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熬粥,算是勉強解決了有的吃的問題,離吃的飽不遠,還遠遠談不上吃的好,吃的精,吃的細的問題。老夫子曾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闭f的就是人們在吃飯問題上的一種價值取向吧。而且粥在飲食中只能是主食的一部分,在廚事中算是白案的一個小分支。而佐餐的副食,廚中的紅案,才是學廚的大頭或者說是重點。煎炒烹炸燉煮涮,蒸熘汆燴熗烙拌。這十八般武藝,雖然咱目前是樣樣不會,這說明在這方面,咱有足夠的上升空間。 學廚任務(wù)繁重,應(yīng)抓緊落實。報一個速成班,不失為一種捷徑,去藍翔?這是比較出名的。網(wǎng)上找到其電話,打過去,經(jīng)過一番交流,得到的結(jié)論是,藍翔是技校,不是養(yǎng)老院,拒收。沒關(guān)系,本爺遭拒并非此一時此一事,早早已司空見慣。練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靠自學的良好心態(tài)。 去一趟書店,《中國食譜大全》,《教你如何做廚師》,《八大菜系精品匯粹》,《健康食譜》,《葷菜大全》,《素菜大全》,《葷素搭配大全》,等等等等,只要和做飯有關(guān),一概收入囊中。寧可備而不用,絕不用而不備。古人:“書到用時方恨少”,不就說的這個意思嗎?歷史教訓(xùn),不得不察。你還別說,書上講的非常全面,完全可以按圖索驥,照葫蘆畫瓢。但也有一個嚴重問題,添加某些材料時標注是少許,適量,或者酌情。唉呀呀,雖然俺不是理科男,不會把生活所有都量化,但這少許是多少?適量怎么算?酌情有什么標準?真的是云里霧里,不得要領(lǐng),不知所蹤。好歹本人還不是太笨,試驗,實踐,摸索,總結(jié),終于知道少許即是不多點,適量便是適當?shù)牧?,酌情當然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譬如一個菜已經(jīng)放過帶咸的醬油,便少放一點鹽,如此而已。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能在主食副食方面都能自食其力了。 轉(zhuǎn)眼便是半年,小孫子放假要回來看我。我便以展示廚藝來招待,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加多少佐料而猶豫時,記起了書上說的根據(jù)人數(shù)適量增減的指導(dǎo)。也就是說,過去做我自己的,是一人份,現(xiàn)在老伴,兒子,兒媳,小孫子,四個人回來,是四人份。不對,還有我是五人份。沒錯,油鹽醬醋等佐料,就按五人份加放,哈哈,真為自己急中生智,圓滿解決問題沾沾自喜。 用一個上午的勞作,換來一桌子菜肴,當一家人圍在桌前,我既有顯示自己的沖動,又有丑媳婦見公婆的忐忑。招呼人們吃飯,一開始還倒熱烈,稍即便不太積極,也可以說是太不積極,筷子在盤和嘴之間的振幅很慢,基本上處于停擺的狀態(tài)。我有些納悶,做弱弱地問,你們怎么不快點吃呢?兒子兒媳互相看了一下,兒子說,我們減肥呢。嗨,減肥也不在這一頓,再說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 好笑吧?可為什么他們誰也不笑呢?難道?莫非?我似乎有點覺醒。菜不好吃嗎?兒子笑而不語,老伴不置可否,兒媳圓場地說,好…好吃,挺好的。小孫子快人快語,好吃你怎么不多吃點?真相大白,好不尷尬! 關(guān)鍵時刻還是老伴出來解圍:其實你爸做菜還挺厲害的,別人做菜,一個菜一個味,你爸做菜,一桌菜一個味。就這么用鹽,準能養(yǎng)活一個小超市! 苦 哇……! 切記:鹽放多了咸,醋放多了酸。糖放多了是不是甜呢? |
|
來自: 海航潤澤館 > 《52中老年世界-樂觀暢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