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規(guī)定全國男子留辮子之前,古代的男性都是將頭發(fā)束于頭頂。男子二十歲時還要舉行加冠儀式,稱為束冠禮。 除了戴束發(fā)冠,男子還會在頭上戴一頂形同帽子的東西,不過,那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戴的,叫“冕”,是一種禮冠,天子、諸侯、卿大夫參加重要活動的時候戴。 古代皇帝上朝,或參加祭祀等盛大典禮的時候,會傳特殊的禮服,佩戴禮冠。皇帝戴的冕冠跟其他人不同,帽檐前后有垂下來的珠串,像兩幅門簾子掛在皇帝的額前與腦后。這與眾不同的門簾子是干什么的?其實也象征著他的皇權(quán)。 冕制起源于黃帝時期,到周朝逐漸完善。冕冠頂端有一塊長形的冕板,叫“延”,前圓后方,象征著天圓地方,而佩戴這種規(guī)格帽子的人,自然就是天子了。 冕檐上垂的若干珠串,叫“旒”,是用彩線將珠玉串到一起的,與冕冠合起來,名曰冕旒,冕旒的材質(zhì)不同,和數(shù)量多少,是區(qū)分尊卑貴賤的標準。 旒本是旌旗上梳齒樣的條帶裝飾物,據(jù)《禮記》記載:旗十有二旒;《禮記·玉藻》記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意思是,天子以五彩玉為旒,天子冕冠上的旒有十二串。 冕旒剛出現(xiàn)的時候,不僅天子,諸侯王也能戴,根據(jù)尊卑,旒的數(shù)量有九、七、五之分,戴錯了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據(jù)《周禮》記載: “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p> 后來皇權(quán)越來越集中,冕旒也成了帝王的專屬,于是冕旒也代稱帝王?!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里有稱:“古之王者,冕而前旒?!?/p> 旒可以用五彩珠串,但是冕冠的制式歷朝大抵相同,都是外黑里紅,紅是朱紅色。禮服跟冕冠搭配,也是黑色為主,輔以少量朱紅色,整個冕服相得益彰,顯出帝王的大氣與尊貴,顏色也低調(diào)莊重。 古人頭上的珠寶都是拿來做頭飾用的,冕旒自然也有裝飾冠的作用,不過它的作用不僅如此,還有更深刻的意義。 古代有“目不旒視,充耳不聞”之說。置旒的目的是“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身為帝王的人,要有廣大的胸懷,能識大體,能容小錯。 除此,冕旒還有一個功能是,將皇帝與大臣的視線隔空,讓臣子無法通過皇帝的臉色,和眼神猜測皇帝的心思,也能保護皇帝流露出來的表情,以免失了帝王的儀態(tài)和尊嚴。 冕旒置于面前,也是在時刻提醒皇帝,坐在高位要懂得把控心思與情緒,做到隨時自省。一旦皇帝控制不住脾氣,冕旒就會劇烈晃動,有傷大雅。所以,冕旒也是個控制皇帝儀態(tài)的工具。 周朝時,周公建立各種禮儀、規(guī)矩,官服的禮制被正式確定,后人也沿用了這種極具皇權(quán)象征的制度。 古人受儒學思想影響,既然頭冠能象征地位,民間也流行起來。以冠束發(fā)的,非富即貴,普通的農(nóng)民就沒誰戴冠了,大多用的頭巾布條之類的束發(fā)。 秦漢時期,皇帝的朝服是典型的黑色紅色搭配,后來朝服逐漸變化,到了宋朝,皇帝便幾乎不再戴冕旒了,朝冠外形精簡了一些,但朝冠的材質(zhì)卻全是純金打造的了,上面的龍與雕花更加精致。 與金色的禮冠搭配,自然要穿金黃色的衣服,正黃色成為皇權(quán)的代表色。除了皇帝皇后的朝服能使用這種鮮艷的明黃,諸侯王與其他后宮嬪妃都是不允許的。 少數(shù)民族建立政權(quán)的皇帝也不戴冕旒,他們戴的帽子也不同于漢人皇帝的制式。到了清朝,冕旒制式的禮冠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滿清雖然是從漢人手里接過的政權(quán),但是少數(shù)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都有很強烈的認同感,雖然他們在不停地漢化,與漢族融合,但是骨子里還是只遵從自己的文化習俗,并強制漢人百姓改穿滿族的服裝,留滿人的發(fā)型。 滿清皇室喜愛東珠,配以純金的底,做成各種裝飾品。但東珠珍貴,數(shù)量少,根據(jù)身份地位,佩戴東珠的數(shù)量也不一樣,最多不能超過十二顆。當然,皇帝皇后例外,想戴多少都可以。 東珠還要根據(jù)身份區(qū)分大小。最大質(zhì)量最好的東珠肯定是給皇帝皇后的,嬪妃戴東珠的大小不可以超過皇后,否則就是尊卑不分。 歷朝皇帝冠服的衍變根據(jù)各人不同的審美來定的,不過,都不失豪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