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傅士德說: “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于擁有一切?!?/span> 的確,得到了一個,就想得到第二個,得到了好的,就想得到更好的。 于是,在得失之間失去了平衡,在成敗之中擾亂了心智。 《唯識述記》里說: “煩惱障品類眾多,若不執(zhí)我,無煩惱故,我執(zhí)為根,生諸煩惱?!?/span> 欲望滋生煩惱,煩惱培養(yǎng)痛苦,痛苦迷失心智。最終越是糾纏,越是放不下,越是放不下,則越是痛苦不已。 其實,一個人到了某個年齡,放下越多,心靈越豐富,生活也越富有。 生活,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人生看似是一段過程,但是這段過程里,也往往需要分幾個階段。 那么,在生活里我們究竟是該學會做加法,還是做減法呢? 其實,我們并不需要糾結于加法還是減法,反正我們總是需要在得失之間做到某種平衡。 說白了,人生沒有加法,就沒有減法,沒有減法,就沒有加法。 沒有做到加法,就沒有什么好減的,沒有做到減法,就沒有什么好加的。 加減,彼此互相彌補,互為依存。 前半生,我們做的是加法,不停充實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但夾雜著太多不合時宜的雜念、雜緒。 后半生,我們做的是減法,化繁為簡,去蕪存菁,不斷地去除雜念,摒除壞習慣,也不停簡化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歌德說過: “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span> 的確,得到、失去,就像一桿秤,兩邊需要不斷地加入和減去,才能保持著生活的平衡。 人生也像一桿秤,如果一直都過得不平和,不平衡,人生則不可能過得幸福。 人生的路走的也是一根平衡木,得失也是公平的。 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所以,勇于失去,則會不斷擁有。 不過,得到和失去,之間究竟怎樣保持某種哲理式的平衡,則是一門大學問。 這門學問里,別人再怎么厲害,你再怎么信任,對方也只能將你引進門,而修行則在于你自己。 人的聰愚,往往就在取舍之間。其中需要膽量,更需要智慧,包括眼光和手段。 古語說: “人不得全,瓜不得圓?!?/span> 所以,面對得失,看淡得失,不知得失。 總之,你越容易陷入得失里面,就越容易不快活。 不快活,得失何用? 人活最后,其實就是不斷失去。 其實,人活著,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失去。 得到的很少,失去的越來越多。 不管你承不承認,生命的過程本是如此。 所以,一味地只想得到越來越多,你會發(fā)現自己得到的東西往往是越來越沒有價值的。 不懂得失去的意義,就不知道擁有的價值。 所以,學會放下,心靈才能富有。 正如《人生沒什么不可放下》里有句話說的那樣: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span> 心靈的強大,在于一次次灑脫自信地放下。 放下了執(zhí)念,得到了從容; 放下了偏見,得到了高級; 放下了欲念,得到了心安。 心安,一切則安。 克林頓曾說過: “決定人生的并不是你選擇了什么,而是你選擇放棄什么。” 一時放下,并不可恥,也不脆弱,而是一種生存智慧。 敢放下,才能得到。 正如富蘭克林所言: “放棄是生活中必須面對的一種選擇,學會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 拿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 做人,就需要做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與其不斷地給自己做加法,搞得自己越來越心累,不如灑脫地放下,如釋重負,不再內耗。 人生不必太執(zhí)念,及時止損,及時放下,才能重拾自由,才能讓生活充滿陽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遵從內心里的選擇,方能隨遇而安,做到輕車簡從,生活才可從容淡定。 作家泓露沛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放棄不了昨天,你就會將生命白白消耗在這一刻的躊躇不前中; 如果放棄不了眼下,你就不能發(fā)現另一片海闊天空; 如果放棄不了枷鎖,你就永遠任生活操控,而不能去發(fā)現另一個屬于自己掌握的空間?!?/span> 余生,學會放下,減少內耗,回歸本我,回到生活里最初的本真當中,讓心靈豐富,讓人生真正富有起來。 要堅信,不怕自己失去的有多少,因為總有一些東西,在你失去了某些東西之后,加倍地犒勞你。 |
|
來自: 新用戶86028838 > 《放下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