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下有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之墓。這不大不小的鮑山,仿佛訴說著2600年前鮑叔牙的高貴品德。 鮑叔牙以知人善交著稱。他與管仲交集是一起做生意開始的,兩人多年一直非常友善。鮑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齊襄公在位時,鮑叔牙陪同公子小白在莒國,管仲陪同公子糾在魯國。齊襄公被殺,兩個公子在趕往齊國路上相遇。管仲一箭射在公子小白腰帶上,鮑叔牙急中生智讓公子小白裝死,讓官兵都披麻戴孝。管仲等人信以為真放慢回齊國的速度。哪知鮑叔牙和公子小白連夜加速趕路,等管仲和公子糾他們到齊國時,公子小白早已繼位成為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后,要封鮑叔牙為宰相,但鮑叔牙誠懇辭謝,堅持推薦管仲為宰相。齊桓公最終同意起用管仲,在管仲輔佐下,實行軍政合一改革,齊國終于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雄霸中原三十多年。歷史也因此流傳下“鮑子遺風(fēng)"、“管鮑之交”的成語,管仲曾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牙視金錢、名利、權(quán)力為糞土,退位讓賢,繼他之后再也沒有第二人讓出宰相之位。 后來管仲身染重病去世。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dāng)宰相,但鮑叔牙提出驅(qū)逐齊桓公身邊的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奸臣小人才肯就任。齊桓公聽從鮑叔牙的忠言,驅(qū)逐了三個奸臣。不久之后,齊桓公又重新召回了三個奸臣。鮑叔牙不久后去世,埋在他的封地鮑山。關(guān)于鮑叔牙的死因眾說紛紜。有的說他被齊桓公的食言給氣死了,有的認(rèn)為他是被奸臣陷害而死,也有的認(rèn)為他是正常病故。 曾在濟(jì)南為官的宋代大文學(xué)家曾鞏寫詩贊鮑叔牙:云中一點鮑山青,東望能令兩眼明,若道人心似矛戟,心中那得叔牙城。歷史厚重的鮑山,正是代表了濟(jì)南人的高尚品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