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8 期 作者 / 1王曉翠2牛陽1張思超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醫(yī)學(xué)院2寧夏醫(yī)科大學(xué)中醫(yī)學(xué)院 編輯 / 劉剛 ⊙ 校對 / 張芊芊
基于中醫(yī)古籍文獻的升降散應(yīng)用溯源及探析 升降散為溫病名方,深受歷代醫(yī)家所贊譽和推崇,如清代醫(yī)家陳良佐稱贊此方“實衛(wèi)生之仙劑,真捷效之神丹”;楊璿認為此方能“救大證、壞證、怪證、危證”;蒲輔周先生更是認為“溫疫之升降散,猶如四時溫病之銀翹散”。后人皆知升降散由大黃、僵蠶、蟬蛻、姜黃四味藥物組成,但追溯其雛形只有大黃和僵蠶兩味藥。不僅如此,在各類著作中還存在方名不同而藥物組成相同的現(xiàn)象,歷代醫(yī)家也有各自發(fā)揮??v觀現(xiàn)代文獻數(shù)千條,觀其臨床療效者十有八九,探其理論發(fā)微者略見一二,卻尚未有其古時應(yīng)用之概貌闡述者。故詳述之以加深對此方內(nèi)涵的理解。 1溯源 1.1僅以大黃、僵蠶制方 《儒門事親》為金代醫(yī)家張從正所著,成書于1228年,書中記載白僵蠶、大黃二藥可治諸惡瘡,又輯錄“治大頭病兼治喉痹(痹者,閉也)方:'歌曰:人間治疫有仙方,一兩僵蠶二大黃,姜汁為丸如彈大,井花調(diào)蜜便清涼。’”此歌訣指出僵蠶和大黃是治療熱毒壅遏上焦、發(fā)于頭面而致頭痛腫大如斗兼咽喉腫閉不通的主要藥物。朱震亨《丹溪心法》也輯錄此方歌治療大頭天行病。后至《御藥院方》收集了金元及其以前的宮廷用方,書中記載用白僵蠶、生大黃治療咽喉腫閉不通,名為五痹散。至明代,《普濟方》中《咽喉門》記載如圣散(又名僵蠶散),治療咽喉腫痛、痰壅喉痹,生姜汁送服白僵蠶末,重者含服大黃;《時氣門》記載大黃僵蠶丸(原著無方名而后世編著者所命之方名)治大頭病,兼治疫瘴?!豆沤襻t(yī)鑒》將僵黃丸列入《面病》篇而不是《瘟疫》篇,用于治療胃中熱盛上攻頭面或風(fēng)熱外乘而致面腫,《東醫(yī)寶鑒》中也收錄此方治療大頭病及喉痹,并附歌訣?!吨嗅t(yī)方劑大辭典》中記載姜黃丸在《杏苑生春》中又名為二味消毒丸。古之方劑冠以“消毒”二字,皆有“消癰腫、解熱毒”之用,此方似亦為熱毒邪氣所致病證而設(shè)。延至清代,《仙拈集》和《串雅內(nèi)編》記載普濟丹(僵蠶、生大黃、熟(制)大黃)治一切瘟疫時氣、發(fā)熱頭痛及瘧痢。 1.2增加蟬蛻、姜黃以制方 《萬病回春》乃明代醫(yī)家龔?fù)①t所著,書中記載內(nèi)府仙方治腫項大頭病、蝦蟆瘟病,“僵蠶一兩、姜黃二錢半、蟬退一錢半、大黃四兩,上共為細末,姜汁打糊為丸”。龔?fù)①t為龔信之子,曾參與《古今醫(yī)鑒》續(xù)編工作,應(yīng)該很熟悉僵黃丸,又曾任太醫(yī)院吏目,內(nèi)府仙方本意為宮廷秘方,故龔?fù)①t或許是從太醫(yī)院獲取此方的。 朝鮮醫(yī)家許?!稏|醫(yī)寶鑒》中“僵黃丸”條下又有“加味僵黃丸”,附“即內(nèi)府仙方”,暗示此方是在僵黃丸基礎(chǔ)上增加蟬蛻、姜黃而成。