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策略就是要趕在國民黨軍隊前面拿下整個東北,同時將長江以南的主力部隊調回北岸加強防守,有空余的力量,就全部派到東北去。 從這里不難看出,這個策略的核心,就是拿下東北。 1945年8月,日軍尚未正式簽下投降書之前,朱德總司令就發(fā)布命令,讓呂正操、張學思等人向東北地區(qū)進發(fā)。 呂正操是原東北軍的老人,張學思是張學良的弟弟,中共選派他們回到東北,十分合適。 呂正操等人去東北時,帶著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的人馬,等于抽掉了一部分拱衛(wèi)延安的隊伍。 從中央軍委的這些安排上,就可以看出黨對于東北這個工業(yè)重鎮(zhèn)的重視程度。 與中共這種重視東北戰(zhàn)略不同的是,坐擁美式軍械的蔣介石,并沒有意識到東北這個重工業(yè)基地,對于國共兩黨的重要性。 而且憑借一路從南方打到北方,憑借“北伐戰(zhàn)爭”獲得政治資本的蔣介石,更看重的,是那些交通發(fā)達的大城市。 因為只有占據這些交通便利的城市,美國答應給他的援助,才能源源不斷地運進來,再被分配到各個戰(zhàn)區(qū)去。 所以撕毀“重慶協定”挑起內戰(zhàn)的蔣介石,一開始定下的,是“先收關內”的戰(zhàn)略。 這個戰(zhàn)略就是以各個大城市為中心,控制所有的交通線,割斷各解放區(qū)之間的聯絡,讓解放軍得不到有效的補給,從而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而且日本投降之后,東北地區(qū)的武裝,除了抗聯之外,就是蘇聯的軍隊。 在1945年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美、蘇、英三大巨頭就已經商定,戰(zhàn)后東北的主權雖然歸中國,但是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的所有權,卻歸蘇聯。 隨后,美國總統將這個決議“通知”給蔣介石,對于這個等于將東北劃給蘇聯的決定,蔣介石卻欣然接受。 畢竟從“東北易幟”就能看出來,蔣介石在乎的,就是形式上的統一,只要主權在他手里,他的國民政府就是合法的政府。 基于這個認識,日本投降后,蔣介石心中的心腹大患,就只有威脅他成為唯一合法政府的中共。 不過有美國的幫助,在蔣介石看來,“消滅”中共的武裝力量,不過就是幾個月的事情。 所以在決心打內戰(zhàn)的時候,信心滿滿的蔣介石就定下了先安定關內,以各個大城市為中心,“分區(qū)剿滅”的計劃。 誰知道對于戰(zhàn)后局勢早已經有了應對的中共,不和蔣介石去爭一城一池的得失,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甚至離開延安。 當蔣介石發(fā)現了中共在東北的想法后,這才急了,趕緊往東北調兵,不過此時的國民黨集團,在東北已經失了先手了。 從中共在東北布局開始,蔣介石就陷入戰(zhàn)略被動的局面了。 杜聿明和衛(wèi)立煌,誰是精銳? 一開始沒有重視東北的蔣介石,直到1945年9月1日,才任命熊式輝為東北行營主任。 軍事將官則在國民黨內部一場鬧哄哄的派系爭奪下,定了杜聿明,等這些人走馬上任的時候,中共派出的彭真、陳云,已經帶著東北局工作一個月了。 更別提在8月初就先進入東北的冀熱遼部隊了。 所以當蔣介石任命的一干大員進入東北的時候,東北的我黨武裝,已經有數萬之眾,而此時國民黨在東北還沒來得及布置一兵一卒。 如果蔣介石格局大一些,在戰(zhàn)后“接收東北”時,肯把張學良放回東北,那么國共兩黨在東北的爭奪戰(zhàn)中誰勝誰負,恐怕還是五五之數。 但是好不容易囚禁了張學良這個“東北虎”,蔣介石怎么可能放虎歸山,在他的心里,最信任還是他自己的“黃埔嫡系”。 但是國民黨內部派系眾多,一番平衡下來,杜聿明被派到了東北。 此后國民黨依靠強大的火力,向東北的我黨武裝發(fā)起攻擊,眼看情勢對我方不利,中央軍委又及時調整,將林彪調入東北接替彭真。 林彪接管東北之后,前期以守為主,保存力量,等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之后,東北的形勢,又來了一次逆轉。 當初為了能讓杜聿明在東北一舉建功,蔣介石不惜在華南抽調國民黨的精銳部隊,誰知四戰(zhàn)四平之后,敗給林彪的杜聿明便一病不起。 為了接替杜聿明,蔣介石又調了自己的心腹愛將陳誠去了東北。 論派兵布陣,陳誠那里是林彪的對手,眼看東北形勢再一次惡化,蔣介石這才想起了被他冷落多時的衛(wèi)立煌。 衛(wèi)立煌在國民黨將領中,位列“五虎將”之一,但是因為不是黃埔出身,所以地位有些尷尬。 而且抗戰(zhàn)期間,因為和共產黨有過接觸,戰(zhàn)后衛(wèi)立煌備受蔣介石的猜忌,一度遠走國外,身為一員大將,手上卻一點兵權都沒有。 等衛(wèi)立煌在蔣介石的三催四請下接過東北的時候,國民黨軍隊已經失去了在東北的主動權,所有的兵力,被分散在長春、沈陽和錦州這些“孤點”。 即使局勢已經緊張到這個地步,國民黨在東北的“精銳”們,卻依然不把衛(wèi)立煌這個被派來救火的人看在眼里。 在這些派系之間明里暗里的爭斗下,衛(wèi)立煌的到來,并沒有改變國民黨在東北的劣勢狀態(tài)。 