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漿草:別名:酸漿草、酸酸草、三葉酸。 【來源】為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酢漿草 Oxαlis corniculαtα L. 的全草。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22cm。莖細(xì)而柔軟,下部斜臥地面呈匍匐狀,上部稍直立,綠色,微帶紫色,在節(jié)處生不定根,全體被毛。掌狀復(fù)葉互生,總?cè)~柄纖細(xì),被毛;小葉3枚,無柄,倒心臟形,長0.5~1.3cm,寬0.6~1.5cm,先端凹入,基部楔形,全緣,背面沿葉脈及小葉片邊緣有短毛,春季開黃色小花,腋生傘形花序,具花2~6朵,花序梗纖細(xì),帶紫色,有毛;萼片與花瓣均為5片,雄蕊10,花絲下部連合;子房上位,5室;蒴果近圓柱形,有5縱棱,具毛,熟時(shí)自行開裂,彈出種子。 【生境與分布】生于路旁、田園、住宅及溝邊較濕潤處。廣布于全國各地。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 (但以夏、秋季有花果時(shí)采集藥效較好),除去泥沙殘根及雜質(zhì),洗凈,切斷,曬干。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抗壞血酸、去氫抗壞血酸、丙酮酸、乙醛酸、牡荊素、異牡荊素、牡荊素-2'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 【藥理作用】抗菌作用:50%酢漿草煎劑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卡塔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jīng)】酸,寒。歸肝、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解毒消腫。適用于濕熱泄瀉,痢疾,黃疸,淋證,帶下,吐血,衄血,尿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濕疹,疥癬,痔瘡,麻疹,燙火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或鮮品絞汁飲。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敷或煎水漱口。 【常用處方】 (1) 急性腹瀉: 酢漿草(鮮)60g,洗凈,取冷開水半碗,擂汁,一次燉服?!督鞑菟帯?。 (2) 濕熱黃疽: 酸漿草15g,土大黃15g,泡開水當(dāng)茶喝。(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3) 婦女經(jīng)漏,淋漓不斷: 鮮酸漿草60g。搗爛取汁,酌加紅糖燉服?!逗幽现胁菟幨謨浴?。 下面部分摘錄于《中藥大辭典》酢漿草 酢漿草:異名:酸箕、三葉酸草、酸母草、鳩酸草、酸漿、赤孫施、酸啾啾、田字草、酸漿草、酸餃草、小酸苗、酸草、三葉酸、三角酸、雀兒酸、酸味草、酸迷迷草、三葉酸漿。 【基原】為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酢漿草的全草。 【采收加工】7~9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理】抗菌作用:酢漿草煎劑在平板挖溝法中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殘根及雜質(zhì),搶水洗凈,切段,干燥。 【藥性】酸,寒。歸肝、肺、膀胱經(jīng)。 《得配本草》:入手陽明,兼太陽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解毒消腫。主治濕熱泄瀉,痢疾,黃疸,淋證,帶下,吐血,衄血,尿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濕疹,疥癬,痔瘡,麻疹,燙火傷,蛇蟲咬傷。 1.《新修本草》:主惡瘡(病)瘺,搗敷之;殺諸小蟲。解熱渴。 2.《本草圖經(jīng)》:治婦人血結(jié)不通。 3.《履巉巖本草》:治婦人赤白帶下,血淋,熱淋。 4.《滇南本草》:止久瀉滑痢,赤白痢疾或休息痢。 5.《綱目》:主小便諸淋、赤白帶下……治沙石淋。煎湯洗痔痛脫肛甚效。搗涂湯火、蛇蝎傷。制砂、汞、硇、礬、砒石。 6.《醫(yī)林纂要》:補(bǔ)肺,瀉肝,除熱氣,去瘀血,斂陰出治節(jié)。治吐血,衄血,去一切逆血瘀血及血熱癰毒。 7.《嶺南采藥錄》:治麻疹,蛇毒,疥瘡。 8.《貴州民間藥物》:行血止痛,清熱利尿,接骨。治尿結(jié),黃疸。 9.《湖南藥物志》:活血行氣,通經(jīng)活絡(luò),止嘔,消食。主治發(fā)熱,咳嗽,心胃氣痛。 10.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血,安神。