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年,乾隆皇帝暢游尚在建設中的清漪園,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昆明湖泛舟》。他花了15年時間,耗資489萬兩白銀,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打造了清漪園。據(jù)記載,他前后百余次蒞臨,留下御制詩1500多首,足見他對這里的湖光山色情有獨鐘。 “暢春以奉東朝,圓明以恒蒞政,清漪、靜明一水可通,以為敕幾清暇散志澄懷之所”。清漪園是皇家休閑游玩的地方,宏偉壯麗,既有北國的古風,又有江南的秀韻,把中國的園林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 但是,乾隆皇帝及其不肖子孫,沒有及時把中國帶向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之路,導致國力越來越落后于西方。1840年起列強開始大舉侵華,最終向皇家園林下了毒手。 1860年,清漪園曇花閣,不久就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 1860年,清漪園文昌閣,不久就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 1860年10月7日,繼搶掠圓明園之后,英法聯(lián)軍200多人侵占清漪園,“將各殿陳設搶掠,大件多有傷損,小件盡行搶去”,清漪園印信也在混亂中丟失。數(shù)日之間,園內百余年來積存的數(shù)萬件珍寶,損失十之八九。 這還沒完,10月18日,聯(lián)軍再犯“三山五園”,司令額爾金下令縱火,剎那間,北京西郊火焰滾滾,濃煙沖天。 法國人亨利·柯第埃在《1860年對中國的遠征》一文中寫道:“1860年10月18日,萬壽山始焚。19日,火勢繼續(xù)燃燒,火焰之上,黑煙成云,浮向北京而去。” 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的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淪為廢墟,佛香閣蕩然無存。 英國《倫敦新聞畫報》隨軍記者沃格曼目睹了佛香閣被焚燒的慘狀,他敘述道:“它聳立在高高的花崗石臺階之上,四周被熊熊的烈焰所包圍,看上去就像是某個處于火海之中的巨型祭壇?!?/span> 佛香閣是清漪園里的高大建筑物,原為乾隆皇帝慶祝其母六十壽辰而專門建造,至此化為灰燼。 經(jīng)過數(shù)日燃燒,清漪園內遍地狼藉,木結構殿宇大部分被焚,只剩下堅實而無法摧毀的巨石。沃格曼說:“它們將留下來告訴未來的人們,這里,曾經(jīng)有一座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span> 英法聯(lián)軍撤退之后,盡管清漪園淪為廢墟,皇帝不會再去那里“散志澄懷”,但管理和警衛(wèi)并沒有停止,只是對管理人員進行了裁撤。原本44名官員,裁去9人;原本435名園役,裁去83人。 1870年,清漪園死氣沉沉,萬壽山上植被稀疏。 1870年,清漪園后溪河三孔橋和蘇州街。 當然,這時候的管理非常松懈,不少中外人士打通一些關節(jié),都有機會進入其中游覽。 1871年暮春,王闿運、徐樹鈞等一幫文人,在駐守參將廖承恩的帶領下,前往清漪園尋訪舊跡。他們從繡漪橋入內,一幅蕭條凄然的風景畫映入眼簾:“頹垣斷瓦,零亂榛蕪,宮樹蒼蒼,水鳴嗚咽。由輦路登廓如亭,南望萬壽山,但見牧童樵子,往來林莽間。暮從昆明湖歸,橋上銅犀臥荊棘中,犀背御銘,瑯然可誦?!?/span> 同一年夏天,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遜在一位清廷官員的陪同下進入清漪園拍攝。他看到這樣的景象:“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中式園林,漢白玉橋(指十七孔橋)橫跨在開滿荷花的湖面上,小島四面都建有涼亭。山上建有寺廟和寶塔,鹿和其他用來狩獵的動物自由地在廢墟間的樹林里穿行?!?