至清代,瘟疫橫行,此方更是被奉為治疫之神方、效方。如《秘方集驗》《經(jīng)驗丹方匯編》《文堂集驗方》《壽世編》中列治蛤蟆瘟(大頭瘟)方劑,雖無具體方名,但用藥與內(nèi)府仙方無異。陳良佐《溫病大成·二分析義》用此方治療熱疫,以陪賑散命名,“竊謂歲饑有賑,猶賑濟之不可無此藥以陪之,故曰陪賑散”。后流傳至楊璿,《傷寒瘟疫條辨》(以下簡稱為《寒瘟條辨》)如是記載:“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析義》改分兩變服法,名為陪賑散……予更其名曰'升降散’……又名'太極丸’”。至此升降散作為溫病名方而為后世所廣為熟知。楊璿將陪賑散易名為升降散,其理由如下:其一,針對本方用藥特點和功效而言,“蓋取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nèi)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矣”;其二,仿劉河間“表里雙解”之意,認為其作用與雙解散不相上下,“可與河間雙解散并駕齊驅(qū)耳。名曰升降,亦雙解之別名也”。但在《溫證羊毛論》一書中,雖未提到升降散,卻用其治療羊毛溫證,并易名為溫證解毒散,方后又注明“或蜜、酒為丸,名太極丸”,且觀書中加味涼膈散、加減雙解散等組方用藥,似與楊璿相差無幾,僅是方名略有出入。從成書年代來看,《溫證羊毛論》僅比《寒瘟條辨》晚10余年,或效法于楊璿已不得而知。而后《醫(yī)方簡義》《疑難急癥簡方》等書中均有升降散記載,但多為引用,鮮有發(fā)揮。 2探析 2.1理論淵源和發(fā)揮 后人皆知升降散是楊璿輯錄《二分析義》陪賑散、改兩變服法易名而成,又盛贊楊璿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治溫十五方而為后世所用。殊不知治溫十五方雖以升降散為其總方,而其中復(fù)蘇、清涼、清化、神解等方劑均來源于《二分析義》。如《寒瘟條辨》輯錄《二分析義》大、小復(fù)蘇飲子均為原方原名,大、小清涼散由大、小清涼滌疫散變化而成。呂田匯集陳良佐、楊璿二家之言著有《瘟疫條辨摘要》,指出《二分析義》中載有代天靖疫飲子三方,《寒瘟條辨》僅錄第一方,名為清化湯;有清心驅(qū)疫飲子三方,錄第一方,名為神解散。陳良佐、楊璿治疫思想均來源于吳又可,但楊璿又有所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由此可見,陳、楊二家對升降散的推廣應(yīng)用均具有貢獻,應(yīng)相互參之。在陳良佐、楊璿二家論升降散的基礎(chǔ)上,清代其他醫(yī)家也有所發(fā)揮,提出自己的見解,列舉如下以資參考。 劉奎對陪賑散頗有非議,在《松峰說疫》中以一例誤治醫(yī)案強調(diào)該方臨床應(yīng)用不可拘泥于“用治三十六般熱疫”,以為與熱毒相宜而放膽用之,此為誤也;且人之病有在臟在腑之別,體質(zhì)又有老少強弱之分,臨床應(yīng)用仍需細細辨證,斟酌得宜。羅汝蘭對鼠疫病的治療研究也體現(xiàn)了劉奎“不可一方治多病”的思想。