年?因為少年的心是火熱的,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陽充滿了希望,因此“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多么美好的一句祝愿。 而這句話其實還有一個出處,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我們知道蘇軾是一個命運極為曲折的人,其中多是因為蘇軾在官場的不順。于元豐二年(1079年)烏臺詩案,時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彈劾蘇軾用語暗藏譏刺朝政,蘇軾險些丟了性命,連他的好友王鞏也受到了牽連,被貶到了嶺南。 1083年,闊別多年的好友再次相見,蘇軾一頓噓寒問暖,詢問王鞏在嶺南過得如何怎么瘦了呢?其實蘇軾也過得不比王鞏好。王鞏說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蘇軾聽后大為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我們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的出處正是《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里的“萬里歸來顏愈少”以及“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蘇軾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蘇軾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依舊走出了少年時的模樣。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蘇軾 〔宋代〕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yīng)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 應(yīng)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因為綴詞云。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應(yīng)乞與 一作:天教分付; 盡道 一作:自作)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譯文及注釋譯文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豐神俊朗的男子,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與之相伴。人人都說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令人感到如同風起雪飛,使炎暑之地一變而為清涼之鄉(xiāng)。 注釋定風波:詞牌名。一作“定風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diào)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受貶時,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蘇軾聽后,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也有學(xué)者認為這首詞作于公元1085(元豐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蘇軾元豐七年)三月由黃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禮部侍郎召還,十二月到京,與王鞏會宴,即席創(chuàng)作此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