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經(jīng)過“牧野之戰(zhàn)”,周武王攻克了商朝朝歌,商紂王在鹿臺自焚而亡,統(tǒng)治達600年的商朝退出歷史舞臺,在國家文明及政治方面對中國影響深刻的周朝正式登場。然而周武王姬發(fā)在克商后的第二年就病逝了,他年幼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公攝政,周公輔成王七年,取得輝煌的業(yè)績。周公秉持以德治國的理念,采取分封、行宗法制,創(chuàng)設推行禮法、建造東都等措施,迅速穩(wěn)定了周朝的政權并為長期統(tǒng)治奠定了基石。周公以德行高尚被后人推崇,尤其是被孔子尊重,是中國圣人中的“元圣”。 武王克商后初期,周面臨著局勢不穩(wěn),危機四伏的局面。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克殷商后,局勢并不是一下子就穩(wěn)固了,很多的殷商舊族勢力并不認同周,政權隨時有被推翻的可能,局勢充滿了危機。為了穩(wěn)定局面,在離開朝歌返回鎬京前,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留居在殷商故地,繼續(xù)統(tǒng)率商民,但同時對武庚不放心,又封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其周邊,號稱“三監(jiān)”。周朝經(jīng)常稱自己為“小邦周”,由商的一個方國,克了大邦殷商后,總感到自己有些鎮(zhèn)不住,充滿了危機感。解決危機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商朝的遺民,讓民心認可周、歸順于周。尤其又趕上周武王在克商后第二年后病逝,年幼的周成王繼位,朝政一下子缺乏了穩(wěn)固的中心和柱石,局勢更加危機。 周公作“金縢之匱”策書,表明自己對周的忠誠。在周武王眾多弟弟中,周公無論是品德還是才干都是最出眾的,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滅商后,周公有土地,但周武王把他留在身邊,處理重要的朝政事宜。 在周武王病重期間,其弟弟周公十分虔誠地向先王祭禱,只要武王能夠病愈,自己情愿代替他去死。周公將祭禱的策書裝在金縢之匱中,并叮囑左右不得說出去。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這樣的祭禱是會印驗的,周公也做好了必死的打算。 周公輔成王,周公攝政。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誦,也就是周成王即位,周公以攝政的身份總領全局。傳說在武王臨終前,希望傳位于周公而不是自己年幼兒子誦,他認為只有周公才能穩(wěn)固新王朝,然而周公不接受,而是支持太子誦即位,自己以攝政的身份處理國事。同時武王也深知傳位于周公,會引發(fā)新的變數(shù),局面也不好控制,只有讓周公攝政輔助成王是最穩(wěn)妥的安排。 周公攝政初期即面臨著嚴峻的局面。攝政的消息傳到東部地區(qū)后,同為武王弟弟的管叔、蔡叔非常生氣,在紂王之子武庚的進一步挑撥下,他們更加憤憤不平,進而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流言四起,連最信任周公的召公也起了疑心。召(shao)公也是周文王的兒子,是姬氏子弟,與周公一樣,曾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尚書》的《君奭(shi)》中記載了周公說服召公的答辭。周公向召公分析了當時嚴峻的局面,說明自己攝政的原因,指出只有二人合力輔助成王并竭盡全力,才能成就周文王奠定的基業(yè),召公最終折服于周公。在真實的記載中,周公攝政,周王室內(nèi)部暗流涌動,特別是周成王也對周公充滿戒備。為了緩和局面,周公主動離開鎬京,退避到東方。 但外部的管叔、蔡叔并不滿足,繼續(xù)與武庚等商朝遺民勢力聯(lián)合,由傳播謠言轉(zhuǎn)向發(fā)動叛亂,起來響應的還有東方的徐、奄、淮夷等幾十個大小方國,反叛的聲勢迅速遍及周朝東部,并迅速地向西部蔓延,對剛剛建立的周王朝來說,形勢嚴峻到了生死關頭。周公此時雖然非常焦急,但他知道如果不能消除周成王的懷疑,就沒法回到鎬京應對危機。