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IBS)是非器質(zhì)性疾病,屬腸道功能異常。臨床表現(xiàn)腸道痙攣、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或伴有消化不良、惡心、上腹部燒灼感等癥狀。筆者近4年來運用針刺配合代溫灸膏治療腸易激綜合征3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30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6歲;病程4個月~20年不等。全部病例均無結(jié)腸器質(zhì)性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腸功能紊亂除外,符合腸易激綜合征( IBS)診斷標準。 參照國際認同的羅馬診斷標準:反復發(fā)作的腹痛或不適,最近3個月中每月至少發(fā)作3天,并伴有2個或更多的以下癥狀:排便后腹痛或不適癥狀改善(不適是指非疼痛性質(zhì)的不舒服感覺。診斷時以上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以上)。發(fā)作伴有排便頻率的改變。發(fā)作伴有糞便性狀的改變。以下癥狀并非診斷所必需,但支持IBS的診斷:排便頻率異常:每周≤3次或每天>3次;糞便性狀異常:硬糞、糊樣糞或水樣糞;排便費力;排便急迫感、不盡感排出黏液腹脹。 納入標準:年齡在18歲~65歲之間,符合IBS 診斷標準,經(jīng)大便常規(guī)、結(jié)腸鏡或鋇劑灌腸造影、血生化、腹部B超等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消化道器質(zhì)性病變。 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65歲患者。不符合IBS診斷者。未完成1個療程觀察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蚝喜⒂行哪X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甲亢、精神病患者。 治療方法 選穴:腹部取中脘、建里、天樞、腹結(jié)、府舍;下肢取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三陰交、太溪。除中脘、建里兩穴外,均雙側(cè)取穴。 操作步驟:在所選取的穴位周圍進行常規(guī)消毒,選15寸毫針,中脘穴、建里穴針尖向神闕方向斜刺0.8~1寸,天樞穴、腹結(jié)穴、腹舍穴向前正中線方向斜刺0.8~1寸,在腹部穴位中以提插平補平瀉為主,使周圍有酸脹感。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三陰交、太溪,在下肢穴位中以直刺0.8~12寸,以提插捻轉(zhuǎn)平補平瀉為主,以有酸脹針感并得氣后,在天樞、神闕、腹結(jié)、府舍之間所圍成的下腹部貼敷代溫灸膏。留針30分鐘,以上治療1次/天,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可間隔2~4天,于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習慣及性狀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發(fā)作頻率減少,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無效:臨床癥狀、大便習慣及性狀無改善。 治療結(jié)果:30例患者經(jīng)上法治療,痊愈12例,占40%;有效16例,占53.3%;無效2例,占6.7%。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歲。訴腹痛、腹瀉反復發(fā)作3年。平時一吃生冷瓜果或飲食稍油膩,腹痛腹瀉癥狀立即出現(xiàn)?,F(xiàn)面色萎黃,肢倦乏力,納呆,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診斷:腸易激綜合征(IBS)。采用以上治療方法治療1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繼續(xù)1療程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討論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按其癥狀特征歸為泄瀉、腹痛、便秘、郁證范疇。病因與情志、飲食有關。病位在脾,與肝有關?;静C為肝郁脾虛。中脘為胃募穴、腑會穴,與建里相配有和胃降逆,化濕去穢作用,天樞為大腸募穴,主治繞臍腹痛,泄瀉、便秘等各種腸道疾病。腹結(jié)、府舍屬于足太陰脾經(jīng)穴,均可治療腹痛、泄瀉等腹部疾病。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為遠道取穴,均屬足陽明胃經(jīng),分別為胃,大腸,小腸下合穴,因此可治療腸道各種疾病。三陰交、太溪可以溫補脾腎。下腹中部代溫灸膏敷貼不僅可以溫通經(jīng)脈鎮(zhèn)痛,祛除寒濕之邪,而且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值得推廣。(劉波 北京市海淀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