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文,1957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吃過糠,下過鄉(xiāng),當(dāng)過兵,扛過槍。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詩詞協(xié)會會員、承德市詩詞楹聯(lián)學(xué)會副會長、承德市傳統(tǒng)文化學(xué)會理事。已出版?zhèn)€人作品集《穿越時光的詩韻》《熱河小溪》《夢筆塵緣》《楊洪文詩文集》,詩文發(fā)表于多種報刊,并收入多種文學(xué)選本。 淺析“老干體” 楊洪文 詩作,是人們在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中對于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理性求知和自我渲瀉的表述。從而引起作者對時代、社會、人倫、景物等一系列所見所聞的有感而發(fā),落筆成文。既陶冶了個人情操,也豐富了文化生活,所以,在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里,“老干體”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廣泛的生存空間。 何謂“老干體”?雖然它是人們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的一個新詞匯,但也能顧名思義,就是部分已退休或未退休的黨政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們擅長和愛好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是中國傳統(tǒng)詩詞在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他們可以不拘形式、不講格律、緊跟時政、緊扣主題,就像官員們在會場的講話一樣,內(nèi)容空洞、千篇一律、脫離實際、套話一堆。所以又把“老干體”戲稱為“官僚體”“時政體”“人大體”“政協(xié)體”。 不管怎樣,這樣的體裁也確實體現(xiàn)了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精髓,并已形成流派,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甚至已成為當(dāng)今社會的創(chuàng)作主流。有人曾經(jīng)粗略統(tǒng)計過,全國幾千個詩詞協(xié)會中,大多數(shù)作者都熱衷于“老干體”,可見這支創(chuàng)作大軍的繁榮昌盛。 下面就有關(guān)問題簡述一下個人觀點: 一 “老干體”的特點 “老干體”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主要特征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內(nèi)容的空洞化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尚書·舜典》,這是我國古代對詩歌最早的論述,“志和言”的本意是指志向和語言,但也泛指人的內(nèi)在思想感情,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感情是需要通過詩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這就是詩歌誕生的思想基礎(chǔ)。南梁理學(xué)家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寫到:“蓋風(fēng)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性情,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鼻樵谙?,詩在后,這也是古人“詩緣情”的真諦所在?!霸娬撸閯佑谥卸斡谘浴保ā侗臼略娦蚰俊访蠗ぃ?。(《詩品二十四則·實境》司空圖)也說明了這一點:“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性情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span> 優(yōu)秀之作無不深植于性情之中,都是由于情感的碰撞迸發(fā)而成,古今中外無一例外。而“老干體”恰恰相反,它是詩在前,情是否在后也很難說,這是“老干體”的通病。例如寫天就是“晴空萬里”、寫地則是“綠意盎然”、寫黎民定是“發(fā)大財,奔小康”、寫偉人更是“不世功,澤萬年”。這樣的作品既沒有詩情畫意,也沒有真情實感,只是在適宜的場合、按照固定的模式,喊上一陣脫離實際的口號罷了。 (二)形式的歌德化 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為指點江山,官氣十足,冠冕堂皇,套話連篇,極盡贊美,空泛無物。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xué)授予莫言榮譽文學(xué)博士,他在登臺致辭時說:“我認為文學(xué)作品永遠不是唱贊歌的工具,文學(xué)藝術(shù)就是應(yīng)該暴露黑暗?!蔽译m然不能完全贊同莫言的觀點,但文學(xué)的作用應(yīng)該是既有表彰,也有批評;既有褒揚,也有貶斥,這才是作家應(yīng)該追求的價值觀。當(dāng)下歌功頌德,搖旗吶喊幾乎成了“老干體”的主要內(nèi)容和共同特色。他們能緊跟社會發(fā)展,緊扣時代脈搏,時刻關(guān)注黨政動態(tài),比如“黨代會”、“人代會”、“政協(xié)會”,什么火箭上天、蛟龍下海,還有“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都是“老干體”選擇的主題。其觀點鮮明、目標準確,但立意陳舊、語言蒼白,表現(xiàn)手法千篇一律、如出一轍。其結(jié)果就是:開會沒有不成功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決定沒有不正確的、政策沒有不英明的、工作沒有不努力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對于上級指示毫不動搖地執(zhí)行,對于行政舉措毫無保留地推崇,甚至為黨和政府代言,展現(xiàn)出一種“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大無畏創(chuàng)作精神。更有甚者從各種詩集中擷取詞匯,照貓畫虎地模仿他作,或下載詩詞APP,截取其中段落完成己作。但給人的感覺卻是不古不今、不倫不類、不清不楚、不明不白,這種拼瓷磚式的作品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也成了部分“老干體”的最愛。 杜甫有一首《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倍覀兊摹袄细审w”卻把它拼湊成“九月金秋猿猴叫,沙灘之上飛白鳥。落葉紛紛回大地,長江滾滾歸海潮。祖國江山九萬里,微病登山志氣高。兩鬢斑白莫心急,發(fā)揮余熱來賽跑?!毕炔徽勗娨?,就連原著的格律都未遵守,其“精典”程度已近極致,不知生活在天國里的詩圣讀過之后有何感想? 我曾讀過建黨百年的兩首小詩:“不忘誓言山外震,初心使命化真心。一生在黨博云霧,九域山河感黨恩。”“馬列主義耀光華,主席思想照萬家。小平理論指方向,頻報福音傳天下。”這種相同形式、類似內(nèi)容的“老干體”可以說是車載斗量,比比皆是。然而可喜的是“老干體”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而且正在進入更廣泛的領(lǐng)域,很多作品不僅有情有意,并且有血有肉。寫春不再是“百花齊放”、寫夏不再是“揮汗如雨”、寫秋不再是“碩果累累”、寫冬也不再是“大雪紛飛”。我曾經(jīng)讀過一首《新不了情》就很有意境:“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通,脈脈含情語。相濡有假期,以沫在現(xiàn)實。如今這寰宇,幸福呼甜蜜。”這首詩雖然在格律和用詞上有待推敲,但起碼在筆法上有了濃厚的詩味。作者通過對牛郎織女的描寫,歌頌了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三)語言的直白化 “詩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處。古人說雄深雅鍵,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十分,下語三分,可幾風(fēng)雅;下語六分,可追李杜;下語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易,此詩人之難”《詩人玉屑卷十》。詩貴含蓄,含蓄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許多“老干體”都破了這條“戒律”。他們總是“真知灼見,直抒胸臆?!彼^直白就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盡量減少直描,或者說不要把全部的意思寫出來,讓人一覽無余,沒有想象的空間。這是因為詩詞這一藝術(shù)形式,是通過自身極其精煉的語言,盡可能地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能夠讓讀者感受到意象真、意境美、意趣高、情感深、情懷廣、情志遠。如果過于直白,就好像讓讀者喝了一碗白開水,一口入喉,淡然無味。好的作品就像一杯美酒,只要輕輕一抿都讓人回味無窮,否則就不是詩歌了。例如“老干體”寫香港回歸“明珠回歸二十年”、寫建軍節(jié)“高舉軍旗九十年”、寫草原“海拔兩千大草原”等等。