為此,周公作了《鴟(chi)鸮(xiao)》的詩給周成王,表明心跡。詩中“既取予子,無毀我室”表達自己擔心周王室被毀的急迫心情。召公等人也意識到情況的危急,他們消除了疑慮,力促周公復出來收拾局面。然而周成王對周公的戒心仍未完成消除。恰在此時發(fā)生了天災,這一年的秋天,眼看著豐收在望,突然天上電閃雷鳴,刮起了大風,將未收割的稻谷吹倒了,有的大樹也被連根拔起,大家對此都非常驚恐。按當時的慣例,周成王準備舉行儀式,占卜吉兇,這時他聽說武王病重時,周公曾向先王禱告說自己愿代替武王去死的往事,于是開啟金滕之匱,果然取得了周公的策書。成王看后被周公的赤誠之心所感動,徹底消除了懷疑。成王流著眼淚對周公說,周公勤勞王家,是我小子無知,如今上天動威,彰顯周公之德,我要親自迎接周公回來。相傳當周成王去迎接周公到了郊外時,天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反向的風,把先前吹倒的稻谷又給扶正了。 周公東征平叛,穩(wěn)住了局勢。公元前1043年,周公重新攝政,經(jīng)過對形勢的權衡后,決定先進行平叛。于是親率大軍,開始東征。經(jīng)過三年的艱苦卓絕戰(zhàn)爭,在損失大量軍力和財力后,最終取得了平叛的勝利。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周公還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方國,將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周王朝重新歸于一統(tǒng)。 鞏固政權,行分封制。在東征取得勝利后,局面暫時得到控制。然而周公仍然清醒意識到商朝舊族依然聚集在一起,仍有發(fā)動叛亂的隱憂,而且親近殷商的大小方國如不被很好地控制,同樣也是巨大的隱患。同時管叔、蔡叔的反叛也暴露了新王朝內(nèi)部也有重大隱患,這些事說明舊的制度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周朝急需一整套有效的能使王朝長治久安的辦法和制度。 周公采取了分封制。分封制就是派出一名王室成員作為諸侯,到各處去建立諸侯國,統(tǒng)治一個地方。從而解決了一個小邦周(周一直自稱為小邦國)迅速統(tǒng)治一個廣大地區(qū)的問題。每一個受封的諸侯都是西周王室的代理人,代行周的統(tǒng)治,是一個軍事?lián)c。分封時,也一并將部分殷商遺民遷過去,以達到分散商遺民大量聚集的目的。 燕國是姬姓王室重臣,召公長子的封國。受封是為了防范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在今北京房山的琉璃河地區(qū),從1973年開始的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西周時期的墓葬、居住遺址和城墻遺址。1986年時出土了兩件鑄刻著銘文的青銅器克罍(lei)和克盉(he),在銘文中記載了封召公長子為燕侯的事情,證實此地就是周初期所封的燕國所在??吮B的銘文有43個字,大概的意思是: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來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滿意你的共享,命克做燕地的諸侯。 晉國(初期封國在今山西翼城縣)是成王弟弟唐叔虞的封國,受封是為了防范北方的諸戎,同時保證鎬京和東都洛邑的通路。 衛(wèi)國在今河南淇縣,也就是商朝的朝歌。周公將弟弟中最賢能的康叔分封于此,令其統(tǒng)治殷氏七族。之所以稱為衛(wèi)國,目的就是在原來的商民核心區(qū)加強周人的統(tǒng)治。 齊國(今山東淄博臨淄)是姜太公呂尚的封國,是為了加強對東夷的控制,并且與魯國互為支持。 宋國。商王紂的庶兄微子的封地。在今河南的商丘,是商朝的舊都(商朝早期的國都,后盤庚遷都至殷--安陽)。微子主動歸順周,并且德行高尚。封微子是為了安撫和穩(wěn)定商朝遺民。微子本是商紂王的庶兄,素有賢名,曾多次勸諫紂王停止暴行,均不被采納,后來便避禍外出。周建立后,微子主動歸順,他的品行得到認可,不僅受周王朝的信任,在商朝遺民中擁有巨大的威信。周公東征后,便分封微子為宋國國君,令其統(tǒng)治一部分商朝遺民,奉其先祀并保持原有的風俗。