而且蔣介石派即便嘴上說把東北交給了衛(wèi)立煌,但他自己對東北的戰(zhàn)事,一直關注干預,并有自己的想法。 蔣介石想要讓衛(wèi)立煌打通沈陽和錦州之間的通道,衛(wèi)立煌卻堅持堅守沈陽以圖將來。 衛(wèi)立煌想守,解放軍卻并沒有給他固守的機會。 此時國民黨在東北的兵力,加上保安團才湊出了55萬,而解放軍已經發(fā)展成為100多萬的大軍了。 形勢大好之下,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也到來了。 所謂的“精銳” 決戰(zhàn)前夕,被壓縮在沈陽、長春、錦州三個點上的國民黨部隊有四個兵團。 沈陽是周福成的第八兵團和廖耀湘的第九兵團的共30萬人,駐守長春的是鄭洞國第一兵團的10萬人,錦州是盧浚泉率領的第六兵團14萬人。 這些可以說是蔣介石在東北地區(qū),最后的精銳了。 但是那時候我黨在東北不僅有百萬大軍,而且還解放了東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兩相對比,國民黨毫無勝算。 也許蔣介石晚年后悔的,就是在這個時候下令死守,沒有讓他的“黨國精銳”撤出東北。 可是當時的形勢,沒有讓他做出正確的判斷。 國民黨原先打的算盤是,讓蘇聯替他們趕跑日本人,然后他們大搖大擺地去接收勝利果實。 但他們的接收,在老百姓眼里卻是“劫收”。 東北人民遭受日軍多年荼毒,本就苦不堪言,解放軍來了之后,針對現狀開始搞“土改”,恢復民生。 但是國民黨來了后,苛捐雜稅立即安排,導致被國民黨控制的區(qū)域,社會秩序不但沒有恢復,反而變成土匪橫行、民眾因為凍、餓大量死在街頭。 當時有一首民謠,就代表了當時東北民眾的心聲: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想接收、盼接收,接收完了更難受。 民眾的死活,根本不是國民黨“接收大員”考慮的問題,在他們眼里,東北就如同一塊肥肉。 正因為抱著去東北“發(fā)財”的目的,所以在討論由誰去“接收”東北時,國民黨內部才吵翻了天。 包括杜聿明等在內的“接收大員”們,存著這樣的心思來到東北,竟然還成了蔣介石心中的“黨國精銳”,他們的失敗已經成為定局。 因為即使蔣介石想放棄東北,那些已經搜刮的腦滿腸肥的國民黨大員們,也不愿甘心放棄到嘴的肥肉。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8年2月,蔣介石已經流露出放棄東北的想法,但是之后他卻斷然放棄了撤退的考慮,決定死守,但如何守,他和衛(wèi)立煌在戰(zhàn)略上出現了分歧。 衛(wèi)立煌主張穩(wěn)扎穩(wěn)打,將主力放在沈陽,蔣介石卻一再催促衛(wèi)立煌打通沈陽和錦州之間的道路,和北京的傅作義建立聯系。 為了讓自己的戰(zhàn)略能夠施行,蔣介石親自飛抵沈陽,指揮廖耀湘和駐守葫蘆島的侯鏡如。 當衛(wèi)立煌命令廖耀湘固守錦州時,蔣介石又指示廖耀湘: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退往錦西。 只是蔣介石沒有想到,錦州失守之后,解放軍“關門打狗”的計劃已經完成,即使身為“五虎將”之一的衛(wèi)立煌,在東北也無力回天了。 這時候蔣介石才下了撤退命令,但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1948年10月28日,廖耀湘兵團被全殲,11月10日,東北全境解放,“遼沈戰(zhàn)役”以解放軍的全面勝利告終。 事后,國民黨和美國,將國民黨在東北的失利,歸結于衛(wèi)立煌貽誤戰(zhàn)機的緣故,蔣介石還將衛(wèi)立煌撤職查辦。 只是蔣介石自己心里清楚,東北戰(zhàn)場國民黨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們內部的貪腐,他自己晚年也曾因為這個而生出了感嘆。 至于蔣介石說得“沒有及時撤出精銳”的想法,也只是他事后為了安慰自己為自己開脫的借口。 因為即使蔣介石在遼沈決戰(zhàn)前夕撤出那四個兵團,從戰(zhàn)略上、群眾基礎上,還有內部團結上就已經落在下風的國民黨集團,注定無法扭轉退出歷史舞臺的局面。 結語 蔣介石晚年雖然做了多次“反省”,可是始終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 他領導的國民政府之所以會退出歷史舞臺,既不在于國民黨內部不團結,也不在于將領的作戰(zhàn)能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國民黨代表的,不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戰(zhàn)國的思想家荀子早就意識到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政權,能在人民的反對下長久存活的。 所以蔣介石與其反省自己沒有在東北戰(zhàn)場及時撤出“黨國精銳”,還不如反省一下,國民黨集團是怎么站到人民的對立面的。 |
|
來自: 新用戶61391524 > 《歷史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