其實這算不上詩句,充其量也就是順口溜或打油詩,因為連詩歌最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如果要避免直白,一是要練好基本功,多用形象思維,少用官腔套話,否則你的詩詞就很可能會落入工作總結(jié)式的套路中去。二是要大量閱讀,盡可能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樣就能精通哲理、熟悉方法、深諳技巧、善用比擬、妙用夸張、巧用修辭。讓你的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景物融為一體,你就會進入一個忘我的境界,那么你的作品就會出神入化,達到爐火純青之目的。 由于“老干體”的空洞化、歌德化和直白化的泛濫,致使“老干體”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可稱為體裁的格式化或程序化。大多的“老干體”都會緊跟形勢,關(guān)注時政,其內(nèi)容也會只褒不貶,趨利避害。這種詩詞大多都會首先點題,中間鋪排,最后感懷。請看《神州上天有感》:“喜看飛船有上天,巡航宇宙寫宏篇。公關(guān)奧秘星空繞,勇克艱難使命擔(dān)??萍简v飛長放膽,藍圖壯麗敢超前。神州崛起英雄涌,不畏強權(quán)笑語歡?!笔茁?lián)點明“飛船上天”,頷頸兩聯(lián)盡力鋪排“公關(guān)奧秘、科技騰飛”,尾聯(lián)感嘆“英雄涌、笑語歡”。這首詩在“老干體”中還是不錯的,格律比較準確,對仗還算嚴謹,情感較為豐富,體會也很真切,但最終也沒有超出“老干體”的范疇。 其實“老干體”的模式化并非現(xiàn)在才有,只是今人敲著現(xiàn)代的鍵盤去模仿古人陳舊的筆墨而已。咱們看一首唐詩:“鳴笳出望苑,飛蓋下芝田。水光浮照落,霞彩淡輕煙。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日斜歸騎動,馀興滿山川”(《奉和初春出游應(yīng)令》李百藥)今古兩首詩的表現(xiàn)形式完全一樣,毫無二致,只是古詩比今詩更有文采罷了。 二“老干體”的沿革 “老干體”一詞雖然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但就其體裁和內(nèi)容而言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從中國詩詞誕生的那天起,在廣袤的土地之上,在豐沛的雨水之下,在適宜的溫度之中,經(jīng)過歷朝歷代的蘊育,在時光荏苒中茁壯成長。 例如《詩經(jīng)》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薄榜嗱澘赘罚\在手。公之媚子,從公于狩。”漢代的《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南朝的《光武帝紀贊》:“明明廟謨,赳赳雄斷。于赫有命,系隆我漢。”唐朝是詩的國度,是歌的朝代,它把我國的古典詩歌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格律的完善、平仄的和諧、文字的精煉、語言的華麗、感情的奔放、作品的優(yōu)美都達到了極致。但類似于“老干體”的“臺閣體”詩詞也走向成熟,應(yīng)時即景、此唱彼和、互攀才華、歌功頌德儼然成了大唐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唐中宗李顯景龍二年(公元708年)立春之日,皇帝游望春宮作《立春日游苑迎春》:“神皋福地三秦邑,玉臺金闕九仙家。寒光猶戀甘泉樹,淑景偏臨建始花。彩蝶黃鶯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啟流霞席,暫囑曦輪勿遽斜?!碧I偾涮K颋躬身附和:“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細草遍承回輦處,輕花微落奉觴前。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此詩緊扣主題,立意明確,堂皇得體,以頌圣德。真乃一人呼喚,百人響應(yīng),頓時群臣激昂,紛紛效仿。尚書左丞崔湜、工部侍郎劉憲、中書舍人李適、兵部侍郎崔日用、吏部侍郎馬懷素等十幾位重臣相繼濡墨奮筆,組團獻詩,以附風(fēng)雅。其實唐代“老干體”也不乏史詩般的大家,比如王維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岑參的“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宮”《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等等,可見“老干體”這種獨特的文學(xué)現(xiàn)象,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官場的浮華也愈演愈烈。北宋真宗時“君臣如病狂”《宋史·真宗紀》似地演繹了一場“天書封禪”的鬧劇。