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證實高俅的陰險狡詐,王進感恩之余又培養(yǎng)了一個好徒弟史大郎。 其他網(wǎng)友回答:水滸開篇的主要人物中,除了高俅,還有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高俅做上太尉后,上任第一天點名,發(fā)現(xiàn)王進因為生病沒來。王進帶病前來時,高俅想到以前被王進父親打過,所以公報私仇,要打王進。幸虧王進人緣不錯,同僚幫著說情,這才免了一頓打。未免被報復,王進舍棄家業(yè)和前程,直接帶著老母親逃亡了。途徑史家村時,王進教習史進半年武藝,而后就不再出現(xiàn)了。如此“神龍見首不見尾”,王進算得上是神秘人物。 金圣嘆在點評《水滸傳》開篇時,認為作者先寫高俅是非常高明的手法。因為先寫高俅,則說明是亂自上作,說明當時朝廷出了問題。若先寫108將,那就是亂自下作了。 如果說作者先寫高俅是別有深意,那他為什么又在開篇寫王進呢?王進的故事是因為“情節(jié)需要”,還是另有意義?我個人認為,王進的故事并不僅僅是為了后面的情節(jié),他的故事,至少有三層意思。 其一,說明高俅根本不配做太尉 高俅原本只是一個浮浪子弟,潑皮破落戶兒,除了踢毬有兩下子,識得一些字之外,并沒有其他本事。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居然靠踢毬贏得了端王的青睞。而當端王登基,高俅竟然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做了太尉。 按說做了太尉,位高權重,就應該好好做,可高俅做了什么?上任第一天就點名,同時要立威。 王進生病在家,他說王進是詐病在家享樂,然后強行要求王進過來;當王進過來時,他又說“你既害病,如何來得?”這不是耍無賴嗎?沒錯,高俅就是這么無賴。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和王進的父親有仇。當年高俅跟王進父親王升學藝,王升一棍把高俅打的幾個月起不來,所以高俅就來刁難王進。 而且,高俅憋足了勁就是要打王進。 王進又告道:“太尉呼喚,安敢不來?!备叩顜洿笈?,喝令左右,教拿下王進,“加力與我打這廝!” 上班第一天,不去看前官留下的問題,不去和新同事處理好關系,不去想著如何做何本職工作,也不想著感恩皇上,就想著找茬立威。不僅要打,而且要人“加力打”;不僅要打,還口吐芬芳“打這廝”。這樣的高俅,不是無賴是什么?這樣的人,能做太尉嗎?他不配。 說實話,高俅這樣連“新官上任三把火”都不算,充其量是“新官上任要打人”。王進的故事,說明高俅根本不配做太尉,他沒能力,他的格局已經(jīng)決定了這點。 其二,說明高俅害人之心太可怕 上任第一天,就公報私仇,差點打了王進。如果以后天天在高俅手底下做事,那會是什么樣?高俅是會對王進好,還是會繼續(xù)刁難王進?答案不言而喻,結果不寒而栗。 王進自己也說,不怕官,只怕管。官大一級尚且能壓死人,何況太尉比教頭大了許多級?沒辦法,王進和老母親抱頭痛哭,后來才決定逃跑。 對娘說知此事,母子二人抱頭而哭。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注意,這個計策是王進老母想到的,王進為什么沒想到?因為害怕。從后面的情節(jié)來看,王進真的帶著老母親跑了,而且這一跑可不是就換個近地方,而是直接打算跑到西北軍區(qū)老種經(jīng)略相公那里。 要跑也不容易,因為王進家已經(jīng)被高俅監(jiān)視了。 其母又道:“我兒,和你要私走,只恐門前兩個牌軍,是殿帥府撥來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須走不脫?!?/p> 可以肯定的是,高俅沒做太尉時,不會派人監(jiān)視王進,他也沒那個權力和膽子。然而才做太尉第一天,就立馬派兩個牌軍去看著王進家了。說高俅不想搞死王進,誰能信?就因為之前一點小事,高俅就下了狠心,王進嚇到要去大西北投軍,由此可見高俅之狠毒。 王進好歹還是個禁軍教頭,普通人如攤上高俅這樣的大官,又該如何?其實后面也說了,高衙內(nèi)屢次淫人妻女,誰敢去告狀?像這樣的人,做了太尉,老百姓能有好日子過嗎?朝廷能安生嗎? 