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德國人嚴謹,但現實中很多德系車更喜歡出現燒機油的情況,這就讓人捉摸不透了:都說你嚴謹了,為啥造個發(fā)動機連燒機油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我覺得問題的根本就在于德系車中一些車型對動力的追求太苛刻了。你可以對比一下同級別的德系車和日系車,在油耗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德系車的動力普遍比日系車要好。而為了滿足動力需求,德系車不僅大量使用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而且增壓值也更夸張,這就是導致德系車更喜歡燒機油的根本原因。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活塞與氣缸間隙 發(fā)動機工作時溫度會升高,而金屬材料都有熱脹冷縮的特性?;钊蜌飧妆谂浜戏浅>o密,所以更應該考慮熱脹冷縮的影響,否則發(fā)動機升溫后活塞會卡死在氣缸里。 對于全鋁發(fā)動機來說由于缸體和活塞都是鋁合金,膨脹系數相同,所以活塞和氣缸壁在冷機狀態(tài)下的配合間隙可以更小。 而一些德系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工作強度高,缸體強度要求更高,用鋁合金缸體的話缸體體積要更大,廠家為了成本考慮會使用強度更高的鑄鐵缸體,但鑄鐵的膨脹系數比鋁合金小,也就是說發(fā)動機溫度升高后鋁合金做的活塞膨脹量更大,而缸體膨脹量更小,如果冷機狀態(tài)下活塞與缸體配合間隙太小的話等溫度上升后活塞就會有卡住的風險,因此活塞與缸體的間隙會大一些,這就導致了發(fā)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之前氣缸壁上會有更多的機油,而這些機油在做功沖程大部分都會被火焰燒掉。 2、曲軸箱通風系統(tǒng) 活塞與氣缸壁之間并不是完全密封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間隙。在做功沖程混合氣燃燒產生極高的壓力,一部分高溫高壓的廢氣會從活塞與氣缸壁之間竄入曲軸箱,這叫做“發(fā)動機竄氣”。 發(fā)動機竄氣會導致曲軸箱壓力越來越高,影響發(fā)動機工作,所以發(fā)動機上都有一個“曲軸箱通風系統(tǒng)”,把新鮮空氣引入曲軸箱,再把曲軸箱里的廢氣吸入氣缸燃燒掉。 由于曲軸箱廢氣里有大量的機油蒸汽,所以廢氣進入氣缸之前要先經過油氣分離器把機油過濾掉。但油氣分離器并不能徹底把機油過濾干凈,因此仍然會有一部分機油蒸汽被吸入氣缸。 而增壓發(fā)動機工作時氣缸壓力更高,竄氣量更大,因此廢氣循環(huán)量也更大,被帶走的機油蒸汽自然就更多了。 3、發(fā)動機漏油 同樣是使用了一定年限的汽車,德系車發(fā)動機漏機油的現象普遍更嚴重。 就拿日系來說,很多都是自然吸氣全鋁發(fā)動機,缸體、缸蓋、氣門室蓋都是鋁合金材料,裝配時緊固力度大,密封相當嚴密。再加上都是鋁合金材質,膨脹系數都一樣,因此只要你不拆開,使用再久都很難出現滲油的情況。 而德系車很多發(fā)動機使用的是塑料氣門室蓋,靠橡膠條與氣缸蓋密封。由于塑料件強度低,所以安裝時螺栓的緊固力不能太大,再加上塑料和鋁合金的膨脹系數不同、橡膠密封件時間長了會老化變硬,所以使用一定年限后就容易出現滲油的情況,這也會導致機油消耗量過大。 4、發(fā)動機更新換代快,設計缺陷出現的概率更高 這些年德系車發(fā)動機更新換代速度很快,過幾年總要出個新款,而設計新發(fā)動機是可能會出現設計缺陷的,更新換代越快出現缺陷的概率也越高。 比如前幾年大眾的EA888燒機油,就是因為曲軸箱通風系統(tǒng)的油氣分離器設計有問題,改進后情況好了很多。 5、保養(yǎng)里程 不僅僅是德系車,記得很早以前很多歐系車的保養(yǎng)里程都是7500公里起步,如今幾乎又增加到了10000公里。這就意味著發(fā)動機機油正常消耗的時間更長,進一步增加了使用周期內的機油消耗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