據(jù)《續(xù)資治通鑒·宋紀二十七》記載,“檀淵之盟”締結(jié)之后,宋真宗趙恒為了挽回顏面,竟在知制誥王欽若的蠱惑下“封禪是矣”。為了能夠“河出圖、洛出書”已達到“此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耳”的目的,“遂召王旦欽于內(nèi)中,甚歡,賜以樽酒曰:'此酒極佳,歸與妻孥共之?!礆w,發(fā)視,乃珠也。旦自是不復(fù)持異,天書,封禪等事始作?!睆闹胁浑y看出,皇帝為了能順利“封禪泰山”,竟用美酒和珍珠賄賂宰相,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花邊文學(xué)·小品文的生機》魯迅)。景德五年(1008年),上天降大中祥符三篇,上有文曰:“趙受命,興于宋,付于沖。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宰相晏殊向真宗唱獻《河清頌》:“化流上帝,時表初星。飛書曝瑞,龍圖照神?!北彼沃~人柳永也不甘示弱,接連寫了四首天降祥瑞、神授封禪的“老干體”詩詞,其中一首《玉樓春》這樣寫道:“鳳樓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醮臺清夜洞天嚴,公宴凌晨簫鼓沸。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幾行鹓鷺望堯云,齊共南山呼萬歲。”這首詩寫出了春樓的祥瑞、真宗的神壇、百官的保生酒、天子的神明仁德、天上人間的萬歲之聲。皇帝果然龍顏大悅,遂下詔改“景德五年”為“大中祥符元年”,大赦天下,盛宴三日。從中不難看出,古代中國絕非因幾首詩就可以加官進爵那樣簡單,它不僅能譽滿官場,甚至還能改變歷史的走向,這就是歷朝歷代的達官貴人熱衷于此道的原因了。 明朝的永樂、成化年間,可以說是明初的“太平盛世”,所以當(dāng)時的詩文極盡雍容典雅和平正醇實 ,其內(nèi)容也多是粉飾太平與歌功頌德之作。以華蓋殿大學(xué)士楊士奇、文淵閣大學(xué)士楊榮、武英殿大學(xué)士楊溥為代表的“三楊臺閣體(館閣體)”更是引領(lǐng)潮流,陶然于其中。其詩的主要特征:一是緊密配合朝廷的意識形態(tài)(程朱理學(xué)),二是不時反映權(quán)貴生活的奢華,三是充分展現(xiàn)社會心態(tài)的滿足。屬于典型的明朝“老干體”。表面辭藻華麗,實則脫離社會,既缺乏內(nèi)容,又少有感情。請看楊士奇的《賜游西苑同諸學(xué)士作之一》:“東風(fēng)御苑物華新,吉日游觀命近臣。金甕特頒千日醞,玉盤兼賜八珍淳。翠含楊柳橋邊霧,香汎芙蓉水上云。魚躍鳶飛皆化育,須看海宇頌皇仁?!睏钍科鏆v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帝,可謂“五朝元老”,史上罕見。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地締造了明朝的“仁宣之治”,但后世的批評之聲也是不絕于耳:“三楊臺閣之體,至弘、正之間而極弊,冗阘膚廓,幾于萬喙一音”《倪文僖集》?!澳w廓見長,千篇一律”《文敏集序》?!叭龡睢钡呐_閣體也就成為了歷史上“頌圣德、歌太平”的典范 。 乾隆皇帝不但是“十全老人”,也是“詩壇頑主”。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也是世界范圍內(nèi)寫詩最多的人,他的“御制詩”就有厚厚的四大冊,計34160首。全唐詩加起來都不及他寫得多。如果大唐稱為“詩國”,乾隆當(dāng)之無愧稱為“詩帝”。后人常說他專寫“爛詩”,其實生活在乾隆朝的李百川就在他的《綠野仙蹤》中提到“爛詩”,書中的冷于冰投宿鄉(xiāng)村,與村塾老儒討論《饃饃賦》時,就已經(jīng)諷刺當(dāng)朝圣上寫的是“爛詩”了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第十回中說:“乾隆之詩所以難解,非在淵博,而在杜撰?!辈还苁恰皽Y博”,還是“杜撰”,我認為乾隆帝是中國最多、最大、最出色、最優(yōu)秀的“老干體”作家,如果放在今天那也是妥妥的詩壇大咖。其實在一個國泰民安的時代,君臣不寫詩反而奇怪。為天之子,舉國表率,為君之臣,當(dāng)朝股肱,裁紙濡墨,操觚染翰那都是政治。附庸風(fēng)雅,沉博絕麗是次要的,其核心在于“天下太平,長治久安”。所以乾隆的詩到底是不是“爛詩”或“老干體”也就無關(guān)緊要了。 建國后,學(xué)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當(dāng)代“老干體”的鼻祖非郭沫若先生莫屬。郭老不但首開了當(dāng)代“老干體”的先河,而且創(chuàng)作頗豐,藝術(shù)成就巨大。內(nèi)容上以反映國家大事為主,政治色彩濃烈,具有明顯的“時政詩”特征。形式上雖然講究格律,但常以政治術(shù)語,官方套話入詩,在構(gòu)思方面缺乏空靈婉約之感,豪壯之氣有余,藝術(shù)感染不足,其內(nèi)容、其語言、其格式都開了新一代“老干體”的詩風(fēng)。