治腳癬,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或鮮品絞汁飲。 外用:煎水洗、搗爛敷、搗汁涂或煎水漱口。 【宜忌】孕婦及體虛者慎服。 《陜西中草藥》:內(nèi)服后忌油膩。 【選方】 1. 治急性腹瀉: 酢漿草(鮮)60g,洗凈,取冷開水半碗,擂汁,一次頓服。《江西草藥》。 2. 治痢疾: (酢漿草) 全草研末,每次15g,開水沖服?!逗纤幬镏尽?。 3. 治濕熱發(fā)黃: 酸漿草15g,土大黃15g。泡開水當(dāng)茶喝。(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4. 治小便赤澀疼痛: 酸漿草,上一味,采嫩者,洗研絞取自然汁,每服半合,酒半盞和勻,空心服之,未通再服?!妒?jì)總錄》。 5. 治婦人赤白帶下: 三葉酸草,陰干為末,空心酒下三錢匕?!肚Ы鸱健?。 6. 治婦女經(jīng)漏,淋漓不斷: 鮮酸漿草60g。搗爛取汁,酌加紅糖燉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7. 治咽喉腫痛: (酢漿草)鮮全草30~60g,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湯漱口,并治口腔炎?!堕}東本草》。 8. 治乳癰: 酸漿草30g,馬蘭30g。水煎服。藥渣搗爛,敷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9. 治瘰疬: (酢漿草)鮮品30g(切碎),雞蛋 1 個(gè),共煮熟服 食;另取鮮品搗爛調(diào)雞蛋白涂敷患處。(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10. 治二便不通: 酸草一大把,車前草一握,搗汁,入砂糖一錢,調(diào)服一盞,不通再服。(《綱目》引《摘玄方》)。 11. 治婦人產(chǎn)后子宮脫出: 用酸漿草煎湯,用草坐不開孔,才熏收一半,稍溫下手洗,并收入而安。《普濟(jì)方》。 12. 治產(chǎn)后腹痛: (酢漿草)鮮全草30g,雞蛋3個(gè),酒適量。水煎,分3次服。《壯族民間用藥選編》。 13. 治腰帶瘡: (酢漿草)全草同石胡荽搗爛,香油調(diào)搽?!逗纤幬镏尽?。 14. 治痔: 酢漿草(雀林草) 1 大握,粗切,以水2大升,煮取 1 升,頓服盡,重作一劑,無不瘥者。《外臺(tái)》引崔氏療痔方)。 15. 治跌打損傷: 酸漿草搗爛,用燒酒調(diào)勻外搽?!顿F陽民間藥草》。 16. 治咳喘: 鮮酢漿草30g,紫菀9g。煎服?!栋不罩胁菟帯?。 17. 治梅毒: (酢漿草)全草搗爛,用布包絞汁搽?!逗纤?/span> 物志》。 18. 治毒蛇咬傷: (酢漿草)鮮全草30g,車前草30g,積雪草30g。 搗敷患處。《閩東本草》。 【臨床報(bào)道】1. 治療急性咽炎:取新鮮酢漿草30g或其干品9g(以鮮品為好),加水煎服,少量多次頻飲當(dāng)茶,小兒可加白糖、蜜糖或冰糖。共觀察40例,結(jié)果:全部病例于2日內(nèi)好轉(zhuǎn) (熱度降低,咽痛減輕,咽及扁桃體充血減輕)。32例于3日內(nèi)基本痊愈 (體溫正常,咽痛基本消失,咽部及扁桃體充血明顯減輕,淋巴結(jié)無壓痛);5例于4日內(nèi)痊愈;3例于5日內(nèi)痊愈。 2. 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取蘆薈和酢漿草按2 : 1 比例加少許冰片,搗爛敷于病變部位,并包扎,屬濕熱瘀滯型的采用涼敷法,氣滯血瘀型的采用熱敷法 (即把藥膏放在砂鍋中加熱后敷之)。每日 換藥 1 次,30日為 1 個(gè)療程。共治療86例,結(jié)果:1 個(gè)療程后痊愈 (局部疼痛和條索狀硬結(jié)消失,靜脈恢復(fù)正常)64例,好轉(zhuǎn)(疼痛消失,條索狀硬結(jié)消失2/3以上)17例,無效5例,總有效 率94.2%。 【各家論述】《醫(yī)林纂要》:(酢漿草)能煮紅銅為白,其去瘀血可知。味酸數(shù)三,則肝木也。開合應(yīng)晨夕,則肺金之出治節(jié)也。酸立收斂,而開合以時(shí),故能補(bǔ)肺金而清肝火,使氣靜而血不妄行。治吐血、衄血,去一切逆血瘀血及血熱、癰毒、湯火傷,毋以賤而忽之。 下面部分摘錄于《中草藥對(duì)癥圖譜》酢漿草 酢漿草:別名:黃花酢漿草、小本鹽酸仔草、鹽酸仔草。 【采收期】四季可采集,夏秋采為佳。洗凈鮮用或曬干。 【藥用部分】全草。 【性味歸經(jīng)】味酸,性涼。入大腸經(jīng)。 【功能】降火清肝,清心安神,止渴,涼血散淤,利尿。 本品與紅花酢漿草同科屬,性味功效相同。 【用途】痢疾,腹痛,胃痛,小便不利,尿路感染,尿道刺痛,尿血,咽喉痛,解熱,神經(jīng)衰弱失眠,跌打淤抻,齲齒疼痛,腮腺炎,蕁麻疹,丹毒,急性淋巴腺炎,高血壓癥,急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干品 11.3~37.5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胃酸多者、孕婦慎用,脾胃虛寒者忌用。 