此舉有效地緩和了商朝遺民的對立情緒。因此宋國是殷商的祖居地。在現(xiàn)今河南商丘有微子廟和微子墓。 周人進行封建的主要目的在文獻上都有明確記載。進行分封時,王都要參加分封的禮遇活動,要賞賜很多東西,甚至要冊命,分封是很重要的事情。分封建立了鞏固周王朝的屏障,被分封之人在封地上防止周邊的夷族對周王朝的侵犯,而且還鼓勵受封之人以封國為基點進行擴張,這也就等于周王朝的領土在不斷地伸展。 周公的分封主要是以姬姓王室裔親和異姓姻親為主。戰(zhàn)國后期的大儒荀子稱,周公治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占五十三,以魯、衛(wèi)、宋、晉、齊、燕等國最為重要。大量的殷人被遷到了宗周鎬京附近,直接處于周王室的監(jiān)控之下。還有一部分殷人被分封的諸侯帶到衛(wèi)國、魯國、晉國等。這樣殷商的舊族被打散了,不聚集在一起就消除了叛亂的隱患。周朝還允許有能力的商遺民做官,以發(fā)揮他們的文化作用。 周公行宗法制,家國同構,構建了穩(wěn)定的家國天下。家就是國,國就是家。周公在大行分封的同時,還采取了宗法制,目的就是通過加強血緣關系來鞏固周王朝的凝聚力。宗法制就是同一宗族以嫡長子為大宗,其余諸子為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間有等級從屬關系,并且層層下推,一再分宗,形成了一系列大宗和小宗。 在宗法制度下,周王是唯一的絕對的大宗,各地諸侯為小宗。在諸侯國內(nèi),諸侯為大宗,其子弟為小宗,這些小宗還可以進一步分封出大宗和小宗。每個小宗都有自己的宗族長,小宗歸屬于大宗。就像樹的枝杈一樣,以根為本,不斷向上分枝。大宗和小宗之間既是血緣宗法上的嫡庶關系,又是政治上的君臣關系,族權與王權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由此周王室內(nèi)部的人心緊緊地凝結(jié)在一起,形成了家天下。家天下特別注重宗法制,長子繼承。 與此同時,周人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則,禁止同姓之間通婚。周王朝必須和異姓的諸侯國通婚。這樣周王室又與諸侯國之間建立起姻親關系。各級貴族也如此做法,必須和異姓貴族通婚。在考古發(fā)掘出土的有關周王后的銅器中,王后幾乎都是姜、姞(ji)兩姓。通過聯(lián)姻,異姓貴族也被納入到周人的宗法體系中。在關于西周的銘文中,西周的都城鎬京又被稱為宗周。 這種的封建制,在周期建立初期,商朝勢力沒有完全消亡、大局還不穩(wěn)的時候,是權宜之計,適應于當時,是周王朝得以維系的重要因素。政局穩(wěn)定了,社會才能得以發(fā)展,盡管這不是一個選賢任能的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輔相成,構建了一種非常有效的國家控制體系。通過這兩種措施,周不再是小邦周,而是成了擁有廣袤國土的強大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周公建東都洛邑,方便國家管理。何尊中有“中國”二字。周公意識到,從國家治理角度,鎬京顯然有些偏西了。經(jīng)過考察和占卜,選定在洛水北岸營建東都,也就是洛邑(現(xiàn)今河南洛陽),作為東都,與西部的鎬京相呼應。在考古出土的何尊底部銘文中,有12行122個字,詳細記述了在洛邑建東都的整個過程。銘刻的金文中,有“中國”二字。何尊鑄造于周成王五年,也是周公攝政的第五年。東都洛邑規(guī)模宏大,周公將商朝的遺民集中到這里安置管理,又把商朝的祭器,也是接受天命的象征物--九鼎遷到王城洛邑,使其成為天下的政治中心。周公還將其命名為成周,意思是周人的建國大業(yè)最終完成。成周城就是洛邑,是中國第一座國家層面規(guī)劃建設的都城。 經(jīng)過幾十年的考古發(fā)掘,在洛邑發(fā)現(xiàn)祭祀的建筑,有祭祀上天的丘兆,祭祖的太廟,還有明堂。在明堂內(nèi),周公大會諸侯一千七百七十多位,都恭敬屏息,弦歌奏樂,稱美先王。 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以德治國。周公精心設計了一套周禮,涵蓋了國家的大政方針,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創(chuàng)造了由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和兇禮構成的五禮體系。