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這個人,雖然在歷史上和他父親共享了“文景之治”的美譽,但其實他和他父親的成色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么說吧,“文景之治”這個漢初大盛世其實主要是在漢文帝手里成型的,漢景帝只是幸運地保留了余韻。也就是說,漢文帝身上的開創(chuàng)者成分更多一些,漢景帝身上的繼承者成分更多一些。 當然,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漢景帝能把他爹交給他的偌大一份家產(chǎn)守住,并略有發(fā)揚,這本身就是難能可貴的。所以,世人給他選定的謚號“景”(美的意思)也算是比較中肯的評價了。 回到歷史現(xiàn)實之中,漢景帝做得比較好的主要有幾點:一是在位期間繼續(xù)推行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政策,社會經(jīng)濟得到進一步恢復和發(fā)展。二是將田租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進一步減輕了農(nóng)民負擔;三是將“中央集權(quán)”的政治使命強行地往前推了一步。 但是,我們看歷史不能唯結(jié)果論,而是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真實的漢景帝遠比我們從課本上看到的明君形象要復雜得多!至于他具體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請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自行判斷吧。 漢景帝的一些爭議行為漢景帝劉啟本是漢文帝和側(cè)妃竇漪房(呂雉的侍女)所生的孩子,但因為在漢文帝登基前,他和代王妃(極有可能是呂家人)所生的四個孩子全部暴斃,劉啟的命運也因此被改寫。 公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未過數(shù)月,軍功集團為了進一步穩(wěn)固局面,要求漢文帝盡快立太子。漢文帝只能選擇孩子中年齡最大的劉啟為太子,竇漪房也因此被冊封為皇后。 在生性很佛系的奶奶、爸爸和媽媽長達23年“黃老之治”的庇佑下,劉啟得以快樂地成長,老一輩不斷地幫他打基礎(chǔ),就等他來接手家業(yè)了。 公元前157年,46歲的漢文帝過早地離開了大漢人民。同年六月,31歲的太子劉啟順利繼位,史稱漢景帝。 漢景帝當了16年皇帝,由于老爸漢文帝留給他的政治基礎(chǔ)實在是太厚實了,所以在他的任期內(nèi),西漢人民也算是過得十分幸福,西漢王朝繼續(xù)國泰民安,所以歷史上將他們父子這近40年的統(tǒng)治稱為“文景之治”,這段時間西漢王朝的物質(zhì)積累,也是后來漢武帝劉徹懟天懟地懟匈的主要資本。 但是,即便坐擁“文景之治”的政治美譽,漢景帝為何會比他爹漢文帝更加惹人爭議呢?主要是他干了以下幾件讓人多少覺得不太合適的事情。 1、年少暴力殺人 俗話說,三歲看老,有些人的本性是很容易通過一些年幼時期的行為折射出來的,漢景帝劉啟其實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暴露過自己。 當年,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吳王劉濞的兒子來長安串門,也是代表父親來行諸侯朝拜之禮的。結(jié)果,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堂兄弟就很快打成一片了,經(jīng)常在一起飲酒下棋。 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之間總是容易起爭執(zhí)的,有一次兩人正在下棋,不知何事起了爭執(zhí)。若是正常兄弟朋友之間,不歡而散就完事了唄,但是劉啟這熊孩子卻用了一種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方式來處理。他二話不說,舉起棋盤,當場就把吳國太子給砸死了。 一個孩子,對著自家兄弟下黑手,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這種孩子不是有暴力傾向就是心狠手辣、自我意識極強,容不得一丁點侵犯的主,跑不了的! 2、生怨極端報復 這件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他逼得漢文帝的寵臣鄧通餓死街頭的事情。