1974年郭老寫了一首《春雷》:“春雷動地又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隙ㄇ鼗使Π俅?,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愿與工農(nóng)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笨梢姰?dāng)時批林批孔余音繚繞,反修防修硝煙彌漫。1976年10月,打到了“四人幫”,郭老興奮之余寫下了《水調(diào)歌頭·大快人心事》:“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篡黨奪權(quán)者,一枕夢黃粱?!蔽淖值慕M合鏗鏘有力,藝術(shù)價值所剩無幾。“老干體”雖說是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但是它們擁有了更加廣泛的市場,儼然已成為詩詞創(chuàng)作的文壇霸主。中國古代專寫“老干體”的無非以下幾種人:政治敏感的求官者、宗法禮教的守護者、時代變革的當(dāng)事者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受益者。當(dāng)下則不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生活的富裕,心理的滿足,不管是官還是民、不管是老還是少、不管是富還是貧、不管是城還是鄉(xiāng),都有“老干體”的追隨者和愛好者。當(dāng)然老干部們?yōu)榱诵奚眇B(yǎng)性,頤養(yǎng)天年,從而鐘情翰墨,筆耕不輟無可非議,也沒必要講究太多,自娛自樂,悠然自得,有何不妥?只是希望我們的中青年才俊們別作良圖為好。 三“老干體”的創(chuàng)新 怎樣超越“老干體”呢?或者說怎樣才能寫好詩呢、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深刻體會,也都能講出個“三要素、四重點、五規(guī)定”等等。我不想去解釋那些套路,我只想談?wù)勛约涸谠娫~的意象、意境和意趣方面的體會。 (一)意象 即在主觀意識中,被選擇而有秩序地組織起來的客觀現(xiàn)象,也就是主觀情感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神思》是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的第一篇:“積學(xué)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辭;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shù),謀篇之大端?!敝挥羞@樣“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于風(fēng)云而并驅(qū)矣?!睒?gòu)思需要意象,而意象是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我們要“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想到千年前作者的思想,可以看到萬里外自然的景物,最終達到“神無遁心,物無隱貌”的程度,進入到“想意象而經(jīng)營,運精思以馳鶩”的境界(《畫鶴賦》何景明)。比如寫月亮:成功時代表圓滿、失敗時代表落魄、高興時代表喜悅、沮喪時代表憂愁、熱戀時代表浪漫,冷情時代表懊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所以月的意象在表現(xiàn)一種較強的理性色彩的同時,也給人一種強烈的感情沖動。而這種沖動需要詩人要有獨特的見地和熟練的技藝。我經(jīng)常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去,在山的深處、在水的盡頭或漫動、或靜坐、或浮想、或沉思,久久不愿離去。我能看見山上花朵的微笑,也能看到水下魚兒的啼哭;我能看見伏地小草的偉大,我也能看到滔天大浪的渺小。前幾天我寫了一首《科技興國》的詩:“比肩仙界似奇葩,羽化凡胎躍太華。云霧生輝溶雨雪,霓虹成壟種桑麻。攔洪月??砂l(fā)電,筑壩星河能養(yǎng)蝦。碧落無窮皆碩果,珠璣穿串帶回家!”有人會問“云霧能生輝嗎?”“霓虹能成壟嗎?”“月亮有海嗎?”“星河有水嗎?”我認為這就是對“意象”的不同理解吧!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系辭上》。其實出現(xiàn)在詩詞里的意象都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折射物,所以要特別注意那些典型的訴諸感官的物象。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藤、樹、鴉、橋、水、人家、古道、瘦馬、夕陽、天涯、斷腸人”等十二種本不鮮明的景物被作者精心剪裁和組合,就傳遞出了天的空曠、地的孤寂和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意境 是指作品中所描繪的物質(zhì)景象與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shù)境界。