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去世之后,魏武侯接班。 客觀地說,魏武侯的能力沒啥問題,在他的治理下,魏國蒸蒸日上。 但魏武侯很喜歡擺弄權(quán)術(shù),他立了太子之后,害怕被太子謀害,所以同時重用小兒子。 太子和公子并重,自古以來都是取禍之道,所以在魏武侯去世之后,他的兩個兒子就開始鬧矛盾了。 當(dāng)時的魏國,明顯強(qiáng)于趙國和韓國。 所以,趙國和韓國非常擔(dān)心,魏國會不會有一天找個借口,把他們倆給滅了。 剛好,魏武侯的兩個兒子在這時候內(nèi)訌了,于是趙國和韓國立刻落井下石。 眼看著魏國就要玩兒完了,就在這關(guān)鍵時刻,還是魏武侯的太子命更硬,他干掉了自己的弟弟,然后打退了趙國和韓國的入侵。 隨后,魏武侯的太子正式繼位,他就是魏惠王。 從表面上看,魏惠王能干掉自己的弟弟,然后反手把趙國和韓國打退,應(yīng)該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但實際上,這并不能體現(xiàn)魏惠王的能力,因為趙國和韓國的失敗,主要也是自己作的。 趙國比韓國強(qiáng),基于他們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徹底滅掉魏國,然后反手滅掉韓國。 基于韓國的利益,自然只希望削弱魏國,留下來可以掣肘趙國。 所以當(dāng)趙國和韓國因此吵鬧起來的時候,聯(lián)軍自然無法形成合力,最終灰溜溜撤軍。 換言之,要是趙國和韓國齊心協(xié)力,憑魏國當(dāng)時的慘樣,肯定撐不過去。 魏國驚險過關(guān),趙國和韓國貌合神離,三國一致對外的格局徹底被打破。 數(shù)年之后,魏國的國力逐漸恢復(fù),魏惠王摩拳擦掌,準(zhǔn)備找趙國和韓國的麻煩。 你還別說,魏國的實力真的很強(qiáng),他們曾經(jīng)攻破過趙國的都城邯鄲,也曾把韓國打得差點滅亡。 但無論魏國有多厲害,他們總是差一口氣,每次都能讓趙國和韓國緩回來。 這倒不是趙國和韓國命硬,而是在關(guān)鍵時刻,齊國總會對他們施以援手。 大家應(yīng)該都聽過圍魏救趙或圍魏救韓的成語故事,說的就是這段時期的歷史,主角則是大名鼎鼎的孫臏。 孫臏?zhǔn)枪砉茸拥膶W(xué)生,下山之后就前往魏國,因為他的師兄龐涓也在魏國,而且已經(jīng)成為大軍統(tǒng)帥。 后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所以用花招,把孫臏給弄成了殘廢。 隨后,孫臏才想辦法逃到齊國,從此開始與魏國敵對,后來還數(shù)次擊敗師兄龐涓。 后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總會嘲笑魏惠王有眼無珠:大才孫臏在你面前看不見,非要重用龐涓這種小人。 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果魏惠王能夠重用孫臏,就必然能夠滅掉趙國和韓國,一統(tǒng)三晉。 可我認(rèn)為,這種說法靠不住。 正如前文說魏惠王擊退趙韓聯(lián)軍一樣,如果趙國和韓國能齊心,那無論魏惠王有多少謀略,魏國都將滅亡。 因為,在客觀實力差距極大的前提下,個人能力無足輕重。 孫臏的確是人才,但他發(fā)揮才華的前提是,加入了強(qiáng)大的齊國。 如果魏國的對手只是趙國和韓國,那么無論對手有多少英才,恐怕都難逃覆滅的厄運。 但當(dāng)強(qiáng)大的齊國入局之后,一切都變了。 孫臏翻來覆去就用了一招:你魏國敢出兵,我就偷襲你都城。 這種招數(shù)很復(fù)雜嗎?一點也不。但想要破解這種招數(shù),就必須要有實力。 魏國的軍隊是有限的,如果龐涓帶著大部隊,直接把趙國和韓國給圍起來,那么魏國必然空虛。 這時候,只要有一支強(qiáng)軍能夠威脅到魏國都城,都會逼得龐涓往回趕。 想要破這個局,可不是重用孫臏就能做到的,而是魏國的體量必須翻倍,對趙國和韓國擁有碾壓性的優(yōu)勢才行。 而當(dāng)時的魏國雖強(qiáng),卻顯然沒有這種實力。 也正是因為齊國的從中作梗,導(dǎo)致魏國無法吞并趙國和韓國,成為完全體,所以在不久之后,魏國四戰(zhàn)之地的劣勢開始顯現(xiàn),并很快衰落了下去。 從這個角度來看,齊國支援趙國和韓國,還真不是什么好人好事的行為。 基于齊國的利益,顯然不希望三晉重新合體,只要三晉無法合體,這三個國家就都沒有大威脅,因為無法合體的三晉,在地緣上都有難以克服的弱點。 |
|
來自: 微風(fēng)影視 > 《中國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