對于庶人以上的社會成員,其人生中的每個節(jié)點都有相應禮儀,有明確具體的細節(jié)要求,嚴格規(guī)定了人們必須遵守與踐行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周禮的核心價值是明貴賤、辨等列,即維護行者無疆等級制度,保障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有序發(fā)展,使整個周王朝成為一個人人都恪守本分、各安其位、秩序井然、彬彬有禮的禮儀文明之邦。這些禮儀一直影響到我們現(xiàn)在,禮儀之邦的美名是從周朝創(chuàng)立而來。 周公還制定了一系統(tǒng)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將貴族分成不同的等級,實行等級爵位制。周禮講究尚德、尊尊、親親、敬老、慈幼,成為后世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 周禮的基本框架是一整套親其所親、尊其所尊,嚴格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關系的典章制度。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影響深遠,成為歷朝歷代沿襲的主要方式,延續(xù)了三千多年,成為中國社會能夠長期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道德是抽象的,如何用道德來治國,周公把它具體化,變成了禮,道德理性在國家制度里面就是禮制。周禮的誕生是古代社會發(fā)展的巨大進步,使整個社會從尊神尚鬼,迷信巫術,走向了禮治、德治。在當時,周禮有進步意義。 與禮相伴的是樂,樂由中出,禮由外作,禮講穩(wěn)定,樂講和諧,再者相輔相成。周公制禮作樂,旨在使社會長期穩(wěn)定,而且充滿和諧之美。由此,華夏文明進入到以禮樂文明為代表符號的時代。 在周公的苦心經(jīng)營下,周初的那種暗流涌動局面得到了徹底改變。漢朝人所作的《尚書大傳》中,稱攝政的七年里,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曲阜),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成周,六年制禮作樂。由此,周王朝穩(wěn)如磐石。 周公被后世稱為“元圣”。當周王朝局勢穩(wěn)定,朝政步入正軌后,周公踐行諾言,還政于周成王。這體現(xiàn)了周公的德行高尚,大公無私,忠誠擔當,用行動體現(xiàn)了他所設置的禮的價值,踐行了他所倡導的宗法制度。還政三年后,周公重病而亡。臨終前囑咐,死后埋葬于成周(洛邑),以及表明自己始終是周成王的大臣。然而,周成王將周公與祖父周文王、父親周武王葬在一起,表明自己不敢將周公當成臣。周成王特別允準周公的長子伯禽在其封地魯國,用天子的禮樂來祭奠周公。 魯國一直是禮儀最為昌明所在。魯?shù)卦谥芄ナ篮蟮臄?shù)百年后,孔子誕生。面對春秋之世的禮崩樂壞,孔子積極主張的克己復禮正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禮。孔子認為如果能回到東周,郁郁乎文哉,是個好事情。 周公所遺留的政治、文化遺產(chǎn)是后來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源??鬃又蟮囊磺灏倌觊g,中國文化一直是以周孔并稱,既表明周公與孔子的一脈相承,又充分顯示出周公享有的重要文化地位。 三千年來,后人都深深地懷念周公這位偉大的先祖。他被后世奉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他所首創(chuàng)的明德、慎罰、保民的德治思想和他所創(chuàng)造的禮樂文明如甘露清泉,浸潤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潛移默化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意識深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