它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獨創(chuàng)的一個概念,是抒情文學(xué)高度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的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在中國文化中,意象屬于藝術(shù)范疇,而意境則是心靈時空的無限放大。其范圍的大小,與詩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程度緊密相連?!耙饩场痹缭谌龂鴥蓵x南北朝時就已出現(xiàn),中唐時的王昌齡在他的《詩格》中提出了“三境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為山水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眲⒂礤a也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創(chuàng)作理論:“詩者,其文章之蘊耶!義得而言喪,故微而難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紀》。明朝的文學(xué)理論家朱承爵論述了“意境融徹”的真諦:“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存馀堂詩話》。清朝文藝批評家葉夔的“發(fā)揮景物”和“舒寫胸臆”;近代文學(xué)家林紓的“唯能立意”和“方能造境”;近代文學(xué)家王國維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都要求作者客觀物象與主觀思維的完美結(jié)合,從而達到“情與景匯、意與象通”的目的。具體到寫詩只要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和語言邏輯,就可以寫心中所想而實際卻達不到的意境;也可以寫臆念所妄而事實卻不存在的物象,也許這就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吧!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把“煙花、孤帆、長江、黃鶴樓”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情融于境的送別畫卷。詩人通過“孤帆遠、碧空盡”的描寫,充分表達了送別友人的真實情感。明朝的兵部右侍郎于謙寫過一首《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都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對于一個位高權(quán)重的封建官僚能寫出這樣的詩真是難得。不知對你理解“意境”是否有所幫助? (三)意趣 是指創(chuàng)作主體以鮮明的思想情感為主導(dǎo),通過選擇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審美意蘊和獨特風(fēng)格。北宋蔡絳在講到陶淵明詩作的意趣時說:“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孔門視伯夷也”《西清詩話》。此話直接闡明了意趣在詩文表述方面的重要性。北宋詩僧惠洪在他的《冷齋夜話》中也記載了蘇東坡對陶詩“意趣”的贊美之言。而且這段話也被南宋隱士魏慶之再次收錄到自己的《詩人玉屑卷十》里:“東坡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曰:'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衷唬?藹藹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才意高遠,造語精到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 明代文學(xué)家湯顯祖在《答呂姜山》里講到:“凡文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詞俊音可用,而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如必按字摸聲,即有窒滯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這四個方面它包括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范疇,雖然它不單指詩詞,但也強調(diào)了意趣在詩詞或戲文中的主體意識作用,這也是他對“世總為情,情生詩歌”的深刻領(lǐng)悟吧! 