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山河到山河文化 文/東籬 從圖書館借到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書》,一樣是比較喜歡的書名、封面和裝幀設(shè)計,粗粗看了一下目錄,有點點失望——里面的多數(shù)篇目,都已經(jīng)很熟悉了,又一次的新瓶裝舊酒? 非常喜歡目錄前的陳羽寫的作者介紹。這是我目前所讀過的余秋雨的書里面對他的介紹最詳細、最完整的的一篇,以前知道他走了很多地方、寫了很多文字,也隨著他的腳步,對每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卻不知道他的“出走”是在他已經(jīng)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的高校校長之時,在那樣的時刻,他的“放下”的確令人敬佩,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放下這一切之后的成就。他就像是在已經(jīng)登臨一個頂峰之后毅然下山,重新攀上了另一所高峰。有種直覺——相對于世俗的成功,他更注重的是自身的“完整”。這段介紹突出了余秋雨先生二十多年來“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于一體”的經(jīng)歷——喜歡余秋雨,不僅僅因為他博大的文化內(nèi)涵、精致的文字表達,更因為他一直在行走中思考的姿態(tài)。 一個午后,不經(jīng)意隨手翻開《道士塔》,讀完后驀然一驚:這哪是原來的《道士塔》!盡管初讀《道士塔》已經(jīng)是十多年前了,但我清晰地記得,當(dāng)時只寫了道士王圓箓和以斯坦因為代表的那些外國“考古學(xué)家”們,而這一篇里面,很明顯地增加了蔣孝琬這個人物。難道,這些看似熟悉的篇目,都是全新修訂版?我鄭重地打開自己手頭的《文化苦旅》、《出走十五年》這兩本書,對里面相同的篇目一一進行對照閱讀——看名家對自己文章的修改,仔細揣摩修改的緣由,不也是一件樂事嗎?這一讀,把這本原本計劃十天讀完的書整整讀了一個多月。 這本書里一共收了作者的28篇文章,其中和《文化苦旅》名字相同的有12篇;與《出走十五年》相關(guān)的有3篇:《抱愧山西》以及改自《蘇東坡突圍》的《黃州突圍》、改自《一個王朝的背影》的《山莊背影》。其中的很多文章都進行了較大的改動,以《白發(fā)蘇州》一文為例:第一部分改動很大,刪除了蘇州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建國的時間對比,而是將蘇州放在一個更宏大的文明史上尋找更確切的位置;第二部分將“蘇州背負(fù)著種種罪名”改為“蘇州面對著種種冷眼”,這樣的表述更加準(zhǔn)確;第三部分主要寫吳越時候的蘇州,刪減了一位作家寫的西施懷孕一段,大概是作者也覺得這樣的故事實在有些無聊吧;第四部分寫明代的蘇州,刪減了最后兩段;第五部分是對現(xiàn)代蘇州的思考,是保持傳統(tǒng)?還是走向時尚?原先的文章沒有給出答案,新的文章增加了最后一段,闡明用達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未來,或許,這正是作者多年行走思考的結(jié)果。除了大范圍的刪減之外,余秋雨先生對每篇文章中的遣詞造句乃至標(biāo)點符號都進行了修改,一位已經(jīng)如此知名的作家如此用心地對待自己的文字,這種態(tài)度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整本書中最喜歡的還是第一篇——《我的文化山河》。作者沒有說這一篇是“序”,但從目錄的編排方式,以及文章的內(nèi)容(占據(jù)了十四頁,分為八大部分),我把這篇文章當(dāng)做這本書的核心。余秋雨文章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總能把很抽象的東西講得形象生動、淺顯易懂,如這篇文章里對“文化”的闡述,從自己幼時的常識課學(xué)習(xí)落筆,寫到人類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再寫到生命的本性、文化的產(chǎn)生,再到文明史的不同層次……最后回到中華文明上來,講述自己出走的緣由、行走的歷程,以及行走中對中華文化的思考,并給中華文化找了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四百毫米降水量分界線(長城),這樣的眼光,夠高遠、夠氣魄!從這篇文章里,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第一本引起轟動的書叫做《文化苦旅》,而現(xiàn)在這本叫做《山河之書》,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想——若干年前,他為寫“文化”而走“山河”,而若干年后,他由“山河”再看“文化”,最終看到的卻仍是“山河”,這顯然與佛家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境界不謀而合。 2014.12.30 圖書信息 作者: 余秋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