【附方】 1. 膀胱炎: 黃花酢漿草37.5克,羊帶來頭30克,稻草根37.5克,車前草18.8克,筆仔草18.8克,白茅根18.8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加冰糖燉溶化后當(dāng)茶飲。 2. 尿頻腹脹: 酢漿草(黃花鹽酸仔草)30克,炮仔草30克,半枝蓮18.8克,車前草18.8克,虎耳草15克。 用法:水6碗煎3碗,分3 次服之。 3. 大便不通: 黃花酢漿草37.5克,雷公根(積雪草)30克,遍地錦30克。 用法:水2碗半,酒2碗半,煎成2碗,早晚各服 1 次。 4. 神經(jīng)衰弱失眠: 黃花酢漿草(鮮品)56.3克,紅棗10粒,馬尾松葉 18.8克。 用法:水3 碗煎 1 碗,渣以水2碗半煎8分,分2次服。 備注:馬尾松葉為松科植物馬尾松的葉,俗稱松針。 5. 小便尿道刺痛、尿中帶血: 黃花酢漿草37.5克,珍冬毛仔30克,烏蘞莓18.8 克,金錢草18.8克,鳳尾草18.8克,金絲草18.8克。 用法:水6碗,煎成3碗,當(dāng)茶飲。 6. 跌打損傷淤腫: 鮮黃花酢漿草112.5克,鮮香附150克,鮮鐵馬鞭93.8克,食鹽少許酒適量。 用法:將三味青草搗爛,加入食鹽及酒,炒熱揉敷患部。有活血祛淤作用。 7. 骨鰻喉: 鮮黃花酢漿草56.3克(用清水洗凈)。 用法:搗爛加適量水,取汁緩緩?fù)萄省?/span> 8. 乳房腫瘤: 黃花酢漿草30克,蒲公英93.8克,見笑草56.3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之。 9. 經(jīng)行腹痛: 黃花酢漿草75克,(用清水洗凈)食鹽少許。 用法:絞汁加鹽少許服。 10. 腮腺炎: 鮮黃花酢漿草18.8克,食鹽少許。 用法:合用搗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并以鮮酢漿草37.5克,煎水服。 11. 跌打重傷、真氣脫失者: 鮮酢漿草75克(洗凈)。 用法:搗爛絞汁半碗灌服,即可轉(zhuǎn)氣回生。 12. 跌打傷腫痛: 鮮酢漿草15克,鮮薄菜37.5克?米酒50毫升。 用法:將二味青草洗凈,絞汁沖熱酒服,并將渣敷患處。 13. 皮膚紅如涂丹、熱如火灼(又名丹毒): 鮮黃花酢漿草56.3克,鮮野薄荷30克,鮮青蒿30克,麻油少許。 用法:將三味青草共搗爛,榨汁,調(diào)麻油涂患處。 14. 過敏性皮膚疹(蕁麻疹): 鮮酢漿草56.3克,紗布 1 小塊。 用法:將鮮酢漿草搗爛,用紗布包裹成小球狀,揉搓蕁麻疹處。 15. 癰癤: 鮮酢漿草18.8克,鮮紫花地丁18.8克。 用法:共洗凈,搗爛外敷患處。每天換藥2次。 16. 扭傷、挫傷: 鮮酢漿草18.8克,鮮骨碎補(bǔ)18.8克,鮮天胡荽18.8克,米酒少許,白糖少許。 用法:先將三味藥洗凈,搗爛,加米酒及白糖調(diào)勻,外敷傷處。每日換藥 1 次。 17. 癰腫疔瘡、刀傷出血(外敷方): 鮮酢漿草15克,鮮一枝黃花葉37.5克,鮮紫花地 丁15克。 用法:三味青草洗凈,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 1 次 18. 急性淋巴管炎: 酢漿草18.8克,枸骨根皮26.3克,烏藥15克,苦棟子11.3克、苦參根11.3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19. 蜈蚣咬傷、毒蟲螫傷、黃蜂螫傷: 鮮酢漿草37.5克,鮮半邊蓮37.5克 (洗凈用)。 用法:共搗爛、外敷患處。 20. 感冒喉嚨痛: 鮮酢漿草75克,傷寒草75克,冰糖30克。 用法:水6碗煎2~3碗,去渣,加冰糖溶化,分2~3次。 21. 肝陽上亢引起頭暈痛(高血壓病)。 酢漿草37.5克,夏枯草37.5克,一枝香37.5克,野菊花11.3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22. 急性肝炎: 酢漿草18.8克,茵陳15克,夏枯草18.8克,車前草15克,馬蘭30克,小號(hào)一枝香3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加白糖 1 兩,調(diào)溶化,分2次服。 23. 支氣管炎: 酢漿草30克,無頭土香30克,黃荊子11.3克,蒲公英18.8克,矮地茶18.8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 成分:酢漿草含有大量酒石酸、草酸,并含有蘋果酸檸檬等成分。 藥理:本品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茵、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止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