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朝有三個都城? 歷史上很多王朝都有多個都城,并不是明朝首創(chuàng)的。 最早開創(chuàng)兩京制度的是西周王朝,周武王時深感鎬京離東方太原,不便于控制中原,于是在東方營建了成周洛邑。 周成王時,平定東方叛亂,周公和成王重新營建了東都洛邑,并建立了軍隊成周八師保衛(wèi)東都,以控制東方諸侯。 從此,西周的兩京制就確定下來了。一直到西周滅亡,成周洛邑升級成為東周的都城。 所以,史上第一個兩京制營建,是政治原因,為了控制遼闊的疆域。而鎬京和洛邑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長安和洛陽最早的遺址,而這兩個地方還會長期擔(dān)任很多王朝的兩京。 而在這方面,曹魏也起到了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曹丕代漢稱帝以后,以洛陽為都,同時長安為漢舊都;許昌為漢獻(xiàn)帝舊都;鄴城為曹氏做魏公和魏王時的都城;譙郡為曹氏龍興之地,均冠以都號,稱五都。 所以,曹魏的開創(chuàng)性在于,龍興之地以后也是京都了。 隋時,正式以長安為都城,以洛陽為東都,將兩京制作為制度確定下來。唐朝和武周時,一度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成為都城,也曾學(xué)曹魏營建太原為北都。 后來雖然恢復(fù)長安為都,但皇帝和大臣們經(jīng)常也會到東都洛陽辦公。唐肅宗定安史之亂,在原三京的基礎(chǔ)上加上自己振興的鳳翔府、玄宗難逃的成都府,分置五京。 后來的遼、金、元為游牧政權(quán),更是將多京制度發(fā)揮到了極限。 遼“四時捺缽”,并無固定都城,先后營建了遼五京,均以皇族重臣鎮(zhèn)守,稱留守?;实垡荒暌脦讉€地方。 金克遼后,為了更好的控制東北、中原,也設(shè)有五京?;实燮綍r駐中都,后在蒙古人的威脅下屢次遷徙就不說了。 此后的元明清基本也都是兩京制或多京制,基本沒有一個都城的王朝。而原因,大多也無外乎政治原因和祖先龍興之地。 歷代王朝的都城具體如下(排名第一為帝都,其余為陪都): 西周:鎬京、洛邑; 東漢:洛陽、長安(西京祭祖); 曹魏:洛陽、長安、許昌、譙、鄴; 北魏:平城;洛京(洛陽)、北京(平城); 隋:長安(大興城)、東都(洛陽); 唐:長安、東都(洛陽);長安、洛陽、太原、鳳翔、成都; 武周:神都(洛陽)、北都(太原); 北宋: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 遼/契丹: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金:上京會寧府(黑龍江阿城)、中都(北京)、南京(河南開封)、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西京(大同府); 元:大都(北京)、上都(開平府); 明:洪武建文二帝時-南京(應(yīng)天府)、北京(開封府)、中都(鳳陽); 永樂以后:北京/京師(北平府)、南京(應(yīng)天府)、中都(鳳陽); 清:京師(北京)、盛京(沈陽); 那么,有人會說了,這么多京城,不亂嗎?我們以明朝為例進(jìn)行說明。 雖然大家都是兩京制或多京制度,但明朝的兩京一都制是最特殊的。 明成祖以燕京為藩所,奪位成功后,總感覺南京待著不爽,而且蒙古人頻繁的騷擾邊境,北部缺乏軍事約束。于是在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燕京,為北京順天府,后改名京師。 但由于南京是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都城,不便廢除;而祖先陵寢在鳳陽,于是明朝的兩京一都制度正式形成。 所謂的“三個都城”就是指,京師北京、陪都南京,還有龍興之地中都鳳陽。 其他王朝的陪都大多是象征意義,或者祭祀祖先。但明朝的南京是有一整套中央行政機(jī)構(gòu)的,北京正式形成后,南京成為清閑衙門,平時也就管管南直隸一省的事務(wù)。 因此,南京的六部人數(shù)較少,一般是邊緣化的官員貶謫之所。到了明朝中后期,黨爭或者政治失敗的官員都到南京去,由于大量聚集政見不同的官員,甚至還出現(xiàn)了兩京之間互掐的情況。 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是不亂的,京師的官員們該干事干事,南京六部的官員們則該喝茶喝茶,該翹班翹班。 但有兩個時期,南京的官員們比較忙。 一個時期是,海瑞升任南京右都御史的時候。這個時候南京的官員們都在忙著應(yīng)付海大人的績效考核,也不敢翹班了,也不敢喝茶了,天天按時打卡,也不知道能做啥,反正至少看起來很忙。 另一個時期是,崇禎死后。 雖然南京是清縣衙門,但有兩個官員是比較有實權(quán)的,這兩個人就是南京留守太監(jiān)和南京兵部尚書。因為南京的行政權(quán)雖然被架空了,但還管著南方的軍事大權(quán),因此北京這坨被打爛了,南京這坨就要想著如何擁立新帝了。 比如后來的南明第一實權(quán)人物史可法在明朝滅亡前的職務(wù)就是南京兵部尚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實權(quán)人物馬士英是鳳陽總督,也就是中都的軍事主官。 所以,總的來說,大部分時候,南京和北京都是各安本分,不亂,除非有意外發(f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