原因就是,鄧通有一次拍馬屁拍得過頭了,幫漢文帝口吸膿血的時候,順帶把漢景帝也給捎進去了,逼得還是太子的漢景帝也干了一次這么惡心的事情。 雖然是幫自己的父親吮吸膿血,但是漢景帝卻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guān),他覺得自己這么尊貴的身份卻被逼干了這么惡心的事情,所以心里恨死了鄧通。等到他當了皇帝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找鄧通報仇了。 按理說,你要報仇,圖個眼前干凈,你把鄧通殺了或者發(fā)配到某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去也行了。但是,漢景帝非要用一種極端帶有侮辱性質(zhì)的方式去報復,他沒收鄧通的所有財產(chǎn),將其貶為乞丐,并明令不準任何人救濟,將其活活餓死在大街上。 看到?jīng)]有,傷害性和侮辱性都是這么強烈。一個君王,報復心太過于強烈雖然不一定是什么說不過去的事情,但終究不是什么好事! 3、甩鍋怒斬恩師 晁錯是劉啟當太子時期的老師兼智囊,所以一直深受劉啟的器重與仰仗。但是,這位同志是那個時期著名的“激進分子”,他成為天子重臣之后,不時就給自己老板兼學生獻上一點“金點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削藩策”。 漢景帝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燈,一聽老師提議自己削藩,這不正是我想干的事情嗎?于是,立馬便安排落實下去了。 結(jié)果,這個“削藩策”是真的把那些諸侯們給逼急了,尤其是那個和漢景帝有殺子之恨的吳王劉濞,于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就此爆發(fā)了。 但是,漢景帝顯然是一個想法多又扛不住事的主,一見幾十萬諸侯聯(lián)軍即將呼嘯而來,心里慌神了。 這個時候,一個叫袁盎的大臣提出,這紛爭都是晁錯給挑起的,諸侯們也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cè)”的名義造反的,不如殺了晁錯,然后和七國諸侯去爭取談判。 也不知道漢景帝是怎么想的,難道他覺得造反這事開工還有回頭箭,諸侯們會真的接受談判?就算你真的這么認為,你起碼也要先派個人去交涉,去確定諸侯們的意見再說吧?結(jié)果,漢景帝二話不說,趁著自己老師毫不知情,猛地下令將晁錯誅殺于鬧市之中,還將晁錯來了個滿門抄斬。 退一萬步講,就算君王無情,你必須要犧牲自己的老師來平息政治紛爭,你好歹在平定七國之亂后,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為自己的老師恢復一下名譽吧,哪怕就是象征性吊唁也可以!但是,大家想多了,漢景帝壓根就把這事當作沒發(fā)生過一樣。 不管怎么看,漢景帝都不像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4、偏信絕情殺子 如果說漢景帝冤殺自己的老師晁錯還不能證明他是一個絕情之人,那么他刻意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劉榮一事,就足以證明他心有多狠了,畢竟虎毒尚且不食子嘛! 別說什么政治家的帝王心術(shù)就是要心狠手辣,要斬草除根,這實際上要看當事人是不是真正存在威脅?對于一個已經(jīng)沒啥威脅性的兒子,何必要痛下殺手呢? 前太子劉榮因為一群當媽的背后的神操作,最后被自己的十弟劉徹頂替了。(此事以后會詳細介紹的) 失去太子之位的劉榮其實已經(jīng)沒有什么根基和實力了,但是,漢景帝卻并沒有打算放過他,趁著他犯了侵犯宗廟土地的罪行之機,故意派著名的酷吏郅都去審問,其意昭然若揭,就是不想給劉榮活路了。最后,逼得劉榮自殺了之。 當然,這種事情在皇室之中是比較常見的,但不管如何都足以證明漢景帝是鐵石心腸的。 總而言之,漢景帝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諸多行為都是頗具爭議的,他之所以歷史風評還算比較好,主要是得益他前有一個好爸爸,后有一個好兒子,自己在中間也能穩(wěn)住局面,沾了“文景之治”的光。 其實,若真把漢景帝的一生細細展開來分析,他的明君、仁君形象是會大打折扣的。比如后面會講到他是如何逼死救國功臣周亞夫的,周亞夫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人家父子兩代畢竟是你們父子兩代的救命恩人和救國功臣,學學父親漢文帝對周勃,敲打得差不多不就行了,非得用栽贓陷害的手段把人家逼死干嘛? 