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原宣武區(qū))廣安門濱河路西側。 1988年1月13日,天寧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寧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 天寧寺塔始建于遼天慶九年(1119年),建成年代為遼天慶十年(1120年)。 天寧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通高57.8米。 整體結構自下而上為:基座、平座、仰蓮座、塔身、十三層塔檐、塔頂、寶珠、塔剎。 所有雕飾,造型極為生動優(yōu)美,只是年久失修殘損得比較厲害。塔身之上有隱作出的欄額和普柏枋,折角部位交叉出頭處斫截平齊。 天寧寺塔在整體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現了遼代密檐磚塔的建筑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實例。 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偉壯麗,體現了遼代建筑藝術的高超水平。 天寧寺塔,始建于遼代天慶九年(1119年),建成年代為天慶十年(1120年)。 1976年唐山地震時,塔剎寶珠震裂部分瓦件下墜,后修復。 塔雖經明代大修,但其結構、形狀及大部分雕飾仍為遼代原物,為現存遼代密檐塔中珍跡。 1992年,文物部門又對塔進行修繕,并將其辟為北京市古塔博物館。 2003年至2004年,又修整了塔前廟宇,恢復原狀。 天寧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通高57.8米,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體現了遼代建筑藝術的高超水平。 整體結構自下而上為:基座、平座、仰蓮座、塔身、十三層塔檐、塔頂、寶珠、塔剎。 塔建于一個方形磚砌的大平臺之上,平臺以上是兩層八角形基座下層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壺門形的龕,龕內雕獅頭;龕與龕之間雕纏枝紋,轉角處浮雕金剛力士像;上層基座稍小,每面也以短柱隔為五座壺門形的龕,龕內浮雕坐佛,各龕之間及轉角處均浮雕金剛力士像。 基座之上為平座部分,平座斗拱為仿木重拱偷心造,補間鋪作三朵,平座勾欄上雕刻精美的纏枝蓮、寶相花等紋飾。 平座之上用三層仰蓮座承托塔身。所有雕飾,造型極為生動優(yōu)美,只是年久失修殘損得比較厲害。 塔身之上有隱作出的欄額和普柏枋,折角部位交叉出頭處斫截平齊一如遼式木構建筑的做法。 基座為八角形須彌座,在須彌座束腰部位的壺門雕有獅獸頭,間柱上浮雕纏枝蓮紋轉角處雕金剛力士像。 須彌座上又加一道束腰其壺門內雕刻坐佛像,間柱及轉角處均雕有金剛力士像。 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欄、斗拱均仿木結構,再上施三層仰蓮座承托塔身。 下層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個壺門形龕,內雕獅頭,龕間雕纏枝蓮,轉角處雕金剛力士像。上層略內收,每面為5個壺門]形龕,龕內浮雕坐佛,龕間及轉角處均浮雕金剛力士像?;蠟槠阶糠?,平座斗拱為磚雕仿木重拱偷心造,補間鋪作三朵,平座勾欄上雕刻纏枝蓮、寶相花等紋飾,平座之上用三層仰蓮瓣承托塔身。 天寧寺為北魏孝文帝(471-475年)拓跋宏創(chuàng)建,初名光林寺。 唐開元間改稱“天王寺”。遼天慶九年(1119年)在寺后添建一磚砌八角形舍利塔,即現存塔。 元末寺院毀于兵火,只余高塔;明初重修并擴建了廟宇,宣德十年(1435年)修葺后始改名“天寧寺”;正統十年(1445年)曾改名廣善戒壇,后又恢復了天寧寺之名;正德十年(1515年).嘉靖三年(1524年)以及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都曾重修過。 1949年后,寺改為北京市唱片廠,山門變成民居,殿宇用作倉庫。 鐘鼓樓、幡、夾桿石、釋迦殿、大覺殿、廣善戒壇、宗師府院等均已湮沒無聞;記載中的明代碑刻、銅鐘、鐵鼎及塔上的大小鈴鐸、鐵燈等大都失散。 離塔百米之外(兩側),已于20世紀70年代建立北京市第二熱電廠。 文物價值,從它們分布的地域和時代看來,這類型的塔顯然是契丹民族(滿族祖先的一支)的勞動人民和當時移居遼區(qū)的漢族匠工們所合力創(chuàng)造的偉績,是他們對于祖國建筑傳統的一個重大貢獻。 天寧寺塔經過這九百多年的考驗,仍是一座完整的紀念性建筑,它是北京市最珍貴的藝術遺產之一。 這種單層密檐的八角塔只見于河北省和東北。最早有年月可考的都屬于遼金時代(十一至十三世紀)。 塔座是塔底部的重點,遠望清晰伶俐;近望則見浮雕的花紋、走獸和人物,精致生動,又恰好收到最大的裝飾效果。 它是磚造建筑藝術中的極可寶貴的處理手法。 天寧寺塔在整體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現了遼代密檐磚塔的建筑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實例。 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 1957年,天寧寺塔公布為北京市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全國重點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