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高血壓早期以肝陽上亢居多,中期表現(xiàn)為肝腎陰虛,后期會出現(xiàn)陰陽兩虛、氣血俱虛的證候。常見證型有: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痰濕內(nèi)阻、瘀血內(nèi)阻、陰陽兩虛、氣血兩虛、肝腎陰虛等證候。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滋陰清熱 辨別要點:頭目脹痛、頭重腳輕、眩暈耳鳴、面部烘熱,或面紅耳赤、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腰膝酸軟。舌紅,脈弦有力或或弦細數(shù)。 常用中成藥:清腦降壓片、腦立清膠囊、安宮降壓丸、羅布麻降壓片、養(yǎng)陰降壓膠囊、天麻鉤藤顆粒、天舒片、山綠茶降壓片、脂脈康膠囊等。 2、肝火上炎:清肝瀉火 辨別要點:發(fā)熱口渴、煩躁易怒、頭痛面赤、目赤腫痛,或耳鳴耳聾。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常用中成藥:瀉青丸、龍膽瀉肝丸等。 3、痰濕內(nèi)阻:化痰祛濕、和胃降濁 辨別要點:眩暈頭痛、胸脘滿悶、納呆惡心、嘔吐痰涎、身重體倦、少食多寐等。 常用中成藥:眩暈寧片、山菊降壓膠囊、牛黃降壓片等。 4、瘀血內(nèi)阻:活血化瘀 辨別要點:頭痛如刺,痛有定處;胸悶心悸,手足麻木;舌質(zhì)暗,脈弦澀。 常用中成藥:心脈通片、心安寧片、血府逐瘀丸等。 5、陰陽兩虛:陰陽雙補、補腎強身 辨別要點:頭昏眼花、面白少華、心悸氣短、腰膝無力、夜尿頻多、面部或下肢浮腫,舌質(zhì)淡嫩等。 常用中成藥:龜鹿補腎片、金匱腎氣丸、參茸補腎片等。 6、氣血兩虛:補益氣血、調(diào)養(yǎng)心脾 辨別要點:眩暈、氣短乏力、口干心煩、面色白、自汗或盜汗、心悸失眠、納呆、腹脹便溏等。 常用中成藥:歸脾丸等。 7、肝腎陰虛:清熱平肝、補益肝腎 癥狀:眩暈、頭痛、面紅耳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軟,心悸不寐,耳鳴健忘、心悸乏力、眼睛干澀等。 常用中成藥:脂脈康膠囊、養(yǎng)陰降壓膠囊、清肝降壓膠囊、杜仲降壓片等。#心血管健康百問百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