/span> 他沿著雜草叢生的小徑登上萬壽山,看到“焦黑的墻上爬滿了藤蔓,破損的欄桿內外和許多大理石上也纏繞著它們嬌嫩的枝葉”。 1871年,萬壽山上的寶云閣,底座上雜草叢生、瓦礫成堆。 1871年,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廢墟,石獅子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1872年,曾于1860年參與侵華的英國軍官臥爾斯萊游歷萬壽山,目睹了其荒蕪面貌:“巨梯已毀(指佛香閣的蹬道),上載銅塔(指佛香閣西側的寶云閣),附近亭觀亦皆殘破;其下則湖水平靜,滿覆荷花,又有大理石橋,二者相映,益增凄楚?!?/span> 1870-1880年,荇橋,橋上石護欄全毀。 1870-1880年,萬壽山后山四大部洲殘跡。 1870-1880年,清漪園宿云檐城關。 1870-1880年,清晏舫殘跡,艙樓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 毫無疑問,清漪園一天比一天頹敗,觸目皆是斷壁殘垣、萋萋荒草。一方面因為長期不加修繕,另一方面也因為有意無意的破壞。 破壞來自于監(jiān)守自盜。1878年《申報》報道,負有守護清漪園之責的中營副將趙清,被同僚控告任性妄為,拆毀萬壽山前景明樓,將樓磚拉到他家修蓋花園。此類事件,別說在快被遺忘的清漪園,即便在紫禁城內,也時有發(fā)生。 破壞來自于雞鳴狗盜之徒。劫余之后的清漪園不再像以前那樣戒備森嚴,常有人渾水摸魚盜取財物。被英法聯(lián)軍蹂躪之后的一年內,八旗健銳營、外火器營先后6次到“三山五園”一帶,嚴拿土匪、搜尋丟失陳設。1887年,醇親王奕譞視察昆明湖挑挖工程,途經(jīng)萬壽山,恰好碰到三五個人在盜伐樹木,他指示護軍將他們拿獲,交刑部審訊。 破壞來自于皇帝的旨意。1873年,同治皇帝親政伊始,決定重修圓明園。重修工程急需石料、木料,難以采辦,他就批準從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內殘存的建筑中拆卸,將舊料充作重建圓明園殿宇之用。這個大工程施工不足一年即在反對聲浪中停工,多年后重修清漪園計劃得以順利進行。由于資金拮據(jù),遠離萬壽山的部分建筑也遭拆除。比如,治鏡閣在英法聯(lián)軍之役中幸免于難,但被皇帝命令拆下磚石木材去營造萬壽山上的龐大宮殿。 1870年,被雜草包圍的治鏡閣,因年久失修,屋頂坍塌。 1879年,十七孔橋,橋頭亂石橫陳。 1879年,大報恩延壽寺前廣場。 重修清漪園工程1886年起由海軍衙門主持,以辦水師學堂、“恭備太后閱看水操”之名遮遮掩掩地進行。1888年,光緒皇帝親政不久,為了奉養(yǎng)慈禧太后,公開下旨重建清漪園,并定名頤和園,取“頤養(yǎng)沖和之意”。 修建工程一直延續(xù)了9年,到1895年甲午戰(zhàn)爭后才草草收尾。其實,早在1891年,慈禧太后就長住頤和園了。 1886-1891年,正在重修的清漪園。排云殿、排云門已經(jīng)完工,佛香閣尚未復建。 為了籌措修園款項,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騰挪”了海軍經(jīng)費、鴉片稅、海防新捐,以及由“各省督撫認籌”等等,估計耗資達500-600萬兩白銀。在此期間,河南、奉天、京畿均遭水災,御史吳兆泰奏請“節(jié)省頤和園工程”,得到的結果是“著交部嚴加議處”。 當初約翰·湯姆遜看到清漪園保持著聯(lián)軍離開時的樣子,未做任何修復,曾評價說:“我猜想中國人既沒有精力也沒有資金來進行這樣一項艱巨的工程,或者就是故意讓這個地方呈現(xiàn)出一副破敗的景象,來保持國民的敵對情緒?!?/span> 顯然,他完全猜錯了。 萬壽山和昆明湖煥發(fā)了生機,再度熱鬧起來。但是,大清王朝的國運不僅沒有蒸蒸日上,反而日暮途窮,迅速走向滅亡。 【參考資料】 頤和園管理處編著《頤和園志》、《名園舊影》,約翰·湯姆遜《中國與中國人影像》,劉若晏《頤和園——百年沉事錄》,張寶章《從清漪園到頤和園》,瀚堂近代報刊數(shù)據(jù)庫之《申報》《國風報》,布列斯托大學網(wǎng)站,康奈爾大學網(wǎng)站,南加州大學網(wǎng)站,韋爾科姆收藏館網(wǎng)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