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困境中萎靡不振崔萬志先生,從出生那刻就與眾不同,5歲才開始學會走路,9歲才開始上學,行動還有些遲緩,說話也流利。 身體上的極度不便,給他的生活和求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可他并沒有因此而對生活失去希望和追求,反而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最終不走上了名利雙收的成功之巔,他的事跡激勵和鼓舞了千千萬萬的迷茫者。 對于崔萬志先生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他擁有別人沒有的先決條件,也不是他有多聰明。 相反,是逆境成就的一切,也就是在面對逆境時,對待困境的態(tài)度決定最終的成就,也稱為逆商。 【二】重視逆商,是每一個人競爭的武器身邊的人,總是會花很多時間研究別人成功案例,仿佛研究透了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功。 而吳曉波在寫《大敗局》時則是研究每個人、企業(yè)是如何失敗的,這樣的做法遠比去研究成功要有意義的多。 通過去研究每個人是如何失敗的、在面對失敗時所采取的態(tài)度,這往往能體現(xiàn)一個人逆商高低,從而決定能不能在困境中再一次爬起來。 正如馬云31歲、35歲都分別經(jīng)歷第一次和第二次失敗,倘若失敗后便意志消沉,如今也不會看到阿里巴巴這么強的商業(yè)帝國。而這一切也是馬云在面對逆境中的卓越逆商成就的輝煌。 在《逆商》一書,作者是保羅·史托茲,是逆商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逆商測評、逆商發(fā)展項目和工具開發(fā)者與研究者。 他所著《逆商》被翻譯為17種語言,幫助更多人培養(yǎng)一種面對日常挑戰(zhàn)、挫折和失意時的抗逆力,推動每個人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獲得領先的競爭力。 【三】利用LEAD工具,提升你在逆境中的逆商
對于日常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好的也好,壞的也罷,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以為常,而沒有一顆警醒的意識。 而在LEAD提高逆商的工具中,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傾聽和告知所有發(fā)生事情的細枝末節(jié),要有對逆境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嗅覺,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理性去分析和對待,同時也能幫助我們預判未來;
這個過程中,逆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這時不要有其它的想法和判決,就能探究誰來承擔這個結果,以及如何承擔。 也就是書中講到的“擔當力”。需要很具體地表明承擔哪部分責任,或許很多時候沒法去恢復已經(jīng)做過的事情,但可以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做出更準確地行動;
這部分是通過分析和檢視,給出具體逆境中具體因素和邊界,讓自己最終擺脫在逆境中的消極情緒或行為。從而就有了一種主動的掌控感,避免了逆境帶給自己更多的失去和不利的影響。 雖然沒有消除逆境,但不會惡化,也不會影響后續(xù)的生活和工作,變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通過對上面步驟分析以后,接下來就是采取行動,但也不能盲目,需要了解情實際況再行動,不然結果可能是徒勞無功。 作者在書中給出幾點建議。比如在采取行動之前,不妨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等等。 當這么進行不斷問自己后,最終所采取的行動才會更有效。 【四】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有時候逆商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雖說智商和情商能夠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但只是擁有情商和智商,卻經(jīng)不住逆境帶給自己的打擊與挫折,被困境所打敗,何談最后的成功。 記得泰戈爾說過這么一句話“只有經(jīng)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這也說明逆境中只有不放棄、不拋棄,才能走向最后的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