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黃帝后裔在滕州 “軒轅”一詞,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有時是被用作祖國或民族的同義語的。我國最早的著名的通史著作《史記》是由居于軒轅之丘,名曰軒轅黃帝作開篇第一人的。《史記·五帝本紀·第一》里說,“軒轅之時,神農氏衰……炎帝欲侵凌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對于這段歷史,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楊向奎教授在中央高級黨校文史講座中指出,軒轅黃帝“這個人在歷史上怎樣,很難描寫,但就其圖騰崇拜來說,我們可以肯定黃帝部族是崇拜水族動物的,即龍蛇之流”。由此他對軒轅一詞解釋說:“黃帝叫軒轅氏,軒轅這兩個字,大家都不會解釋,研究古書以后發(fā)現,軒轅可能就是天黿,在古代,軒轅和天黿讀音是一樣的。黿,就是水族動物,黃帝以天黿作圖騰,說明他的圖騰是水族動物?!边@一論說,從遠古社會的圖騰上尋出軒轅的含義,科學地闡釋了中華民族為什么是所謂的“龍的傳人”。軒轅莊村名碑(秦良/攝) “軒轅”一詞,作為姓氏,起于黃帝之名。《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者,姬姓,少典之子,居軒轅之丘,名曰軒轅”?!妒酚洝に麟[》轉引《帝王世紀》載:“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故以為姓,居軒轅之丘,故以為名,又以為號”。《正義·案》載:“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之次子,叫有熊氏,又曰縉云氏,又曰帝鴻氏,亦稱帝軒氏。娶西陵氏之女玀祖為正妃,生二子,后皆有天下。其一玄囂,是為青陽;其二昌意。黃帝蓋四妃,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曰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詰、儇、依,黃帝崩,葬于橋山(今陜西省黃陵縣),子青陽立,是為帝少昊。黃帝的后代姓軒轅氏,后去轅為軒 姓”。軒轅氏顯然是黃帝后裔,軒轅宗族也一向以黃帝宗親后裔自許。軒轅氏族著于史籍的,漢代有軒和,唐代軒轅集,宋代有軒轅損,然都不是名臣大儒,所以姓氏不彰,長久不為世人所知。在滕州市南部三十五里的 官橋鎮(zhèn),薛河故道與魏水河的交匯處,有一片被當地村民俗稱為軒轅的地方。它東臨古薛水,西臨豐山。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這里的軒轅與軒轅黃帝有何淵源?經走訪官橋鎮(zhèn)前萊村軒轅氏后裔和查閱《滕陽軒轅氏族譜》得知,明朝成化年間,黃河在河南決口,世居河南睢縣軒老家的軒轅應試一家母子三人,于洪水橫流中漂泊到山東,投奔在山東滕州做官的父親,由于軒轅應試的父親已調任他鄉(xiāng),無處尋找,遂定居在滕州古薛河北岸,定居之處取名軒轅莊。《官橋鎮(zhèn)志·村名由來》記載:“軒轅莊,明代成化年間立村,軒轅氏從河南遷此居住,取名軒轅莊。”定居之后,軒轅應試生四子,次子軒轅標的孫子軒轅玳,曾孫軒轅作肅皆以勤于讀書而博取功名。然自軒轅作肅子軒轅利國入朝為官之后,因不知什么原因得罪朝廷,招致官兵的追殺,居住在軒轅莊的軒轅族人隨即四處遷徙,家道衰落。部分軒轅族人回遷河南睢縣老家,部分去軒改為袁姓(解放后,前萊村還有部分袁家林存在)。