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將故鄉(xiāng)稱為“桑梓”,把父母稱為“椿萱”?其背后寓意深刻 大河報-博覽 2022/10/23 09:52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漢語言文字更是一門奧妙無窮的精品藝術(shù)。從古到今,在眾多的代稱和指代中,可謂名目繁多,五花八門,比如用“桃李”指代“學(xué)生”、用“布衣”指代“老百姓”等等。 那么,為什么古人們要把故鄉(xiāng)稱之為“桑梓”,把父母稱之為“椿萱”呢?古人之所以如此指代稱呼,其實是一片深情厚意,寓意極其深刻。 要弄清楚這些指代的原因和寓意,首先還是要先了解一下這些植物。 桑樹和梓樹是與古人生活關(guān)系極為密切的兩種樹木。眾所皆知,桑樹除了葉子可以用來養(yǎng)蠶外,全身都是寶,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造紙,果子(即桑葚)可食用和釀酒,葉子、果實和根皮皆可入藥??梢?,在人們的生活中,桑樹的用處頗多。 梓樹的嫩葉可以直接食用,皮是一種中藥(即梓白皮),木材輕軟耐朽,是制作家具、樂器、棺材的上好材料。梓樹還是一種速生樹種,在古代會常常被作為木炭的好用材。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桑樹和梓樹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古代人經(jīng)常會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人們對先輩們所栽植的桑樹和梓樹,也往往會心中懷有敬意,即使是出門在外,身處客鄉(xiāng)異地,也會在心目中把它們當(dāng)作是生養(yǎng)自己的故鄉(xiāng)的形象、標(biāo)志和象征。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桑梓”用來指代自己的家鄉(xiāng)。 椿樹是一種多年生落葉喬木,大椿是一種長壽的樹木,因此古人就常常用它來比喻父親,祈盼父親能夠像大椿一樣健康長壽。 而萱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可使人心情變得愉快,所以游子們在出遠門時,常常會在母親居住的北堂臺階下種上幾株萱草,既可以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也希望母親不要過于惦念自己,更祈盼母親能夠忘記憂愁,生活得更加快樂一些。 在古代的文言文中,人們常常會稱父親為“椿庭”,稱母親為“萱堂”,而如果父母親都健在的話,會稱之為“椿萱并茂”。因此,用“椿萱”來指代父母,其深情厚意和深刻的寓意就不言而喻。 如此指代,既是祈盼自己的父親能像椿樹一樣健壯長壽,又是希望自己的母親像萱草一樣忘記憂愁。可見,父親、母親健康長壽,生活快樂,是做兒女的美好愿望,更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弘揚孝道的傳統(tǒng)美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