所以,王進用自己的行動,側面說出了高俅太過狠毒、可怕。 其三,作為對比更顯林沖之悲劇 王進之后,被高俅陷害的還有林沖。其實,仔細對比王進和林沖,你會發(fā)現(xiàn),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禁軍教頭(王進不是總教頭或者都教頭),都是無過而被高俅陷害,結局也都很悲劇。 所不同的是,林沖比更加悲劇。 林沖雖然武藝高強,但卻是個很本分的人,而且他心腸也很好。比如有個李小二偷了店家的錢,林沖就出錢出面幫李小二。某種程度上來說,林沖和高俅關系也不錯,他曾多次借高俅家的寶刀看,買了好刀還想著和高俅的比一比。 就這樣,林沖還是免不了被高俅陷害的悲劇。 林娘子美貌,高衙內(nèi)看中了她,忍不住當面調(diào)戲,林沖第一次忍了。高衙內(nèi)和陸謙聯(lián)手,再次調(diào)戲林沖,林沖還是忍了,他所求不過是正常過日子,希望高衙內(nèi)別再騷擾而已。但是,因為高衙內(nèi)對林娘子思念成疾,愛子的高俅于是加害林沖。 后面林沖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途徑野豬林,看守草料場,幾次差點被高俅害死。林沖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不是因為他害怕高俅,他只是想好好過日子,他以為自己退步,高俅會放過他,可惜他想錯了。最后,他怒極殺了陸謙等人,上梁山落草了。 林沖用自己的經(jīng)歷,說了一件事:高俅這個人太狠毒。 王進只是被嚇跑,母子平安,看起來不算悲劇,很多人甚至認為王進明智,懂得及時抽身,避免了更慘的悲劇。但是,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么根本顯不出高俅的可怕,以王進和林沖對比,就能看出來高俅之毒了。 作者寫王進和林沖的故事,不是要說林沖窩囊,王進機智,更不是要批評林沖。作者是要說:碰到高俅這樣的人,有私仇固然要被害,即便關系不差,仍然可能被加害。高俅要害人,不看關系好不好,只看對自己好不好。 王進和林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以王進對比林沖,就能看出林沖之悲,高俅之狠。讀者看到王進的故事,以為也就那樣,高俅也沒殺人,也沒逼死人,似乎沒那么壞。但是,看到林沖故事時就會發(fā)現(xiàn),加強版的王進還是出現(xiàn)了。 其四,為北宋最后亡國埋下伏筆 王進攜母出逃,又教習史進武藝,而后便不再出現(xiàn)。很多人以為,王進結局不錯,沒被高俅害死,他武藝高強,去邊關打仗也能立功成名。然而,王進的結局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史進大鬧史家莊之后,因為不愿意和朱武等人落草,遂獨自去尋找?guī)煾竿踹M,希望也能掙個功名,不至于玷辱了父母清白名聲。史進從家里開始,一直找到了延州,結果是沒有找到。 史進答道:“……有緝捕的訪知史進和哥哥赍發(fā)那唱的金老,因此小弟也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 延州就是今天的延安,在北宋的西北方,那里正是宋軍與西夏交戰(zhàn)的地方。也即是說,史進找到了老種經(jīng)略相公處,依舊沒有找到王進。王進乃禁軍教頭出身,武藝高強,按理說如果在軍中,是不難找到的。既然史進沒找到,說明王進確實不在軍中。 那么,王進去了哪里呢?根據(jù)原著來推測,王進可能遭到了不幸。哪種不幸?不是死在路上,而是死在軍中。 史進初到渭州,跟魯智深打探王進消息時,魯智深說“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jīng)略相公處勾當”。渭州與延州離的很近,老魯上司又是小種經(jīng)略相公,他的消息不會有問題。那么可以肯定,王進的確到了老種經(jīng)略相公處。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王進從軍了,就在老種經(jīng)略相公處,只是當史進找到延州時,王進可能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 巧的是,歷史上北宋的確有一個王進,是禁軍頭領,因為得罪京城高官,逃到到延安小種經(jīng)略府守邊關。