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兒時,正是難忘的農(nóng)耕時代,毛驢耕地,大鎬頭打垅,施豬牛糞,深井水澆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春種秋收,年復一年父母常年勞作于田地間。兒時的冬季風大,雪也大,雪沒小腿肚早已習以為常,穿著母親做的棉花棉襖棉褲和棉鞋,插個襖袖,戴個頭巾,現(xiàn)在想想那個形象還是蠻漂亮的。 補鍋匠,應時代而生,隨著時代發(fā)展而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七八十年代的人們生活都很節(jié)儉,衣服、襪子縫縫補補無數(shù)次,日常生活用品直到匠人無法修補才舍得扔掉。 麻果,兒時的零食,街道旁、田野里長滿麻果,剝開綠色的果子,里面的嫩籽雖說澀澀麻麻的,卻是我們采摘的零食。父輩人常將麻桿浸泡到河里,一周左右撈出,剝好的麻桿皮,可編織結(jié)實的麻繩。 煤油燈、汽燈隨著電的普及,慢慢退出了它們的生活大舞臺,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每一個物件總會被另一個物件所代替,每一個物件也都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貢獻,奠定了基礎(chǔ)。 打繩子、鞭子用的物件。隨著機械化代替純手工作業(yè),純手工活兒越來越少,打繩子、鞭子的匠人也越來越少。手工物件,隨著匠人的經(jīng)驗積累,做工越來越精致,不同的是摻雜著人們太多的感情,更有懷舊意義。 魚簍,一笠、一蓑、一簍,細雨蒙蒙坐到河邊,其中的樂趣,恐怕只有垂釣人才深有體會。 村子里僅有的大瓦房,有人花15萬買下,言說太值了、賺大了。瓦房歷經(jīng)百年風雨,靜靜地矗立在此,訴說著那個年代人們的故事;訴說著那個年代人們的貧窮;訴說著那個年代人們的酸甜苦辣咸。 木制粥勺子。純手工年代,人們的日常用品,大多以木制品和各種編織品為主,友友們,有用過這種勺子的么? 老式灶臺旁,放一臺風箱,有助于柴火的燃燒,臺面上擺放著大小不一的罐罐兒,大鐵鍋邊緣支起的木架,是用來干啥的,友友們,有知道的么? 生活就如一本本書,讀過,感動過,藏到歲月深處,隨著時間推移而被淹沒,偶爾腦海里重現(xiàn),帶著與家人溫馨的畫面。 織布機,記得兒時,農(nóng)閑時節(jié),奶奶和母親在家纏線、紡線、織布,織出的布大多以格子樣式為主,純棉可縫制褥子、被子、炕單,還可做門簾子。我們就如織布梭,穿梭在同樣的生活軌跡,周而復始卻生生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