下面的詩大家都讀過,如果上升到意趣美的高度,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世界最貴的信;“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是古代最快的船;“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中國最害羞的人。這是詩人最深刻的認識和最完美的表述。意趣之美如果能在筆尖升華,那么留下的就是永載史冊的千古名篇。 作品怎樣才能更有“意趣”呢?我先說一下“靈犀”。犀牛自古被視為靈獸,它的角中有白紋如線,貫通兩端,感應(yīng)靈異。常用來比喻雙方心意相通,心領(lǐng)神會。所以詩人對景物的理解必須心有靈犀,胸有成竹。就像一架通透的照相機一樣,根據(jù)光線的強弱調(diào)整光圈,根據(jù)物象的遠近伸縮焦距,從而取得完美景致,收到隨心拍照的效果,到那時人和自然就會融為一體,心在其中、人在其中、景在其中、趣在其中了。明代的哲學(xué)家王陽明寫過一首《哭象棋詩》很耐人尋味:“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墮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炮聲一響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贝嗽姶挚磳崉t寡淡無奇,如果細品卻是耐人尋味,通過幾枚簡單的棋子,闡明了世間生存法則的深刻道理。 “老干體”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雖然歷代都有人詬病,但是歷朝都有人追捧。因為他的時效性、權(quán)威性、針對性、互動性等多種屬性,受到了許多詩詞愛好者的青睞,特別是老干部的鐘情。生活安逸、經(jīng)濟繁榮、這種社會上升的趨勢必然會影響到詩人的精神面貌。逢事必吟、逢喜必歌、逢物必詠、逢人必贊,這類詩雖然遠離了詩歌的本質(zhì),但是卻貼近了社會時事。神舟上天歌之、蛟龍下海歌之、盛會召開歌之、慶典閉幕歌之,作者這種自覺的應(yīng)景趨時,其實就是古代應(yīng)制詩的華麗轉(zhuǎn)身和激情蛻變。我認為只要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就不要長吁短嘆,大驚小怪。史上最著名的諫臣魏征也曾寫過一首類似“老干體”的詩:“上將三略遠,元戎九命尊。緬懷古人節(jié),思酬明主恩… …”《出塞》。你能說魏征是佞臣嗎? 對于俗世中的俗人、對于凡塵中的塵事,有誰又能遠離窠臼呢?除非你不食人間煙火。我也寫過許多“老干體”的詩文,只是盡量避免陳詞濫調(diào)、標語口號、官話套話、空洞淺顯罷了。我認為要寫好詩,不能單純地多讀名人名著,還要博古通今,要學(xué)人、習(xí)理、博史、精文,要眼界開闊、心胸豁達、視野高遠、激情飽滿;告別喧囂、遠離嘈雜、親近山水、走進自然。讓世俗給自己準備一套也許不算合身的行裝,去看藍天搖云、去看綠地吐霧、去聽鳥語蟬鳴、去聽蛙鼓蟲吟,不但精神得到了升華,身心也逐漸羽化,我們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形態(tài)在我們的眼中都會有一個從量到質(zhì)飛躍,那么你所追求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畫面也就在其中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陸游)。在天地之間認識文字的本質(zhì)、在山水之中汲取詩歌的精華、在放浪之時獲得構(gòu)思的靈感、在肆意之際完善自我的個性。一位出色的作者,他的文筆總是獨特的,他可以洋洋灑灑、也可以隱隱約約、他可以浩浩蕩蕩、也可以朦朦朧朧。只要見其文,即使不著名,也能知道是誰的作品,因為文中所反映的是他的心理、個性、筆法、技巧等多方面的信息,這就是“文如其人”的道理。 “詩以超妙為貴,最忌拘滯呆板。詩之妙諦,在不即不離,若遠若近,似乎可解不可解之間。即嚴滄浪所謂'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但可神會,難以跡求’。司空表圣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是也。蓋興象玲瓏,意趣活潑,寄托深遠,風(fēng)韻泠然,故能高踞題巔,不落溪徑、超超玄著,耿耿元精,獨探真際于個中,遙流清音于弦外,空諸所有,妙合天籟。”到那時,你的用筆“如庖丁之用刀,官止神行,銳入橫出,游刃有余”,你的作品“從心所欲,縱筆所之,無不水到渠成,若天造地設(shè),一定而不可易矣”(《筱園詩話卷一》朱庭珍)。 如上所述,具體或籠統(tǒng)、清晰或模糊、正確或錯誤、道理或謬論,純屬個人觀點,盡可品頭論足,批評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