起初,王進領兵和西夏多次戰(zhàn)斗,皆獲勝。后來,王進投靠種師中和種師道麾下任先鋒大將,太原戰(zhàn)役中,王進隨種師中力戰(zhàn)而死。 水滸中,王進應該就是死于太原之戰(zhàn),盡管時間對不上。 而太原之戰(zhàn),直接影響了北宋的國運。因為指揮不力,盡管朝廷組織三次救援,前后兵力投入達到40余萬人,但是三次太原保衛(wèi)戰(zhàn)都以慘敗告終,兵力損失至少有20萬人。此后,金軍援兵來到,北宋再也無法救援。于是,八個月之久的太原之戰(zhàn)結束,金人也一路南下,攻破開封。 京城之難,其源在于援太原之失利也。南宋陳規(guī),如此評價太原之戰(zhàn)??梢娞畱?zhàn)決定了北宋的國運。 如果這不是過度解讀的話,那么我們可以說,王進之死,映射的就是太原之戰(zhàn),而太原之戰(zhàn)又決定了北宋的國運。所以,王進的故事,為北宋亡國埋下了伏筆,作者提前說了王進的結局,也就等于告訴了讀者北宋的結局。 其他網(wǎng)友回答:在《水滸傳》中,王進存在的意義是啥呢? 在許多的文學作品中,前面都有一個引子,由這個引子把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帶出來。王進,便是《水滸傳》中起到引子作用的那個人。比如:通過王進,引出了史進,又通過史進引出了魯達,再通過魯達魯智深,引出了林沖,而由林沖雪夜上梁山,終于把《水滸傳》核心故事梁山,展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 那么,王進的出現(xiàn)還有別的用意嗎?有,那就是通過王進的遭遇,揭示出了因在趙佶面前踢了腳球,日后便當上太尉的高俅,一上任就利用權勢、官報私仇的丑陋行為。為以后陷害林沖,預先做好了鋪墊。 此外,《水滸傳》的經(jīng)典之處就是逼上梁山,那么施耐庵是不是想通過王進這個人物來告訴人們:梁山,未必就是唯一的選擇呢? 其他網(wǎng)友回答:長篇小說的引子人物,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有神秘色彩。有點像拳擊或格斗比賽的墊場賽,自有其精彩特征和價值。也如演唱會的助演,大咖常出現(xiàn),有時風頭蓋過主演。 王進出場較早,書中對王進描寫筆墨不多。因為其父得罪過高俅,避免被迫害,于是逃離東京,投奔延安府。與水滸中主要人物,高俅、林沖、史進等都有關系。 長篇小說的引子人物和情節(jié),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紅樓夢》中最早出現(xiàn)的甄士隱,賈雨村,香菱(甄英蓮),具有極其深刻的隱喻。又在明線,與主要人物關系關聯(lián)密切。 電影《少林寺》剛上映時,非?;鸨N液蛶讉€小伙伴,瞞著父母,買票進電影院偷著看七八遍不止。我到現(xiàn)在還是認為開場,帶著鐵鐐的神腿與禿鷹那段打戲最精彩。 長篇小說開篇最見功力,就像武家說的,練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開篇混亂不堪,后面寫好的可能性不大。開篇人物和情節(jié),亦如碟魚頭那塊眼肉, 雖然不大,但是最具價值,頗有味道! 其他網(wǎng)友回答:<2>走了王進,來了高俅 奸臣高俅發(fā)跡后構陷的第一個人,就是禁軍教頭王進。王進在書中是怎樣的形象呢? 第一,好武藝。王進只點撥了九紋龍史進半年,史進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熟。史進已經(jīng)是梁山不出前十五的好手,那他師父王進的武藝可見一斑??上У氖牵踹M這樣一身本領的人,卻被奸人高俅排擠,不能為朝廷所用。 第二,大孝子。書中用大量筆法寫了王進孝順母親、出走東京時一路侍奉老母的畫面。古人云“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孝,自古就是選拔人才衡量才干的一項重要指標,漢董仲舒提倡的舉孝廉制度便是如此。孝賢王進被趕走,小人高俅入朝廷。 寫王進是為了強化高俅的奸臣形象洪太尉放出妖魔一節(jié),可以看作全書楔子,高俅是作者在正文開篇寫的第一人,這里是大有深意的。 