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也寫做河漏、和落、和樂,此見于明清小說筆記的很多。《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西門慶問王婆:“間壁賣什么?”王婆道:“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span> 饸饹床 過去白面是細糧,較為珍貴,華北民間多以吃粗糧、雜糧為主。面條也用雜糧制作。雜糧缺乏面筋,比如常用者如秫,即高粱,單用高梁和不成面,必須加入榆樹皮面,或部分白面,而且要用很大力量和面才能成為面條,和面不到位,下鍋一煮,面條就軟爛不成形。于是饸饹床子就被發(fā)明了出來。以機械的力量將面團壓出面條,下面是沸騰的水,直接煮熟,澆上肉湯或臊子,就是一碗好吃的饸饹面。饸饹面是華北晉冀魯豫和西北陜甘地區(qū)的傳統(tǒng)面食。蕎麥花開白雪香
雁北民歌中唱道:“蕎麥饸饹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span>晉北地區(qū)海拔和緯度略高,所以多高寒作物,以蕎麥面壓饸烙,澆以羊肉湯或羊肉臊子。到了晉中南、河南等平原低地,是小麥產(chǎn)區(qū),饸饹面就多數(shù)用白面做了,“調(diào)和”(就是“澆頭”),也就百花齊放了。河南平頂山郟縣羊湯饸饹面出名。明人張居正的書里有韓愈一段話:元和年間,自蔡屠賊歸,途食郟河漏。所以說至少在唐憲宗元和九年,郟縣就有饸饹了。郟縣當?shù)赜幸环N牛,叫紅牛,因牛毛呈紅色得名。郟縣的紅牛肉、豆腐菜、饸饹面都是當?shù)氐奶厣〕浴?/span>河北人也吃饸饹,用榆樹皮面摻蕎麥面,壓制饸饹。以前河北農(nóng)村生活儉樸,吃饸饹沒有調(diào)和澆頭,就是搗點兒蒜泥,加上醋,滴幾滴香油,吃得也很香。羊肉饸饹面 這種口感不是像是桂林米粉的Q彈,也不是廣式竹升面的彈牙。想知道此中滋味,必須肉身親臨賣饸饹的小破店,外賣都不行,現(xiàn)壓現(xiàn)煮現(xiàn)吃,才是饸饹面的精髓。尤其是那些異地漂泊的北方人,一碗饸饹的味道,讓舌尖上的羅盤指向了遠方沉默的故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