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親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家長們是否知道,溝通,其實始于問答。父母提出問題的品質,也決定了孩子成長的品質,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小的時候,問孩子什么或許還能問的出,但是到了小學、初中等,家長如果問話不對,不但問不出啥,甚至,孩子還不愿再和家長溝通,撒謊、隱瞞等,也是常事。如何從孩子嘴里問出真相?如何讓溝通,拉近自己和孩子的距離?其實,是有小竅門的。 如何從孩子嘴里問出真相?溝通始于問答,家長要學會其中的小竅門。01 恰當?shù)奶釂?,引導孩子高效回答有一次去動物園,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媽媽:“我們去年也帶你來過,你還記得不?”孩子:“記得啊?!眿寢專骸澳憧?,這里還有小豬耶,是不是和姥姥家的豬不一樣?”孩子:“嗯?!眿寢尯秃⒆拥幕卮?,就一直處于這種媽媽熱情、孩子冷淡的模式。有些人會覺得,是孩子的問題,但事實卻是:媽媽的提問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媽媽問的問題,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不需要深入地思考,只需要簡單回答“是、否”就好,這樣問,很容易把天“聊死”,家長還覺得孩子和自己疏離。其實,這就叫“封閉式提問”。 家長換個問法,那就不一樣了,比如:“你看,這動物園的小豬,和姥姥家的小豬,有什么區(qū)別???”這樣的“開放式問答”才能引發(fā)孩子多向、深入的思考,打破自己的固有知識,開始延伸新的知識。這種主動思考,才能促使孩子形成發(fā)散性思維,助力大腦發(fā)育。和“封閉式提問”類似的,還有“破壞式提問”。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可能會問:“你怎么又沒考好?”這樣提問就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而家長將“破壞式提問”轉換成“建設式提問”:“你覺得,你要怎么做,下次才能考得好一些?”提問是有“小竅門”的,想要引發(fā)孩子深入思考,家長就需要在提問中加上方向,然后孩子會順著方向深入思考,家長自然就能夠問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02 不連續(xù)問,否則易引發(fā)信任危機有一類家長,性子實在是太著急了,問孩子問題,那就跟連環(huán)炮一樣。孩子不過出了趟門:“你去了哪里?怎么去了這么久?和誰一起去的?去干嗎了……”無論是一口氣問完,還是和孩子一問一答,孩子都會非常厭煩,甚至到后面會回答家長:“關你什么事兒”、“能不能不要煩了”!是不是覺得這孩子,挺不懂事兒的。其實,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因為家長的關心,有點過度了。這樣連環(huán)式的追問,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家長信任,從而,孩子就會生出一種逆反心理:你不信任我,我也不想好好和你說話。 我自己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那時候上初中,和小伙伴們一起去街上玩,然后媽媽讓買鹽和糖,給忘了。回到家才想起來,內心比較愧疚,然后媽媽看到了也很生氣,不斷問:“買的東西呢?錢呢?你是不是又和其他孩子鬼混,把錢花完了……”具體還說了啥,我已經(jīng)記不清,只知道當時我的心情已經(jīng)從內疚變?yōu)楹ε?,再變?yōu)閼嵟?,然后在媽媽還沒有說完的時候,我吼到:“對,全花完了,就是不愿意幫你買東西,滿意了么!”媽媽滿臉錯愕。慶幸的是,這樣的對話在我們家庭中很少出現(xiàn)。但就這么一次,也讓我們母子關系生疏了好久。 如果家長總是用這種連問、問太多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那么孩子其實是能夠明顯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不信任的。時間長了,孩子便開始自我懷疑、產(chǎn)生挫敗感。心里脆弱的孩子,可能還會越來越抑郁。其實,無論孩子是對是錯,家長都該用平常心去看待,和孩子正常溝通。不要問太多,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說,給孩子說的機會、改正的機會。這樣不但有利于孩子成長,還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03 給問題增加一些選擇,讓孩子感受到尊重認識的一位家長,吐槽自家正在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每天必須要穿裙子,有時候還鬧,這件穿過了,不要,那件不夠長,不要,還有一件顏色不好看,不要……媽媽說,對孩子實在是失去了耐心。 然后我就問,你是如何問女兒要不要穿哪件裙子的。媽媽說,就是一件一件拿著問的。其實這種問法,會讓孩子在選擇的時候,各種“挑毛病”,其實孩子這時候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想要穿什么裙子,又或者,她想要某次在商場看到了裙子,然后借此機會鬧騰一下,看能不能滿足自己的心愿。最后的結果,除非是最近買的新衣服,否則孩子都不想要穿。然后家長生氣,孩子哭鬧。家長不理解:這么多衣服,穿什么不一樣?孩子不理解:我就想穿個我喜歡的裙子,媽媽為什么不理解?后來,我們讓這位寶媽換了個方法問孩子穿什么裙子。在孩子面前,擺上3套衣服,其中2套裙子,1套衣服褲子,然后三選一。實在沒有想選的,就自己去櫥里選一套。幾次下來,孩子早上穿衣服是不怎么鬧了。 或許家長很好奇,為什么這就不鬧了?不還是那些衣服嗎?其實不一樣,原先家長問孩子想要什么,孩子有無限的選擇,稍有不滿,她就會鬧,家長便罵,孩子感受不到尊重,總覺得媽媽很隨意地對待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想法。但是后者,媽媽給孩子選項,給了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便會不自覺的從這中間去選擇,在排除掉衣服褲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因為媽媽沒有逼著自己穿衣服褲子,還給自己選擇的機會,自己得到了尊重,從而,她還有什么可以鬧的呢?選衣服如此,生活中選擇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有時候家長給的范圍越大,或者只給孩子1個選擇,那么孩子反而越不知所措,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但如果,家長給孩子2、3個左右的選擇,有必要的時候,給孩子講述一下不同選項的優(yōu)缺點、理由,孩子便覺得這是家長對自己的尊重,讓自己來決定。選擇題,讓親子之間避免了一場大戰(zhàn)。寄語面對孩子諸多的為什么,家長可能都有些不耐煩,那么面對家長的為什么,孩子自然也有屬于自己的情緒。對于孩子的為什么,家長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回答孩子。同時,家長在問孩子為什么的時候,也要考慮孩子的情緒,如何才能獲得孩子高效的回答。家長如今耐心、正確的提問,換來的,是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良好的情緒及人格養(yǎng)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