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文章告訴女生該如何猜測男生的心思,如何根據男生的言行來判斷他是否對自己動了心,鮮少有文章教男生去猜女生的心思。 更何況,女人心海底針,有的時候女生的情感表達比較含蓄,愛了或者不愛,可能她們都不會直接說出口,而是間接地表現出來。 如果男生不是那么敏感,可能就會陷入到迷茫中,她到底是什么意思?這樣對我的方式究竟是接受還是不接受我的表白呢?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聊天,很多感情的熟絡起來就是通過聊天開始的,聊天可以增加兩個人之間的彼此了解,可以讓兩個人之間的距離縮短。 而聊天的方式,對方回應的態(tài)度都透露了這段感情是否有繼續(xù)的必要,男生不要忽略,有這四種表現,說明女生不想跟你聊天,中兩條以上真沒希望了。 01:隔了很久才回復信息 我們給人發(fā)信息的時候,等待不同人的回復是不同的心情,無關緊要的人,不太在意的信息,那么可能過多久回復,甚至回不回我們都不在意。 可是,面對心里特別在乎的那個人就不同了,每次給她發(fā)信息之后,眼睛就會不停地盯著手機,生怕錯過了,沒有及時看到及時回復。 這是喜歡一個人的表現,因為心里在意她,所以有關她的一切信息都想要第一時間馬上看到,想要從她回復的語句中感知到她對自己的感興趣和關心。 然而,如果女生根本不想跟你聊天,她則會每次都隔了很久才回復信息,如果只是偶爾幾次這樣也許還說明她真的是有事在忙,但如果幾乎每次都是這樣,則表示她真的沒把你的信息當回事。 因為如果她真的在意你,一定會看到信息后就馬上回復,因為她知道,對方肯定也在焦急地等待自己的回復。 只有不是很在意男生的女生,才會不把對方的信息放在心上,什么時候有心情了,又不是很忙了,才會回復。 02:回復語言特別簡短 相信很多相愛的兩個人都有一種體會,那就是似乎有永遠也聊不完的話題,即使從一早上開始聊天,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也覺得依依不舍,覺得還有話沒有說完。 無疑,這樣的感覺就是真心相愛了,所以兩個人有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欲望,想把自己的心里話都跟對方分享。 但是如果男生發(fā)現,每次你給她發(fā)信息的時候,她即使回復了,也只是特別簡短的幾個字,說明她并沒有想繼續(xù)跟你聊下去的欲望。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男生的吐槽和抱怨,每次他跟女生聊天都會發(fā)很多信息,比如問她吃飯了嗎,到沒到家,這一天過得開心不開心。 可是女生的回復每次都是一兩個字,雖然說男生的每個問題都回答了,但卻也讓男生不知道下一句該接什么。 這樣的冷漠聊天方式無疑是因為女生沒有任何事情是想要從男生那里了解到的,所以即使男生很關心地問她問題,她出于禮貌也只是簡短的回復。 這樣的回復中夾雜著疏離感,她很自然而然地把男生隔離在自己認為合適的界限之外,當然,這也說明男生并不是她喜歡的類型,所以她也沒有進一步交往的打算。 03:不告知地隨時結束聊天 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在聊天時,在結束聊天時都希望能夠盡可能再多聊一會,即使真的因為有事或者要休息了需要結束聊天,也會明確告知對方,兩個人互說再見才會結束聊天。 可是有些男生會發(fā)現,自己跟女生聊著聊著,女生那面就突然沒有了下文,既沒說不聊了,但是話題進行到一半也就被動結束了。 當男生被這樣對待的時候,心里自然有很多不確定,會做很多猜測,她是不是臨時有事?還是我哪句話說錯了? 其實,如果女生經常這樣不告知地隨時自顧自結束聊天,那說明男生在她心里是沒什么重要性的,所以她不會考慮男生的感受,她不想聊了就干脆不回復了,連“再見”都覺得沒必要說。 04:從來不回復信息 想必這一點是最能打擊男生的積極性的,每一次發(fā)出去的信息都石沉大海,一點回應都換不來,既不知道女生是不是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女生壓根就對自己的話題不感興趣。 如果男生遇到這樣的結果,那就不用再心存幻想了,說明女生真的對你一點都不感興趣,基本上就說明你們之間的緣分還沒有到開始一段戀情的地步。 因為若是她心里但凡考慮到一點男生的感受,即使不感興趣男生提出的話題,也會簡短地告知一聲,而不是每一次面對男生的信息都直接選擇無視,從來不回復。 當男生面對這樣的結果時,也就不要再繼續(xù)做無謂的猜測了,不如及時得體地退出,給自己留一份尊嚴。 都說戀愛是甜蜜的,是讓人容易沖動的,更會讓有些人迷失其中,為了改變成對方喜歡的模樣,失去了自我。 但是答案很明顯,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明智的,喜歡一個人可以去付出,但卻不要沒有原則地改變自己,讓自己在愛情中陷入到卑微的境地中。 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感覺是很美好,很甜蜜的,自己有高興的事情想要跟對方分享,難過的時候希望對方能夠陪伴安慰自己。 當然,愛情也是需要兩個人好好珍惜和經營的,了解對方內心所想更有利于增進兩個人的感情,因為了解對方,遠遠比討好對方更有價值和意義。 所以說,女人心其實一點都不難猜,女人的心思和喜好也很好去觀察和確定,只要用了心,總能找到最適合聯絡兩個人感情的方式,男生心里要清楚,能夠避免走很多彎路。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