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為毛澤東生前所鐘愛。翻閱他在書頁上評騭人物的批語,可見大政治家的眼光。 當讀到《馬周傳》,至馬周上疏的那一頁,毛澤東批注:“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备嫡f是由奴隸而成為商朝宰輔的,呂望即協(xié)助周武王滅紂的那位姜太公(因受封于呂,從其封改姓)。 馬周超逾神通廣大的姜太公,可以想見其在毛澤東心目中的地位。 馬周何許人也?這位唐初大臣,在文學史上排不上號。 他生于山東茌平農家,幼時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卻廣搜博覽,以至滿腹經綸。 529年,天下大旱,災情嚴重。李世民率百官求雨,又宣布,歡迎百官指出朝廷政令的失誤。馬周聞訊后,不假思索,伏案疾筆,洋洋灑灑寫了20多條建議。 第二天奏章被唐太宗李世民一讀之下,大為吃驚,這20多條建議皆切中時弊,能行之有效。遂使馬周嶄露頭角,短期內擢拔為朝廷宰輔。 “臨天下者,以人為本?!蓖略角?,在毛澤東眼里,馬周于奏折中歸納出的這條治國原則不會過時。古今中外有各自的特殊社會規(guī)律,然而其間又有一脈相承的普遍運作規(guī)律。 馬周希望唐太宗注意:“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在百姓苦樂也”。 毛澤東在此處天頭上畫了三個圈,逐字加了旁圈。不著一字,意味深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