另一部分遷到官橋鎮(zhèn)前萊村,軒轅莊至此無一戶軒轅后人。軒轅莊張永銓老師生前曾對軒轅氏的興衰作過考查,據說現在俗稱為軒轅的地方,過去曾是軒轅氏族人的果園和耕地,軒轅莊村北和村東都是軒轅族人的林地,當時軒轅氏的祖塋占地面積達上百畝,祖塋里栽植著青松翠柏,幾十座墓碑矗立在林地里,松濤陣陣,枝杈崢嶸,莽莽蒼蒼,規(guī)模非常壯觀。然自乾隆朝以后,由于軒轅氏族人四處遷徙,軒轅氏祖塋無人添墳掃墓,天長日久遂成為亂墳崗。1958年8月,濟南軍區(qū)在軒轅祖塋內破土籌建軒轅井,1960年10月易名八一煤礦,所有墓葬被推平,墓碑被拉倒鋪路。《古滕文獻志·滕州古今家譜考》 經查閱山東地方史料得知,明朝年間,曾有多名軒轅氏官員在山東做官,如明朝甲辰年(1424年)山東知府軒中矩,以及在明朝燕王朱棣從南京遷都燕京的返途中,在梁山救駕有功的睢縣籍驛站節(jié)度使軒轅斌?!额】h縣志》記載:“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燕山(北京)返途中,驅逐叛逆,清除妖孽(俗稱燕王掃北)。路過梁山腳下,被蕃兵草寇包圍,驛站節(jié)度使軒轅斌帶領子弟兵奮力拼殺,解救明成祖突出重圍。軒轅斌因救駕有功,被敕封為州官,管轄梁山、嘉祥、汶上、巨野、鄆城、東平、鄄城共七個縣,賜給良田五壇四(5400畝),其他子弟兵也加官晉爵,各有賞賜,分居山東各地為官?!贝撕?,族人從河南睢縣不斷向山東遷徙,山東軒轅氏族人至今仍舊傳誦宗族俚歌:“我家先祖本諱斌,睢州境內有家門?!辟蹈枥锼念≈荩船F在的河南省睢縣。據清朝光緒十一年(1885 年)《睢鹿世家軒轅氏譜》記載:“唐朝貞觀年間,豹祖率眾自黃帝陵寢所在橋山(今陜西黃陵縣境)遷居睢州長崗集,稱軒老家?!比缃瘢w徙到官橋鎮(zhèn)前萊村的軒轅氏族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其他氏族和諧相處,勤勞耕作,共同抒寫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譜寫著滕州的華麗篇章。薛水斜陽畫角哀:滕州市軒轅氏悲愴家族史(秦良/攝) 1990年的一個冬日晚上,我在父親的床頭發(fā)現了一部自己家族的1928年民國譜(當時父親正在為家族第三次修譜準備文字資料),喜歡歷史的我看至深夜,沉淪于近400年的家族史中不能自拔,其中有軒轅氏三個字多次出現,細讀之中知道了這位軒轅氏是我們家族二支西倉孫家大院奠基人孫鑒的側室夫人,她的兒孫后代非常非常優(yōu)秀,當時我很疑問,這位不一樣的妾室夫人,有什么特別的身世嗎? 工作后常坐車經過官橋,票務員總嚷嚷:“軒轅站到了,有下車的嗎?'此時的我是第二次在身邊聽到軒轅二字,亦是同樣好奇心重,一個黑灰臟兮兮的八一煤礦,怎么會有一個這么貴氣的名字哪?疑問歸疑問,也沒有多想。 一晃又是20年的光景過去,2015年皇殿孫家族再次舉行第四次續(xù)修族譜的活動,我因略精于家族史被薦為纂修:負責文字史料收集及撰寫家族史、家族歷史人物工作。當我翻閱族譜再次看到熟悉的軒轅氏三個字時,不知是多年閱歷聯想,抑還是腦中靈光一閃:家譜中的這位軒轅氏和官橋鎮(zhèn)軒轅莊是不是有某種聯系?如果軒轅莊還有或曾經有過軒轅人家,會不會是軒轅氏的娘家?——我開始上網收集軒轅莊的歷史資料:果然!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有一位河南睢縣軒老家的軒轅應試,因水災前來尋找在滕縣做官的父親,可惜在滕縣沒有找到父親的蹤跡,于是軒轅應試即在現官橋鎮(zhèn)軒轅莊處落戶繁衍生息,而且只有軒轅應試這一家人,找到了!