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雖然寫的是太陽陽明合病用必自下利,用葛根湯,而這個病人既沒有發(fā)熱也沒有下利,而我們依然用葛根湯,這就是了解葛根湯的“工作原理”,截圖中,黨大夫說的已經(jīng)很到位了,大家可看看。 而我之所以用葛根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也是有個思想過程,第一,孩子已經(jīng)發(fā)病兩天,身體癢,用西藥無效,說明病再表頑固不去,而有濕有熱才會癢,所以要從表入手,要么祛濕要么清熱,而熱是因為表不通憋在身體里而形成的,所以表通熱自然去,而桂枝可以發(fā)小汗祛肌腠之濕,所以開始考慮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后恐病以有兩天,恐已入肌肉,所以最后感覺葛根湯更為合適,所以我想法是先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不愈再與葛根湯,如果再不愈,則是里證,應(yīng)與通脈四逆湯。 最后同學選用了葛根湯,兩劑愈,這就是活用《傷寒論》的典型案例。 希望對各位中醫(yī)愛好者有所啟示。 |
|
來自: 德壽堂圖書館 > 《經(jīng)方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