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固圍村的戰(zhàn)國中期魏國王族墓地,在1935年、1937年曾兩次發(fā)掘,出土玉器數(shù)百件。1950年末至1952年發(fā)掘的3座大墓,是所知魏國墓葬中規(guī)格最高的一組。其中,1號墓祭祀玉是玉器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它揭示了王族祭奠先祖用玉的品種、數(shù)量和瘞埋制度的基本情況。 1950年~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勾連云紋玉瑗,青色,半透明,有光澤,有朱砂色。直徑6.5厘米,孔徑4.2厘米,圓形。體扁薄,中心有一圓孔。兩面紋飾相同,陰線雕琢勾連云紋。截面呈弧形。造型別致,紋飾精美,線條流暢。其中勾連云紋以陰刻琢成,線條彎轉(zhuǎn)流暢,均勻細密,十分華麗,是戰(zhàn)國玉瑗中的精品。 1950年~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出土的絞絲紋玉瑗鐲,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半透明,有光澤。直徑7.5厘米,孔徑5.8厘米,厚0.8厘米。圓環(huán)形,斷面呈橢圓形,肉小于好。玉鐲兩面紋飾相同,其上雕刻絞絲紋,又稱細絲紋或繩索紋,其上用斜陰線琢刻42條相互不交叉的粗線紋。絞絲紋刻得十分細膩、勻稱和規(guī)整。線條優(yōu)美,是戰(zhàn)國時期較流行紋飾,反映出戰(zhàn)國玉器制作的高水平。 1950年~1951年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固圍村1號墓出土的云龍紋玉璜,白玉,有黃褐色沁。全長弧外距20.2厘米,弧內(nèi)距14.4厘米,通體由七塊玉飾和兩個鎏金銅獸頭組成,由一銅片中貫,將其聯(lián)為一體。除正中間一塊玉飾外,左、右其余六塊,均對稱并兩兩相同。正中間一塊玉飾頭梯形,上飾龍首紋。上端刻一獸紋,回首臥伏狀。張口露齒,橢圓形眼,粗頸,臀上翹,垂尾上卷,身飾水滴紋。下端有一璧形紐,可系佩。左右兩旁的玉飾為扇形,上飾龍首紋。再兩旁的玉飾為龍首形,這五塊玉飾聯(lián)為一體,組成雙龍首共身紋璜。龍首眼為橄欖形出稍,頭頂有角。吻前突,嘴鏤空雕刻,有胡須。眉與嘴邊緣刻絞絲紋,腮刻水滴紋。最外面兩側(cè)云紋玉飾由鎏金銅獸頭與之相連。長橢圓形,陰刻云紋,中間鏤空成勾云紋。璜兩面紋飾相同。 該玉璜不僅作工奇巧繁復(fù),而且規(guī)格碩大、無比精美,其工藝之復(fù)雜、技藝之精湛、造型之華美讓每一個觀賞者都過目難忘、嘖嘖贊嘆。構(gòu)思奇巧,造型頗為罕見,玉質(zhì)溫潤,色白而微綠,紋飾精美,做工精細,堪稱極制,為迄今所知制作水平最高和最復(fù)雜的古代玉璜,沒有之一,因此被稱作中國古代玉器中的“玉璜之冠”“古玉之巨擘”“玉器之冠冕”,代表了戰(zhàn)國中期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950年~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1號墓出土的龍首紋玉璜,玉為黃綠色,有白色沁,玉質(zhì)光潤,有玻璃質(zhì)光澤。長9.6厘米,寬2.1厘米,厚0.4厘米,體扁平,雙面雕,呈弧形。兩端為龍首,對稱雕刻。頭部有角,扁圓形眼,上吻部前伸并向上彎曲,下吻向嘴部彎卷,口微張??诓跨U空,龍首及玉璜周邊陰線紋刻出輪廓線。器身雕刻谷紋,背部頂端鉆一小孔,可供系佩。造型優(yōu)美,雕刻精工。 戰(zhàn)國時期的玉璜以龍首璜最為常見,璜兩端的龍首為側(cè)面雕刻,上唇前突,張口,璜上多飾谷紋及臥蠶紋等,有的玉璜下部常有鏤雕裝飾,十分精美。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1號墓出土的鳳鳥形玉飾,黃色,有褐色沁。長3.7厘米,寬1.8厘米,厚0.8厘米,扁平體。兩面雕刻,刻一鳳紋,昂首,頭頂高冠向后飄舞。圓眼,尖喙,嘴緊閉并鏤空成一圓孔。腹部前挺,三叉長尾向身后卷曲并高高上揚,緊貼于頭,頸背部。鳳身刻勾云紋,尾刻翎紋,中間長尾尖部呈扇形,上斜刻陰線紋。