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寫高俅就是為了說明統(tǒng)治上層里小人當?shù)?,天子被奸臣遮蔽了耳目。這樣的話宋江等人梁山為寇起兵造反全都有了官方理由,奸臣當?shù)溃俦泼穹矗緯幕{(diào)也由此奠定——《忠義水滸傳》 高俅本來只是破落戶,是連親爹都把他趕出家門的潑皮。后來卻因一腳足球,境遇急轉(zhuǎn)直上,成了未來皇帝的雞犬。 《出師表》有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徽宗皇帝身邊全是這樣的潑皮小人:蔡攸穿紅戴綠扮丑做癡引得皇上開心,官至宰相;王黼長的好看能言善辯會唱曲,進少宰;蔡京因神宗喜愛書法而習之,任宰17年。后人評說“徽宗即位以后,所用宰輔,除韓忠彥外,無一非小人”。 王進存在的其他原因1.作者自保 王進被打壓,被迫離開,都是高俅心思狹窄暗計前仇,而不是皇帝無能。 雖然要寫“亂自上做”,但是這個“上”卻絕不能是皇上,只能是皇上近臣,而且是臣子蒙蔽了圣聽。古代臣子庶民絕對不能妄議皇帝是非,作書影射沒準就是文字獄一類的大罪。有些版本的《水滸傳》中還加了這么一句話“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因為“忠義”的名號太有用了,是保命牌。著書立說循君意,訓詁審言遵古風,作者只能如此寫。 2. 施耐庵筆法 《水滸傳》情節(jié)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勝,這和施耐庵的文筆分不開??v覽全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施耐庵在寫故事發(fā)展之前善于鋪墊,好漢們分散各地境遇不一,但卻可以用串珠式文筆勾連起來。 先寫高俅敗壞朝綱排擠,才有后面綠林起義,先寫高俅排擠好人王進,再寫林沖發(fā)配滄州,楊志求助無門,情節(jié)合理,邏輯通順,如果沒有王進一事,寫到林沖再引出高俅,那筆法就落了下乘。 高俅引出王進,王進引出史進,史進引出魯智深,魯智深又結拜林沖,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施耐庵心中有線,連起處處珠璣,情節(jié)如奇峰突起,但節(jié)奏又如行云流水,不愧是名著。 其他網(wǎng)友回答:在《水滸傳》中,王進是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和林沖有著極其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武功世家出身,現(xiàn)職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都受到了高俅的迫害。 然而,他們又有著不一樣的結局:王進意識到高俅不會放過自己,帶著母親遠走高飛;林沖其實也應該意識到了高俅不會放過自己,卻一忍再忍,企圖用妥協(xié)來求放過。然而,這終究是林沖的癡心妄想,終究還是被高俅逼迫的做了強盜。 王進在逃出京城后,準備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jīng)略相公,途經(jīng)史家莊,教了個徒弟史進,由此引出了梁山108將。 王進教會了史進,離開史家莊之后,就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史進火燒史家莊之后,去找自己的師父,也終究無功而返。 那么,作者為何要讓王進神秘消失呢?他真正的結局是什么呢?他在《水滸》中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王進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的,他是北宋的禁軍將領,因為得罪了高官,先是逃到延安小種經(jīng)略府的故人那守邊關,在西北,王進領兵和西夏的小股部隊有過戰(zhàn)斗記載,全部獲勝。后來,王進又投靠河北的將領種師中和種師道門下任先鋒,后來在太原戰(zhàn)役中戰(zhàn)死疆場。 我們不能把歷史上的王進的經(jīng)歷強加在《水滸傳》中王進的身上,但是,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出王進在《水滸》中存在的意義。