當然,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漢景帝身上就沒有什么可取之處,只是想告訴大家,這個人遠沒有我們心目中那么美好。 02、漢景帝的行為邏輯分析老規(guī)矩,咱先從漢景帝所處的時代背景入手。 其實漢景帝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短暫而又燦爛的“黃老之治”時期,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百姓最有福氣的黃金時期,沒有之一。若要問為什么,讀讀后世“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樣的詞句就知道了。 當然,黃老之治并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它不是不治,而是不亂治、不瞎治。 黃老之治是誰開啟的呢?正是大家心目中心狠手辣的呂雉!有些朋友會嗤之以鼻,呂雉就差沒把西漢王朝翻了個天了,就她還黃老之治?前面說了,無為而治不是不治的意思,大家注意沒有,呂雉(包括后來的漢文帝)人家是很有分寸的,從來不把怒火和怨氣撒在老百姓頭上,只會想辦法去折騰那些真正的政敵。 “黃老之治”經(jīng)過呂后和文帝兩代的沉淀和積累,其實在西漢政權(quán)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被奉為治國良方,比如接棒漢文帝的女政治家竇老太太(竇漪房)就十分推崇黃老之術(shù),經(jīng)常在皇家大院內(nèi)舉辦黃老之術(shù)培訓班。 但是,前面也說了,漢景帝劉啟從小就是一個骨子里不太安分的主,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shù)對他來說就好比清湯寡水,太沒什么味道了。 恰巧他的老師晁錯骨子里是一個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他把儒家思想之中那些激進的東西毫不費勁地全部灌輸給了劉啟。 別的不說,光看漢景帝剛一登基就接二連三地放大招,就可以略見一斑了。 這里重點說說他引爆“七國之亂”一事,這件事情其實漢景帝做得很不應該。因為熟知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他父親執(zhí)政的時候,就采用政治天才賈誼的兩個金點子——“列侯之國”和“眾建諸侯少其力”,這是兩大“溫水煮青蛙”的大殺招,只要漢景帝繼續(xù)貫徹下去,所有諸侯最終都會被實行安樂死,根本不可能折騰出太大的浪花,中央政府最終將以極其優(yōu)雅的姿勢和極其廉價的成本完成中央集權(quán)的。 但是,漢景帝有點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感覺,什么時間紅利?那是什么東西?老子要的是立刻、馬上就能達成目標,花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看到?jīng)]有,這才是當年一言不合就拿棋盤砸死自己堂兄的劉啟的本性!他是沒有什么閑情逸致和大家玩什么溫水煮青蛙的游戲的,他要的是不服就干的霸道總裁的既視感。 當然,漢景帝如此猴急猴急地要削藩,晁錯背后的推動與引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晁錯這個漢文帝時期賣官鬻爵的經(jīng)濟大師,也是一個披著黃老外衣、藏著儒家內(nèi)核的策劃大師,也是一位不太喜歡與時間溫和交朋友的同志,恨不得把時間老人的活都搶著干了。因為儒家講究不能蹉跎歲月嘛! 漢景帝骨子里的不安分和大漢王朝經(jīng)過幾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根基漸穩(wěn),這是晁錯從漢景帝身上看到讓儒家思想大放異彩的兩道希望之光。 因為儒家思想中的“有為”實在太能刺激漢景帝那顆悸動的心了,咱一言不合就敢拿棋盤砸死一個小王爺,你讓我每天窩在深宮之中學什么黃老之術(shù),太秀逗了吧。另外,國力漸強的西漢也讓他們折騰起來特別有信心、有底氣,乘風破浪正當時呀,來吧,寶貝,咱們開干吧! 結(jié)果,這兩位同志根本沒想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他們削藩削到吳王劉濞頭上時,人家新仇舊恨一起爆發(fā)了,聯(lián)合一眾心里很不爽的王爺造反了。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你爹借著幫我們分家的名義,步步蠶食我們,已經(jīng)讓我們感覺很惡心了。怎么到了你小子手里,溫水煮青蛙還不過癮了?開始直接動手搶了?