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山口拓朗的《九宮格寫作法: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有所啟示,就此寫一篇讀書筆記。這本書可以說是關(guān)于應用寫作的書中,比較實用的一本入門讀物,對于初學者非常友好,其方法步驟極為清晰,文筆曉暢扼要,沒有多余的廢話,可以說是一拿來就可以照著用。并且由于是譯介書,與國內(nèi)很多寫作書的“一板一眼”不同,很多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可以給予我們不少啟示。書中提到“寫作就是一場對話”,筆者深有同感。寫作首先是與自己對話,其次才是與別人對話,只有說服自己、感動自己,才能真正說服別人、感動別人。對話應當是平等的,這就需要我們特別考慮讀者的感受。因此,本書還提出的“用'禮物’意識推敲文章”的觀點,把文章當成給予讀者的禮物。這是一種很典型的用戶導向的思維,對改進文風益處很大,很適合運用到包括公文寫作在內(nèi)的各類型寫作當中。此外,書中介紹的4種寫作模版也十分實用。用“九宮格自問自答”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就是制作一個含有9個單元格的表格,然后在每個單元格內(nèi)分別填入一個問題,并在寫作之前自己進行回答。提問可以分為“基礎(chǔ)問題”和“鏟子問題”兩大類?;A(chǔ)問題是為了收集與題目相關(guān)的基本素材(信息),而“鏟子問題”則是為了獲得更為具體深入的延展素材(信息)?;A(chǔ)問題問的是“事實”,其答案是固定的,“鏟子問題”則因看問題的角度以及個人感受的不同而產(chǎn)生較大的差異。用“九宮格信息收集”法,收集寫文章素材。主要形式就是“1個主題×9個單元格”。首先在正中央的單元格內(nèi)填入標題,即主題,然后在周圍的8個單元格內(nèi)分別填入與標題相關(guān)的子主題,在這些子主題下填充為了此次寫作而收集的素材。 筆者感到,其實所謂的“九宮格寫作法”,本質(zhì)就是將文章的主旨用分析的邏輯方法,條分縷析地理清思路、安排素材,這是各類寫作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梢詭椭覀冎\篇布局,梳理文章脈絡,防止出現(xiàn)思路不清、語義混亂的毛病。樹立“禮物”意識,琢磨文章立意。所謂的“好文章”就是“達成目的的文章”。要樹立一種觀念:文章=送給讀者的禮物,對讀者來說是“有用的”“有利的”“讓人開心的”“有助于成長的”“讓人幸福的”“能豐富人生的”,等等。如果能把這些內(nèi)容寫入文章,那就很容易達成目的,就算得上是“好文章”。我們下筆前必須明確文章的目標讀者,這是寫作的一大前提。同時,寫作之前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現(xiàn)在想做的事能帶給對方什么好處”,不要在這個部分過于吝嗇時間。運用4種“寫作模板”。個人認為,這部分是本書精華所在,值得讀者反復學習研究,并融入實踐。作者介紹了4種模板,我們可以靈活運用這4種模板,也可以對其進行任意組合,設(shè)計適合自己的模板,具體運用的例子在書中均有介紹,在此僅列出公式供大家參考。(一)結(jié)論優(yōu)先型模板,有助于條理分明地表述事物。結(jié)論(信息)→理由·依據(jù)→實例(詳情)→總結(jié)(二)列舉型模板,主要用于傳達多重信息,在開頭點明文章題目和列舉信息的個數(shù),最好將信息數(shù)控制在2~7個。文章概述(提示列舉個數(shù))→列舉1→列舉2→列舉3……→總結(jié)(三)故事型模板,可以有效引起讀者的共鳴,營造反差。開頭(負面處境)→轉(zhuǎn)機→變化·成長→未來(四)事件×感受型模板,側(cè)重于表現(xiàn)個人特色,引起共鳴。事件→感受·覺悟→事件→感受·覺悟→事件→感受·覺悟……利用社交平臺進行寫作練習。特別要注重運用社交媒體上的語言風格,即觀點鮮明、感情豐富、事例生動,要學會以寫作者半徑5米內(nèi)的事為寫作“素材”(即寫作者自己的身邊事例以及作者的意見和主張),這樣更易引起讀者的興趣以及獲得讀者的反饋,防止從概念切入而過于抽象或?qū)I(yè)。同時,要注重提升語法和詞匯水平,重點是:堅持一句話只寫一個信息;在一句話中,拉近主語和謂語的距離,降低文章的理解難度;不用多余的表達和措辭,增加文章信息密度;盡可能寫得具體,傳遞真情實感,便于理解。同時,此書也不可避免有一些瑕疵,比如“商業(yè)意味”太濃,一些論點闡述不夠深入,對于具備一定寫作功底的人來說,過于淺顯等。從內(nèi)容上看,書中講的主要還是一些初級方法論,對國內(nèi)常用的一些應用寫作的知識涉及很少,基本上沒有針對特定類型的應用文來論述,甚至有點過于生活化,針對長篇文章的寫作方法不多等。當然,瑕不掩瑜,書還是很不錯的,很多寫作技巧限于篇幅不再贅述。推薦大家讀一讀原書。文章來源網(wǎng)絡,致敬原作者,旨在分享,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