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一出生 就有一塊白色斑片, 一直懷疑是不是白癜風, 結果醫(yī)生說是“無色素痣”。 1884年, Lesser首先報道本病并取名為無色素痣。它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局限性白斑,又稱脫色素痣 (nevuspigmentosus)。 無色素痣是一種先天性、非進行性、形態(tài)和分布在一生中相對穩(wěn)定的色素脫色性疾病, 其致病機制和病理特征尚不完全清楚。近年來的研究結果支持該病是一個黑色素細胞功能缺陷、黑素小體形成異常的疾病。 任何種族、男女均可發(fā)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fā)病,白斑不擴大,持續(xù)終生不變。好發(fā)于軀干、下腹、四肢近端,而面部、頸部亦可受累,往往沿神經(jīng)節(jié)段分布,于四肢多呈條狀或帶狀,于軀干可呈方形。 脫色斑可散在分布于體表的幾個區(qū)域,有時彼此相距很遠。損害為大小不一、蒼白色局限性減色斑,而且為一致的不完全脫色,故白斑沒有白癜風那樣明顯,境界模糊而不規(guī)則,有時邊緣呈鋸齒狀,周圍幾乎無色素增值暈。 孤立型:為局限性、長方形或痣樣脫色素斑,好發(fā)于軀干; 皮節(jié)結或類皮節(jié)型:按皮節(jié)分布,累及一個或多個皮節(jié),或沿Blaschko線分布; 旋渦狀型:為累及整個單側肢體的白斑,白斑形態(tài)不規(guī)則或奇形怪狀,或類似于人工濺潑的白漆狀或呈旋渦狀。 END 參考文獻: [1]Lesser E. Handbuch der hautkrankheiten [M] . Leipzig: Vogel, 1884. 183. [2]Bolognia JL, Shapiro PE. Cut aneous Medicine and Surgery[M].Phila-delphia:WB Saunders, 1996. 1225-1227. [3]Pinto FJ, Bolognia JL. Disorders of hypopigmentation in children[J].Pediatric Dermatol, 1991, 38( 4) : 991-1017. [4]金如鈞.無色素痣[J].醫(yī)學綜述,2007,13(15):1139-1140. |
|
來自: 微笑如酒 > 《生活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