是可忍,叔叔不能忍,伯伯也不能忍!這種熊孩子不能慣!必須聯(lián)合起來教你做人。 其中,重點解釋一下吳王劉濞造反的原因,這玩意還真怪不得人家,你劉啟仗著太子身份明目張膽地拍了他的寶貝兒子,他心里能過得想?自古以來,殺子奪妻之恨不共戴天,鑒于你爹漢文帝會做人,人家一直再忍?,F(xiàn)在你小子剛一上位,又來火上澆油,他不反你反誰? 總而言之,漢景帝幾乎是憑借他和老師晁錯的兩人之力就挑起了漢初大動亂“七國之亂”。從這個過程來看,漢景帝最大的錯誤還是犯在了性子急、心胸窄、下手狠這幾點上。 這種人是典型的“耐不住寂寞”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性格,大家千萬要引以為戒!為啥呢?因為這種人一般都是嚴重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只要有機會他便會整出點事來,比如,吳國太子就是和他爭吵了幾句,他臉上掛不住就把人家給拍死了。 另外,這種人一般還沒有什么擔當和底線!不信就看看漢景帝是如何應對“七國之亂”的! 他是典型的“只管殺不管埋”的心理,只管闖禍,不愿面對后果。熊孩子闖禍后的第一反應自然是找家長或者老師來擦屁股,漢景帝也不例外,他第一時間就是慌張地詢問晁錯該怎么辦?說明這孩子是擔不了什么事的。人家已經(jīng)公開造反了,還能怎么辦?打回去唄!自己闖的禍,還能指望那些怒氣沖天的債主放過你? 插一句,漢景帝這個老師水平也就那樣,晁錯給漢景帝出了個什么騷主意?他對漢景帝說:“不要慫,干就完事了。最好是皇上你御駕親征,然后把京城交給老師我!”前半句還有點道理,后半句就純粹是沒見過世面的說法。咋了?你還指望一個從來沒有行軍打仗過的老板擋在前面,自己躲在大后方揮斥方遒?你讓你的老板怎么想你? 結(jié)果,袁盎看準時機和漢景帝畏懼的心理,提議殺了晁錯來平息紛爭,漢景帝簡直是沒怎么過腦子就同意了。 先不說漢景帝這種太沒水準的抉擇,光說他這種胡亂甩鍋的行為,就不是一個明君所為。那是你的老師、你的政治助手,咋能這么輕易把人家給賣了,你這死道友別死貧道也太急了點吧,你讓其他人包括對手怎么看你呢? 結(jié)果,果然,犧牲了晁錯并沒有換來漢景帝想要的和平,最后還是得靠他爹留給他的周亞夫才好使。但是人家周家父子多次挽救了大漢江山,漢景帝最后翅膀硬了,吃飯的時候故意不給周亞夫配筷子,抓著人家態(tài)度不好這一點上綱上線,把一代名將周亞夫逼得絕食自斃于牢中。 漢景帝的刻薄寡恩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說漢景帝對外人冷酷一點,多少還好說一點,但漢景帝對自家人也是從來不會心慈手軟的。 七國之亂時,他把自己的親弟弟當作最大的擋箭牌,雖說這是周亞夫的戰(zhàn)術(shù)請求,但他畢竟還是接受了,把自己唯一的親弟弟置于炮口之下。 要知道平時在他媽面前可不是這么表現(xiàn)的,那可是一副恨不得和弟弟生死與共的樣子,甚至給了他媽一種他愿意傳位給他弟弟的錯覺。哥倆感情真的這么好,會干這種毫無人情味的事嗎?而且,著名戰(zhàn)將李廣就是因為接受他弟弟的將軍印,導致他一輩子不大待見李廣,你不是哥倆好嗎?這又分得這么清楚了? 后來,“七國之亂”平定之后,為了掀翻周亞夫,他又經(jīng)常拿“梁王當擋箭牌”一事來惡心周亞夫,這不是你事先同意的嗎? 講了這些事,其實就是想讓大家了解,漢景帝并不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甚至有點反復無常。 最后,說說漢景帝逼死自己親生兒子劉榮的事情。從政治角度,他想替劉徹掃清權(quán)力障礙,這還是可以理解的。但關(guān)鍵大家要讀懂漢景帝的心理邏輯,他其實想把劉榮殺了以絕后患,但又怕?lián)摕o情無義的罵名,所以就專門派一些酷吏去審問自己的親兒子。酷吏是怎么辦案的你不知道嗎?這不就是借刀殺人嗎? 總而言之,我們要想真正讀懂漢景帝這個人,絕對不能帶著“文景之治”這樣先入為主的光環(huán)思想去解讀,而是要去通過一些散落的細節(jié)去串聯(lián)出他的整體性格和邏輯。總的來說,漢景帝內(nèi)心里是陰暗反復與刻薄寡恩的。 03、關(guān)于漢景帝的一些反思漢景帝一生兩大歷史光環(huán)無非是“文景之治”和平定了“七國之亂 ”,其中“文景之治”為他那個滿世界找匈奴決斗的兒子夯實了物質(zhì)基礎(chǔ),平定“七國之亂”則是直接鞭笞了漢初以來讓中央政權(quán)頭疼的諸侯威脅問題。咱首先不能不客觀,說這不是漢景帝的歷史功績! 但是,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有功績和有能力、有品性、有格局往往是兩回事,有時候,人運氣來了,功績會來得特別突然和容易,比如后世的明武宗就不費吹灰之力平定了“寧王叛亂”,但是大家能說明武宗是一個有能力、有品性、有格局的好皇帝嗎? 