他是另一種結局的林沖,通過他,作者給我們展示了林沖的另一種出路,也提示我們做了順民的林沖,下場多么的凄慘。 其他網(wǎng)友回答:《水滸傳》王進是“九紋龍”史進的師傅,本來是和林沖一樣,都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與林沖的槍棍教頭不一樣,王進是棍棒教頭,家傳絕學用棍絕技,武藝應該與林沖相當,但結局卻不一樣,王進在水滸中屬于襯托性的人物描寫,出場機會比較少。 王進在《水滸傳》中的意義,以個人局限視角給各位看官分享一下,淺見請見諒! 襯托“九紋龍”史進的武藝。王進被高俅逼迫帶著家眷四處流浪,到了史家莊被聘為史進的武學教師之一,本來史進看不起王進的武藝,認為其是花拳繡腿式的稀松武者,但王進為了回擊和生存而挑戰(zhàn)史進,用高超武藝輕松打敗史進從而獲得其虛心的求教與拜服,從而襯托出“九紋龍”史進武藝高強的來由。 史進挑釁王進武藝,被打臉后轉(zhuǎn)而明白不能夠看輕所有人,認知自己的錯誤,并且向王進道歉和虛心求教,襯托出“九紋龍”史進那種有錯就認的直率性格特征,同時顯示出史進的知錯能改的個性。 王進在教授完史進武藝后就不告而別,投靠了延安府當時明將老種相公去討生活,選擇重新獲得正式的官身,史進為了去找?guī)煾?,從而在路途中結識好兄弟魯智深,為以后史進把少華山群體好漢入伙梁山團體創(chuàng)造了條件,王進的不告而別為史進結識魯智深與以后梁山壯大有促進作用。 王進在《水滸傳》里屬于與林沖武藝同級的存在,都有相同被害的遭遇和當時同等的階層,但兩個人卻分別走了不同的道路,收獲不一樣的結果,與林沖形成明顯的對比,都是一樣的老實人,一個選擇繼續(xù)為官走低調(diào)順受的生活從而獲得善終,一個走主動造反轟轟烈烈但獲得不怎么完美的結局,形成故事里鮮明的對比。 王進在《水滸傳》中屬于襯托性人物,一個有能力但被逼無奈還是選擇逆來順受的人生路程,其在書中的根本意義就在于此。 我是“荊棘皇冠1983”,一個迷途中尋找心靈燈光的行者,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同時點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請點贊加關注,謝謝! 其他網(wǎng)友回答:最大的意義就是作者想要告訴你,大宋里頭,自王進始,已經(jīng)沒幾個武將愿意為大宋拼命了,包括王進本人: 書中已經(jīng)暗示得很清楚了,這王進就是個待在大宋軍隊中混吃混喝的混子。 首先,他在書里頭第一次出場,是在別人的嘴中:他生病了,已經(jīng)請假了半個月以上了。 新上任的高俅當時很火大,讓手下去催逼王進必須過來報道。 王進來了之后,高俅就開始為難他,甚至要打他一頓,被人勸了之后才暫且饒了他。 緊接下來就出現(xiàn)這么一段話:王進謝罪罷,起來抬頭看了,認得是高俅。 出來之后他就開始嘆氣:我還以為是誰呢,不就是那個踢球的高二嘛! 也就是說,王進是在那個時候,方才得知這新太尉是高俅的,而不是先得知后才裝病的——以前高俅和人較量槍棒時,被他父親打傷過,因此結仇。 接著,注意了,王進回到家之后,當時他就決定了,要逃跑到老種經(jīng)略相公那里,于是連夜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帶上母親開始跑路,連續(xù)跑了一個來月。 在這整個過程中,王進并無任何生病不便行動的跡象,跟他對高俅說自己患病未愈不能前來報道完全不一樣。 倒是他母親,風餐露宿了一個月之后,心病發(fā)作,倒在史進家里,于是就有了王進和史進較量槍棒,傳授武藝一節(jié)。 以上作者想說明了什么?就是王進平時喜歡裝病領工資——別意外,如果你看完下文就會意識到:作者真就是有意這樣暗示的。 遍觀全書,梁山那幾十個武將,林沖不用說,當教頭時天天跟魯智深等人四處玩,被逼上梁山之前,回憶起教頭生涯,也就是每日三街六寺吃酒好不快活。 除此之外,沒了。 還有這個王進,跟史進和他母親一說起自己去老種經(jīng)略那里,就是安身立命,沒有什么報效大宋的意思。 林沖、王進之外,水滸傳中那幾十個武將,每一個被抓之后,全部投降了,包括關勝、呼延灼、秦明等人,無一例外! 整部書你就沒看見有哪個武將,真心愿意為大宋賣命的——至于楊志,他就是為了替梁中書給蔡京運生日禮物(不義之財),才跑路的。 