器正中有一穿孔,器下部有榫。造型優(yōu)美,紋飾精細,線條流暢,是戰(zhàn)國玉雕珍品。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2號墓出土的鸚鵡形玉觹,玉料呈白色,有墨斑。長7.6厘米 厚0.5厘米,體扁平。兩面透雕做鸚鵡形。俯首鉤喙,圓目長冠,揚爪垂尾,翅微上揚。器身雕琢有云紋、曲線紋,并有鏤空。制作精細,形象優(yōu)美。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5號墓出土的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長18.7厘米,寬4.9厘米,器形較大。帶鉤由白銀制成,通體鎏金,鉤身鑄浮雕式的獸首和長尾鳥,獸首分列鉤前后兩端,長尾鳥居鉤左右兩側(cè),盤曲逶迤。鉤身正面嵌飾白玉玦3枚,玉玦中心各鑲一粒半球形琉璃珠,鉤身前端鑲白玉琢成的雁首形鉤首,從側(cè)面看猶如一只曲頸高歌的鴻雁。帶鉤的制造工藝也十分精湛,采用鎏金、鑲嵌、鑿刻等多種方法,將不同質(zhì)地、不同色澤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使不同色彩的對比非常和諧,產(chǎn)生絢麗多彩的裝飾效果。 該帶鉤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錄。玉帶鉤在春秋時期開始出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定型,一般只有4厘米~8厘米長,像此帶鉤18.7厘米長的非常罕見。它建立在金銀細工、玉器工藝和玻璃制造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基礎(chǔ)之上,制作精湛,紋飾繁復(fù),玲瓏剔透,包金鑲玉,極為奢華,堪稱最華美的國寶級玉帶鉤,反映了當時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1號墓出土的玉具劍,由銅劍及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組成。劍長46.2厘米,劍身寬4.6厘米,玉劍首:直徑4.5厘米,玉劍格:高1.5厘米,寬6厘米,玉劍璏:長4.8厘米,寬2.6厘米,高2.1厘米。玉劍首是劍頂端的玉飾,淺綠色,俯視為圓形,中心為漩渦紋,四周刻隱起的臥蠶紋及渦紋,背有孔,入劍柄上端。玉劍格是劍莖與劍身之間的玉飾,淺綠色,面飾隱起的臥蠶紋及渦紋,俯視為菱形,中空,劍柄由孔中穿過。玉劍璏是劍鞘上用來穿帶佩掛的玉飾,淺綠色,有紫色沁,俯視為長方形,面略呈弧形,上飾隱起的臥蠶紋及渦紋。下有一孔,孔洞較大,可貫劍帶以佩劍。同出的還有兩把青銅劍各帶一塊玉飾。 在劍與劍鞘上裝飾玉器的劍,稱之為“玉具劍”。標準的玉具劍應(yīng)有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和玉劍珌四種玉飾,此套玉具劍缺玉劍珌。在劍上加飾玉器,最早為西周晚期,河南三門峽虢國墓2001號墓出土了玉柄鐵劍。1972年江蘇省六合縣程橋鎮(zhèn)二號春秋晚期墓中出土一把青銅劍,其上有兩件玉飾,為玉劍格及玉劍首,應(yīng)為玉具劍的開始。玉具劍從春秋出現(xiàn)后,經(jīng)過戰(zhàn)國,到西漢時期發(fā)展到高峰,玉劍飾造型及紋飾十分精美。此套玉具劍是戰(zhàn)國墓出十較為精美和完備的一套玉具劍,玉劍飾雕刻精美,用浮雕、陰刻等雕刻技法,紋飾華麗,線條流暢,表現(xiàn)出戰(zhàn)國時期玉器制作的精湛技藝。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1號墓出土的玉冊,玉為青色,有黑色沁。長62厘米,寬23厘米。由五十枚單片長方形簡組成,每簡長約23厘米,寬1.2厘米,厚0.11厘米,質(zhì)薄且勻。此器出土時,五十枚簡相次成冊,其上沒有任何朱墨痕跡。此玉冊是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最完整的玉冊,十分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