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特推出黨員學者故事系列文章,祝學科越來越好!愿祖國繁榮富強! 隱逸者的思想,有積極的因素,也有消極的內容。對汲汲于名利者,是一劑良藥;對為祖國為人類的功利主義者卻可能起負面作用。為祖國,為人類,有時可能要效法伊尹,治亦進,亂亦進。隱逸思想的浸染,對我60多年的地理工作也有不少影響。 ——黃秉維 黃秉維(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廣東惠陽淡水人,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起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64年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曾任第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家水利部顧問,美國地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名譽通訊會員,國際山地學會顧問。1996年獲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特別榮譽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0年12月8日因病醫(yī)治無效于11時48分在北京辭世,享年87歲。 1913年2月1日,黃秉維出生于廣東省惠陽縣(現(xiàn)惠州市)一個知識分子之家,少年時期家境清貧但他以過人的勤奮自學各門功課,于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學預科,原擬預科畢業(yè)后專攻化學。當時適見書刊多次報道外國科學家來華考察,便認為江山是中國人的江山,外人不應越俎代庖,并決定從中山大學預科畢業(yè)后即升入理學院地理系學習。 1930年夏,黃秉維升入中山大學理學院地理系,在讀期間成績優(yōu)異。1934年由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任卞莎推薦進入北平地質調查所讀研究生,由翁文灝教授指導研究山東海岸地貌,前往各地實習調查。 在北平地質調查所讀研究生期間,黃秉維提出了海岸下沉的證據(jù),修正了李?;舴遥‵.vonRichthofen)關于中國長江以北海岸屬上升性質的論點。 1938年的黃秉維先生 此外,黃秉維加入中國地質學會,前后參與了《中國地理》、《高中本國地理》、《中國植物地理大綱》和《中國地理》編撰工作。1939年,黃秉維應邀在浙江大學授課,編撰《自然地理學原理》(講義)。在學習與編撰這些專業(yè)圖書的過程中,黃秉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要籌建地理研究所。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力邀黃秉維擔任籌備處主任,并出任所長一職。在他看來,黃秉維既有較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較高的學術威望,又不涉及當時地理學界的宗派紛爭,是擔任所長的不二人選。不過,深知自己“素來不會也不愿管人管錢管事”的黃秉維,幾次在回信中表示“拒絕考慮”,最后在竺可楨再三堅持下才從命。 1953年,40歲的黃秉維正式調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為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正是在這里,他的學術思想真正開始改變中國地理學的格局。他提出地理研究所的三大任務是黃河中游山陜之間峽谷土壤侵蝕的研究、南方山地利用和廠址選擇。 1956年,在黃秉維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自然區(qū)劃工作委員會進行了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區(qū)劃工作,邀請了氣候、土壤、植被、地貌、水文等各專業(yè)專家共同參與。當時的屋子里鋪了一張大地形圖,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圍在一起展開激烈討論,黃秉維則耐心聽取各方意見。3年后,黃秉維主編的第一部《中國綜合自然區(qū)劃》初稿完成。此前,中國非常缺乏橡膠,人們根據(jù)它找到了橡膠北移的基本界限,據(jù)此在云南部分地區(qū)試種橡膠成功,給國民經濟帶來了巨大收益。這僅是自然區(qū)劃工作帶來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中的一個小小例子。 1959年黃秉維(左二)在沙坡頭治沙站考察 黃秉維始終密切關注和思考國內外各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這讓他總能站在時代的前沿,洞察先機。早在上世紀70年代,黃秉維就開始關注溫室氣體致暖乃至全球環(huán)境變化問題。他多方呼吁,并建議將此列入地理研究所的研究計劃。1973年依照周恩來總理指示,竺可楨副院長約見黃秉維等談“近來氣候變化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受聘為《中國科學》編輯委員會委員。 1978年黃秉維率中國地理代表團訪問美國 1984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要了解全球變化中的主要問題,必須將互相聯(lián)系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綜合起來。這與1956年黃秉維提出的3個方向不謀而合??梢哉f,我國地理學界相關研究比發(fā)達國家早了近30年。 