真是一團黑——再想想那個宋徽宗,后宮佳麗還不夠,還要專門挖條地道去私會李師師,真是神品級皇帝了,看看整本書,他干了什么?提拔了個高俅當國防部長,四大手下全是歷史級奸臣,自己動不動一個多月不上朝,就天天在那里鉆地道。 至于基層的宋江、晁蓋、吳用等人,沒一個是安定分子。 也難怪了,上中下梁全不正,靖康之難馬上來。 其他網(wǎng)友回答:【藝文雜記】很高興與大家分享個人觀點: 當然還是有意義的,雖然《水滸傳》部頭不小,但是人物也眾多,一百零八將還是要湊夠的,所以必須有一些人就不會描寫太多。 人物線索的一環(huán)水滸傳除了前面洪太尉放出一百零八魔君,點出個整個故事的框架外。其實,后面的故事是以一個串聯(lián)的形式,一個個引出來的,首先出場的其實是頭號反面人物高俅。 高俅爆發(fā)后,便開始收拾與之有前仇的王進,從而逐漸地引出來,王進出走,再遇史進,史進又勾出魯智深,魯智深再引出林沖,這樣一個好漢接一個好漢地串聯(lián)出場,最后梁山聚義。 所以,王進作為頭一個出場的正面人物,不僅引出了后面好漢們的出場,而且也為湊齊一百零八將做出了貢獻。 體現(xiàn)高球的睚眥必報王進的落難,其實還側面反應出了反而人物高俅的記仇和睚眥必報,多年前,王進的父親曾經(jīng)教訓過高俅。高俅發(fā)跡后仍舊念念不忘,其實這時候老爺子已經(jīng)過世,高俅仍舊不依不饒算在了王進的頭上。 所以,王進的出場,也為烘托高俅,這個一號反面人物的丑惡嘴臉作,起到了很大作用,雖然多年前的一樁小事,高俅也記仇這么久。 非常感謝您看到了這里,【藝文雜記】會持續(xù)在此領域更新不成熟觀點,期待與大家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并參與討論。 其他網(wǎng)友回答:<2>王進是引蛇出洞的誘餌 我覺得作者施耐庵塑造王進這個人物很有深意,是為了將《水滸傳》中最大的反派人物高俅引出來,通過高俅的丑陋嘴臉和卑劣行徑暗示梁山好漢最終的悲劇性結局。高俅是梁山好漢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強的對手,他的存在使宋江帶領下的梁山好漢接受招安注定會釀成悲劇。 北宋王朝在高俅、蔡京等四大奸臣把持下朝綱敗壞,北宋王朝大廈當時已經(jīng)岌岌可危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但是梁山首領宋江為了達到做朝廷忠臣實現(xiàn)其個人官場飛黃騰達的私心,利欲熏心,看不清當時的形勢,執(zhí)意帶領梁山接受朝廷的招安,最終在奸臣的陷害下梁山力量土崩瓦解,梁山好漢大部陣亡的悲慘結局。 王進這個形象代表了不與高俅同流合污,與宋江的卑躬屈膝形成對比王進作為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僅僅在《水滸傳》第一回中出過場,此后就再也沒有露過面。但是他的出現(xiàn)好像是暗夜中的一束星光,照亮了腐朽沒落王朝的夜空。 王進雖然僅出場一次卻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代表了與奸臣勢不兩立的力量,雖然微弱但人格魅力卻震懾古今。他與其父親是第一個痛打高俅的人,雖然當時高俅并未發(fā)際還是街頭混子,但代表了正義對邪惡的懲罰,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 宋江為了在朝廷撈個一官半職,在面對高俅的時候極盡阿諛諂媚之能事,沒有任何的人格和尊嚴可講,完全就是一副奴才嘴臉。結語:通過王進這個人物,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宋江的諷刺和批判,這種批判精神是《水滸傳》最為閃光的地方,也是該書能位列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列的主要原因。 水滸傳中王進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相關文章: |
|
來自: 小白菜楊春輝 > 《四大名著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