羅汝蘭稱鼠疫雖同屬瘟疫,但其病機為“熱毒血瘀”,故不能混于他疫,若僅使用清化湯、升降散等清解之劑多不效,而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中活血解毒湯恰于此證合,用之猶宜。鄭欽安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認為升降散與麻杏石甘湯同出一法,其理論依據(jù)為溫病是溫邪先犯太陽,又直趨陽明,伏于膈間,發(fā)為燥熱,是二陽之正病,仲景立麻杏石甘湯實為以上證候具體治法,使邪氣從太陽而入者仍從太陽而出。細品鄭欽安之意,二方均有“透邪”的作用,既可治療表里同病,又可治療單純里熱證。但楊璿謂溫病雖有表證狀若傷寒,皆因里有郁火浮越于外,實為有表證而無表邪,升降散用輕清之品以升陽中之清陽,苦寒味厚之品以降陰中之濁陰,調(diào)理氣機升降開導(dǎo)里熱,里熱除而表證自解;傷寒表里同病為外感寒邪,表寒未盡解又入里化熱,麻杏石甘湯是辛涼藥與辛溫藥并用,石膏涼能清泄,辛能發(fā)散,麻黃辛溫開泄腠理引邪外出。由此可見,兩方雖都有解表和(或)清里的作用,但用藥和作用方式均不同,一為縱向一為橫向。 2.2臨床應(yīng)用探析 2.2.1藥解:《寒瘟條辨》輯錄《二分析義》中升降散方藥之理而有所補充,甚是詳盡。方中僵蠶其性輕浮而升,散逆濁結(jié)滯之痰,能治一切風(fēng)熱腫毒,辟一切怫郁之邪氣,故為君;蟬蛻乃土木余氣所化,屬清虛之品,滌熱而解毒,且取其蛻者退之意,使人病去而無恙也,故為臣;姜黃味苦性寒,下氣最捷,破血立通,消瘴腫,故為佐;大黃氣味俱厚,性大寒,陰中之陰,上下通行,走而不守,清臟腑蓄熱,消癰腫,號稱將軍,故為使。大黃治疫以生用為多,而《仙拈集》《串雅內(nèi)編》普濟丹中卻生、制大黃合而用之。探其緣由,大黃用酒浸制后,苦寒之性得以減緩,借酒之升散作用上達頭部,以清解上焦熱毒,應(yīng)有增效之用。自陳良佐之前,本方常用生姜汁為引,打糊為丸劑或調(diào)勻散劑。究其原因,或是因方中四藥皆為寒涼之物,尤其大黃苦寒瀉下,用量較大,易損傷脾胃,而配辛溫的生姜以反佐之。陳良佐棄生姜易為米酒,米酒性熱,味甘辛,甘則養(yǎng)氣和血,辛則無處不到,用冷酒,能引諸涼藥至熱所,助藥殺毒,尤為溫病圣藥。自古瘟疫治療以攻邪為第一法門,陳良佐用米酒替代生姜,應(yīng)是考慮到米酒兼有補養(yǎng)作用,防止邪去正傷。《寒瘟條辨》用黃酒冷服,實為米酒也,且斷不可用蒸酒,因其蒸后僅存大熱之性而辛散之力全無。蜂蜜為導(dǎo),取其性涼、清熱潤燥而自散溫毒也。如此六法具備,補瀉兼行,寒熱并用,治以熱疫,其效甚速而其功甚神也。除上述引導(dǎo)藥外,尚有記載用井花水和童便調(diào)藥而服者。井花水是清晨首次汲取的井水,味甘無毒,“涼能清熱,甘可助陰”;童便為十歲以下兒童小便,味咸性寒,走血分,有除邪熱、清虛熱作用,如《丹溪心法》中記載瘟疫熱甚者可加童便??梢姽艜r治療瘟疫非常注重“熱毒”和“陰傷”兩大要素,取井花水或童便清熱助陰之功效,便可兩者兼顧之。 