找到了:我在心中認定嫁到我們家族那位不凡的軒轅女子是軒轅應試的后人。 2018年2月閑暇的一天,我到軒轅莊北2里的前萊村尋找軒轅氏后人及軒轅氏族譜(經棗莊市民俗協(xié)會副主席張彪老師指點),在軒轅金城的家中看到了軒轅族譜,以及至村東觀瞻軒轅一世祖母周太君碑(乾隆34年.1770年立),證實了軒轅氏為軒轅家族七世軒轅果女兒的猜測。遂后寫下了巜孫家大院孫鑒側室夫人軒轅氏身世考》的文章。翻閱《嶧陽軒轅氏族譜》,發(fā)現遷徙至官橋鎮(zhèn)的這支軒轅人家,歷史湮滅的很厲害:除了一世祖母碑后的石刻1~7世譜系外,不但子嗣凋零,且8~10世家史斷代,多是傳說不確,幾天前,孫井泉老師打來電話,詢問我查到了哪些有關官橋鎮(zhèn)軒轅氏的歷史資料,聊過后我試圖再復原出一些軒轅氏的家族史,也是對這二十多年來的研究做一些探討總結:(一)針對軒轅應試投奔滕縣父親的說法,查閱了康熙版與道光版《滕縣志》的官宦篇,沒有發(fā)現明、清兩朝有軒轅姓氏的外地人前來任官;后來又猜想,會不會到廣西藤縣任官,造成了誤會?在網上購買了清嘉慶、同治《滕縣志》官宦篇,也沒有找到軒轅或軒姓為官的記錄,而且六世軒轅作肅敘述家族遷徙史時也沒有提到投奔父親說,可見此說謬誤,《官橋鎮(zhèn)志》記載軒轅家族是明成化年間遷來,當為誤,以軒轅作肅碑文為證當是明崇禎末年或清順治初來滕定居。(二)查1846年(道光26年)黃來麟版《滕縣志》,驚奇發(fā)現了5條與軒轅家族有關的記錄,而這5條記錄也簡潔明了揭示了軒轅家族衰敗的根本原因,讀來令人悲愴而凄涼:有4條均是貞潔烈女傳記!①武氏:適軒轅標,標著學行,生子三歲,標卒,氏年二十一。事翁姑孝,姑歿,奉繼姑如前姑,葬祭如禮。夫弟貧,分膏田恤之,子名紹宗娶劉氏。②劉氏:邑舊家女,性幽靜婉婉聽從,適紹宗,善相夫如武氏,生二男,長玳次瑁,女歲甫周,紹宗卒,氏年二十七。玳長娶任氏,劉卒,年三十五,瑁未昏,女未嫁,所賴以紹武氏者惟任氏。③任氏:邑庠生名普女弟也,幼嫻內則,及笄適玳,有賢聲。玳入庠越四載卒,遺子作肅八齡,氏年二十七,夫女弟適孔四氏學孔傳檜,殉夫旌節(jié)烈,人謂夙撫於任氏故也,作肅國學生。
④軒轅氏:孔傳檜繼室,年二十三夫故,遺一子一女,氏撫之未幾,子女俱殤,遂自縊,建坊旌表。⑤按:軒轅氏自作肅子果乏嗣遂不祀,今其碑在康留壩東,有作肅自記。——何等的慘烈與悲愴!整個軒轅家族仿佛陷入了魔之咒語:自軒轅應試的次子軒轅標(三世)、軒轅紹宗(四世)、軒轅玳(五世)三代傳人均是二十余歲青春早殤,妻寡,出嫁的女兒亦自縊殉夫!至第六世軒轅作肅碑文哀嘆:'數世守祖塋者,唯肅父子二人也!'更不幸的是,縣志載:作肅子果乏嗣遂不祀……讀縣志文至此,研究家族史多年的我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當年,軒轅家族的傳人又該是何種絕望的心態(tài)哪?不僅又要疑問,現在居住在前萊村的軒轅族人,會是遷至嶧北的長支軒轅昇的后人回遷來的嗎?還是縣志記載的歷史出現了謬誤? 據《軒轅(軒)姓氏文化簡史》一書統(tǒng)計,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囯軒轅(軒)姓總人口60733人,山東棗莊市69人(軒轅昇后裔),滕州市46人(軒轅?后裔),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81人(軒轅應舉的后裔)。 注:軒轅族譜中除軒轅應舉和軒轅昇遷出外,歐氏譜圖(為便于閱讀我畫了一個軒轅氏前七世譜系圖)中的軒轅昂之子軒轅琉宗譜載未婚殤,軒轅冕有四女無子,軒轅瑁之子軒轅作圣無嗣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