1990年黃秉維在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亞太區(qū)域大會上與中外賓客合影 1996年,83歲的黃秉維發(fā)起和組織了“陸地系統(tǒng)科學與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議,推動相關研究進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今日,中國地理學仍在沿著黃秉維引領的方向前進。在諸多紀念文章中,黃秉維被譽為是繼竺可楨之后中國現(xiàn)代地理學的“一面旗幟”。 1.20世紀30年代修正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關于中國長江以北海岸屬上升性質的論點。 2.40年代主持中國自然資源利用與保護,計劃水庫調查,長江三峽和黃河中下游多目標流域規(guī)劃等。 3.50年代協(xié)助竺可楨主持中國自然區(qū)劃,完成的《中國綜合自然區(qū)劃》是中國第一部最詳盡而系統(tǒng)的全國自然區(qū)劃專著。 4.60~70年代從事全國和地方農業(yè)自然區(qū)劃,在中國率先開展地表熱量、水分平衡研究,推動化學地理研究和倡導農業(yè)自然生產潛力研究。 5.80年代主持建立北京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試驗站,推動了河流地貌、水分平衡試驗等實驗室(場)的建立。積極推動華南坡地改良與利用研究,重視全球環(huán)境變化研究。 1.1936 年《中國植物地理大綱》 2.1935年《自然地理學原理》 3.1940年《中國之植物區(qū)域》(上) 4.1941年《高中中國地理》;《中國之植物區(qū)域》(下) 5.1942年 《中國動力資源之區(qū)域分布》 6.1953年 《陜甘黃土區(qū)域土壤侵蝕的因素和方式》 7.1954年《關于西北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因素的問題》;《過渡時期地理學的任務與地理研究所改進工作的方法和辦法》 8.1955年 《編制黃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蝕分區(qū)圖的經驗教訓》 9.1981年《確切地估計森林的作用》 10.1982年《再談森林的作用》 11.1987年《華南坡地利用與改良:重要性與可行性》 12.1989年《再論華南坡地利用與改良》 13.1993年《自然地理綜合工作六十年——黃秉維文集》;《自然地理綜合研究——黃秉維學術思想研討》 14.1998年《地理學與跨學科的綜合研究》 黃秉維自稱書生氣十足,在旁人眼中,他也是公認的嗜書如命之人。博覽群書,廣聞天下,這與他的綜合地理學思想一脈相承。青燈黃卷,黃秉維習慣于通宵達旦地讀書,且走到哪兒讀到哪兒,無論出差、開會還是野外考察,總要隨身背著一包書。他也由此得了一個雅號,叫做“兩條腿的書架子”。如黃秉維兒女所言,這一幽默的“尊稱”中還有另一層含義:“父親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在與他的交往中,仿佛可以漫步在廣闊的知識海洋,從中獲取知識和人生的真諦。” 黃秉維講求博學深研,也并不諱言自己“好學多思,勤奮不懈,尋求真理,鍥而不舍”,然而回望來路,卻總稱自己“勞而無功”。作為黃秉維的第一代門徒,地理學家施雅風將恩師所謂的“勞而無功”,歸結為他幼年讀書時形成的“不慕名利”的“隱逸”思想,并且認為他對“詳盡、徹底、系統(tǒng)、深入”的極端追求,多少影響了他著書立說之效率。1989年夏,地理所成立《黃秉維文集》編輯小組,擬將其學術論著結集出版。然而黃秉維本人卻對文集的編輯不大積極,一再說過去的文章有不足和缺陷,多次推辭。幾經同事勸說,文集之事才最終得到黃秉維的默許。即將付梓之際,黃秉維為文集寫就3萬余字的“自述”和“自序”,并希望在書名中加入“教訓與體會”幾個字。編輯組堅持認為,這幾個字不宜用作書名,提出可在書中加以說明后,黃秉維才勉強同意。 除了自始至終對待學問的嚴謹和認真,黃秉維的這些選擇,也的確是他人生觀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改革開放之初,黃秉維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并成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數(shù)年后,他主動辭去了這一職務?!坝泻芏嗍率俏也涣私庖膊欢?,我怎么去支持和反對?”黃秉維向兒女們道出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黃秉維兒女的心中,雖然也曾歷經了知識分子改造之磨難,但他們的父親沒有成為“政治臉譜式”的人物,而是始終保持了學者的良知和求實的風范。這或許也是任美鍔先生所言,黃秉維頗具“名士”派風度的原因之一吧。 “名士者,謂其德行貞絕,道術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隱居不在位者也。”生于民國初,歷經家國罹難、世事動蕩,獻畢生心血于學問然不求聞達,黃秉維的身上,有那一代知識分子最后的魏晉風骨。 圖文參考資料 [1] 【中國科學報】名士黃秉維.中國科學院.2013-03-15[引用日期2021-6-8] http://www.cas.cn/xw/cmsm/201303/t20130315_3793086.shtml [2] 黃秉維院士生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07-07-16[引用日期2021-6-8] http://www./kxcb/dlyzykpyd/djff/hbw/200707/t20070716_2155712_2.html 供稿丨陳燦文 排版丨李陽 一審丨孫源涵、秦丹、王丹璐 二審丨孟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