2.2.3劑型變化:古時醫(yī)家多使用丸(丹)劑或散劑治療瘟疫,源于瘟疫不同于普通四時溫病,發(fā)病急,病情重,傳變快,變證多,易發(fā)生廣泛流行。而丸劑或散劑,有制藥簡單、服用方便的特點,省去煎藥時間,尤其適用于治療急性病、多發(fā)病、流行病,如陳良佐認為升降散并非貴重之品,按照比例增加劑量制成散劑以備不時之需。散劑又有容易吸收、藥效迅速而猛烈的優(yōu)勢,符合瘟疫“驅(qū)邪務(wù)早、務(wù)盡”的治療原則。此為其一也。其二,治療喉痹,如《御藥院方》五痹散及《古今醫(yī)鑒》僵黃丸均可治療咽喉腫閉不通,前者“用生姜汁、溫蜜水調(diào)勻,細細服”,后者“井水入蜜少許,研,徐徐食后呷服”。之所以采取以上服藥方式,除因咽喉腫閉不通致吞咽困難外,尚有使藥物盡可能長時間停留在局部以便充分發(fā)揮藥效的意義。其三,藥名另有寓意,如楊璿“以太極本無極,用治雜氣無聲無臭之病也”之意取名“太極丸”,且變散為丸,可“緩下之”;陳良佐命之為散,又蘊含播散、擴散之意,即“散者散也,望仁人君子,量力施濟,散給于人,傳得壽世之也”。 2.2.4劑量變化:以大黃、僵蠶立方治疫者,大黃用量或倍于僵蠶,或與僵蠶等量,而以前者多見。后增加蟬蛻、姜黃而立方者,《萬病回春》內(nèi)府仙方用大黃四兩、姜黃二錢半,但不同刻本中僵蠶、蟬蛻用量存在差異,如金陵周氏重刊本用僵蠶二兩、蟬蛻兩錢半,而掃葉山房木刻本中用僵蠶一兩、蟬蛻一錢半?!吨嗅t(yī)方劑大辭典》記載內(nèi)府仙方劑量與金陵周氏重刊本一致,僵蠶、蟬蛻、姜黃、大黃用藥比例為2:0.25:0.25:4;《壽世編》中四藥比例為1:0.12:0.12:0.2;陪賑散及升降散用藥比例為2:1:0.3:4。基本可以看出,除《壽世編》僵蠶用量大于大黃外,其余各方總體用藥比例相似,均是大黃用量最多,僵蠶、蟬蛻次之,姜黃用量相對偏少。大黃自古被稱為治疫之妙品,符合溫病“逐穢為第一要義”的治療大法,故雖為佐藥,卻用量最大。 2.2.5服藥法及注意事項:升降散無論是作散劑服還是作丸藥服,均需用冷米酒和生蜜調(diào)勻。丸劑以大人每服一丸(每丸重一錢)、小兒減半為宜。至于散劑,陳良佐認為熱疫發(fā)生時間為春分之后秋分之前,也正是因為春分至秋分占全年(365天)182天半而主張單次服散劑1.825錢。同時陳良佐也指出,若秋分后或春分前,即使有疫證也不能服此方,蓋因此方因時制宜而專為熱疫所設(shè)。但經(jīng)楊璿對升降散闡釋和發(fā)揮,可以看出只要恰合“熱毒怫郁于內(nèi)”或“火熱彌漫三焦”的病機,便可靈活加減用之,不必拘泥于時間限制。此外,《串雅內(nèi)編》《溫證羊毛論》《寒瘟條辨》都提到服藥需視患者之老幼強弱,量其毒之輕重,為服藥多寡之準(zhǔn)。針對服藥注意事項,陳良佐提出宜空腹服,服藥后忌茶水煙酒;宜清淡飲食及半飽,猶忌葷腥食物及過飽。此番考慮,乃因瘟疫治療以“急急攻邪”為先,空腹服用有助于藥物吸收而迅速發(fā)揮藥效;又考慮藥效猛烈、邪去中焦受損,不宜飽食或食用難以消化之物,總之以時時顧護正氣為基本原則。 3小結(jié) |
|
來自: 了然3z5ctoaa2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