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紀英 編:金兆豐 小時候,你是否會在陌生人面前因緊張臉紅而不敢說話? 長大后,你是否依舊因為緊張而不能跟同學、同事正常表達自己的想法? 開會時,老板讓你當眾發(fā)言,原本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你,是否會因為臉紅緊張而一句話說不出來? ······ 你可能會認為這一切源自于社交恐懼,但是你是否又知道社交恐懼源自于哪里呢? 上述場景可能只源于你小時候偶然一次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的害羞表現(xiàn):媽媽沒有鼓勵你不要害羞,和不熟悉的人說話也沒有什么可害怕的,而是告訴你小孩子都害羞,害羞說明你長大了······ 害羞的定義 害羞本身是一種情緒,和我們平常所說的“喜、怒、哀、樂”等一樣。適度的害羞常與謙遜、對人的尊敬、好的傾聽者及低調的舉止等積極的人格品質聯(lián)系在一起(Henderson,2011),但過度的害羞會引起個體社交焦慮、孤獨、網絡成癮等心理障礙(桑青松,2014)。害羞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其后果可能是具有毀滅性的(Zimbardo,1977)。 害羞的個體通常缺乏自信,無論是常見的社交場合還是新場合、被他人評價時都會比非害羞者更容易害羞。 害羞的表現(xiàn) Henderson(1998) 認為害羞的具體反應包括生理、認知、情緒和行為中的任一或所有方面。生理上,個體可能會出汗、眩暈、惡心、臉紅、神經質發(fā)抖、心率過快、腸胃不適、尿急、感覺失控等軀體癥狀。 認知上,個體主要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存在自責歸因傾向,存在消極自我概念,夸大他人的能力,縮小自我的力量。 情緒上,悲觀消極,尷尬和痛苦的自我意思、焦慮、孤獨、沮喪和羞愧。 行為上,表現(xiàn)為逃避恐懼情境,沉默或說話聲音小,身體僵硬、行為抑制及攻擊和被動攻擊。 害羞的種類 Zimbardo(1977)將害羞分為內向型害羞與外向型害羞兩大類。前者傾向于獨處、喜歡思考和無生命的物體,與后者相比他們較缺乏社交技能,不愿接觸他人和頻繁約會。外向型害羞者具備社交技能但內心痛苦,他們受限于自己的社會期望,過度關注社會評價。這類個體能夠在高度結構化的社交情境中完美展現(xiàn)自己,而在非結構化、模糊化的情境中卻存在情境困擾和認知偏差。 Buss(1986)依據(jù)害羞的對象分為恐懼型害羞與自我意識型害羞。他認為恐懼型害羞主要表現(xiàn)為個體對新異刺激和自主反應的恐懼,自我意識型害羞是由于個體對自我公眾形象的過度覺察而表現(xiàn)出的不自在和退縮行為;前者出現(xiàn)在個體生命早期,后者則出現(xiàn)相對較晚。 為什么說“害羞”可能是一種影響社交的心理障礙? 害羞與社交焦慮的惡性三循環(huán)理論(Henderson 1994) 在第一個惡性循環(huán)“積極應對還是倉皇回避(害怕、消極預期/自動化觀念)”中,個體在準備進入某個社交情境與他人交往時產生害怕和恐懼感,他們出現(xiàn)一些負性自動思維,認為自己社交能力差,別人不愿意與他交流等,對社交結果作出負性預測,這些又反過來加重了內心的緊張焦慮感。 在第二個循環(huán)“羞恥、自責(回避/退縮”)中,第一階段的恐懼感會導致個體逃離社交情景,這種回避行為一方面會減輕內心痛苦,另一方面卻使個體產生自責,自責引發(fā)羞愧感,羞愧和內疚又會讓個體更加自責。 在第三個循環(huán)“憤怒、怨恨(攻擊/被攻擊),中,羞恥是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個體會通過責備那些比自己更加有優(yōu)勢、有能力的人來減輕自己的自責感,認為他人自私自利,不關心自己,與自己過不去,會感受到他人的憤怒與怨恨情緒。 此循環(huán)會讓個體產生攻擊與被攻擊行為,進而帶來更具破壞性的人際疏遠和退縮行為,嚴重影響著個體與他人的人際關系。 所以你也有害羞行為嗎? 你的害羞給你帶來社交和生活上的困擾了嗎? 如果有可以來找我們 我們愿意幫你走出這種心理困擾 作者簡介 PROFILE |
|
來自: 昵稱7093470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