總體來說,漢景帝是一個志大才疏、想法多能力小、反復無常、刻薄寡恩的人,這個前面已經(jīng)分析了,就不再贅述了。 “文景之治”算是他攤上一個好爹,他搭上了他爹的順風車;平定“七國之亂”主要是周亞夫的功勞,而且這事確實也是他挑起來的,按照他那尿性,既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說平定“七國之亂”是他的功勞實在有點太牽強,他不過沾了領(lǐng)導身份的光。 當然,也有人會說,我們不應該是一種普通人的視角來評價一個政治人物,那好,我們就再從一個政治家(領(lǐng)導者)的角度來聊聊一個領(lǐng)導者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看看漢景帝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好領(lǐng)導? 一、領(lǐng)導者的第一要務是什么?就是要穩(wěn)住、把控局面!大家可以觀察周圍,越是大領(lǐng)導就越知道維穩(wěn)這兩個字背后的意義。 為啥領(lǐng)導者首先必須要維穩(wěn)呢?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你要對你手下一大幫子人負責呀!你時時刻刻就想著放飛自我,天天想著帶著下屬去干點刺激的事,這是很容易把團隊和下屬帶到溝里的。 還記得我曾說秦武王不是一個好領(lǐng)導嗎?就是這個原因。太不知道克制自我情緒了,你不知道你作為一國之君,圖個一時之快,有多少人要跟你遭殃嗎? 作為領(lǐng)導者一定要明白,你捅了簍子,下面的人是要竭盡全力甚至犧牲性命幫你去補漏洞的!如果你挖的坑太大,下面的人填不了呢?或者下屬失去信心了,不愿意幫你擦屁股了呢?你豈不是挖了坑把大家都給埋了? 漢景帝迫不及待地滿世界拉仇恨,就是屬于有點太任性了。本來那些諸侯被你爹治得沒脾氣了,繼續(xù)慢火燉之,不香嗎?何必要急于一時去搞得雞飛狗跳呢?不為浪費國力考慮,也至少要為自己的屬下和百姓考慮吧! 穩(wěn)定壓倒一切,穩(wěn)定才是發(fā)展的根本保障! 二、當領(lǐng)導的第二條重要原則是什么?可以叫下屬去送死,但絕對不能讓下屬去背鍋!因為你是一個領(lǐng)導者,是一個表率,你不能像一個孩子一樣,出了事就甩鍋給別人,這樣會讓別人看不起你的,會認為你一直沒有長大。 很多領(lǐng)導者都和漢景帝一樣,喜歡沒事整點事出來,刷一下存在感,然后出了事,把責任全部推到下屬身上,甚至犧牲下屬來討好對手。這其實是職場大忌,作為領(lǐng)導者,要明白授權(quán)不授責的道理,干事的時候你可以讓下屬先上,但是事情沒兜住,作為領(lǐng)導者必須勇于站出來承擔責任。 因為你是領(lǐng)導者,你得聚集人心,得讓下屬跟著你干沒有后顧之憂,不會被自己人背后放冷槍!這樣他們辦事的時候才會盡心盡力。 像漢景帝這樣,事情剛剛挑起,就迫不及待地殺了自己的老師和盟友去平息對手的怒火,除非你一直命好,讓別人永遠逮不到機會,否則,沒有人會老老實實為你賣命的。 三、作為一個領(lǐng)導者,有時候可以適當不講道理,但千萬不能沒有底線和原則。領(lǐng)導者可以任性霸道一點,畢竟這是領(lǐng)導者的特權(quán),沒有幾個人會跟你較真。但是,你如果辦事沒有底線和原則,上行下效,整個隊伍就全亂了。 你漢景帝要殺鄧通、要殺前太子劉榮、要殺軍功大佬周亞夫,這其實都不是什么硬傷!帝王之術(shù)勉強可以解釋得過去。關(guān)鍵是你殺人誅心的方式確實有點下作,太不注意吃相了。若是你的下屬紛紛仿效,你該怎么辦?但漢景帝還算命好,在位只有16年,又生了個好兒子,算是完美給他托底了。 別的不說,就說說后世的司馬家族,他們家竊取了曹魏政權(quán)的勝利果實,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們家誰真正直起腰桿子過?他們家建立的晉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窩囊的朝代,司馬家的皇帝被玩弄、被輕蔑、被謾罵……比比皆是,別怪其他人,你自己就沒帶個好頭! 綜上所述,漢景帝這個人離一個好領(lǐng)導的差距還有點大,將其與他老爹漢文帝等量齊觀,實在是有點抬舉他了。 這個人身上有一股暴戾之氣,喜歡任性妄為;喜歡瞎摻和,又不愿承擔責任;還刻薄寡思、冷酷無情、好大喜功、狹隘偏激。只不過在那個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下,他的種種缺陷被溫和地化解了,這是他之大幸,亦是國之大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