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分管一個省或幾個省(一般是兩個?。?。 總督還有漕運總督、河道總督等專職的總督,本文就不專門介紹了。 總督是妥妥的二品以上大員,封疆大吏,實權在握。 比如八國聯(lián)軍進京城時,東南幾大總督弄個“東南互?!保褥矡o可奈何。 總督,自明朝始,清朝沿用。 康熙收復臺灣后,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八大總督制,一直延續(xù)到清末。 清末,亂世,為保衛(wèi)龍興之地——東北。 第九大總督——東三省總督誕生了。 就從東三省總督說起。 九、東三省總督。 1906年即光緒三十二年,清朝設東三省總督,轄黑龍江、吉林、奉天三省。 趙爾巽是漢軍正藍旗,“東北名城”鐵嶺人,祖先從龍入關,世居北京城。 趙爾巽的祖父、父親、哥哥、自己、弟弟,加上叔叔均為進士出身,號稱“一門六進士”,可謂根正苗紅,書香門第。 趙爾巽擔任過山西巡撫、湖南巡撫、盛京將軍。 1906年清政府設置東三省總督后,袁世凱的親信徐世昌擔任東三省總督。 盛京將軍崗位沒了,趙爾巽改任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務。 1911年初,趙爾巽繞了一圈,又成了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東三省總督。 趙爾巽“世受皇恩”,對待本職工作還算盡職,為官清廉。 但辛亥革命很快爆發(fā)了,趙爾巽以“保境安民”為名鎮(zhèn)壓東三省起義軍。 在中華民國成立后,趙爾巽被去職(趕下臺)。 趙爾巽從此隱居青島,他投資房地產(chǎn)行業(yè),竟成了一方富豪。 袁世凱掌權后,力邀趙爾巽出山為官,趙爾巽堅持“不事二主”,倒是挺有氣節(jié)。 趙爾巽一直反對共和,對清朝一直有著深深的感情。 晚年致力于編纂清史,于1927年編成《清史稿》后去世,享年83歲。 八、四川總督。 李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四川盆地人杰地豐,1674年即康熙十三年,四川單獨設立總督——這也是一份屬于四川的榮耀。 1911年即宣統(tǒng)三年初,四川總督趙爾巽調(diào)任東三省總督。 趙爾巽的親弟弟趙爾豐署理四川總督,成為最悲催的一任四川總督。 趙爾豐的運氣不好,當時四川正在開戰(zhàn)“保路運動”,趙爾豐同情保路運動。 但清廷要求趙爾豐鎮(zhèn)壓保路運動。 趙爾豐無奈之下,只能執(zhí)行命令。 鎮(zhèn)壓過程中造成人員傷亡,影響很大,即“成都血案”。 各地紛紛支持四川的保路運動,趙爾豐四面楚歌。 清朝派端方署理四川總督,帶領湖北部分新軍主力入川,趙爾豐被免。 因為湖北新軍部分主力入川,給了湖北革命黨人機會,乘機發(fā)動了辛亥革命。 四川保路運動成了“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署理四川總督端方被下轄的湖北新軍所殺。 前四川總督、已調(diào)任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以四川總督的名義,試圖穩(wěn)定四川局面。 被新軍將領誤認為是清朝的幕后黑手,秘密逮捕。 趙爾豐被公審后處決,時年六十七歲。 七、陜甘總督 1645年即順治二年,清朝設立陜西三邊總督,兼轄甘肅。 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朝,經(jīng)常在西北用兵。 陜甘總督一度管轄山西、四川等地,也是為了在西北用兵方便。 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陜甘總督才成為定制。 1909年即宣統(tǒng)元年,陜甘總督升允反對立憲被免,伊犁將軍、根正苗紅的正黃旗人長庚調(diào)任陜甘總督。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西北革命黨人在西安發(fā)動起義,并奪取了西安全城。 前陜甘總督、賦閑在西安的升允趕赴蘭州,聯(lián)合陜甘總督長庚,聚集清軍反攻西安。 然而,正當兩軍對陣激烈之時,清帝宣布退位。 長庚只能離開陜甘總督崗,返回北京,于1915年在北京去世,時年七十二歲。 升允則奔走各地,積極謀劃復辟,1931在天津年去世時,七十四歲。 六、云貴總督。 1659年即順治十六年,清朝設云貴總督,轄區(qū)為云南、貴州兩省。 第一任云貴總督是名人洪承疇。 1909年即宣統(tǒng)元年,前廣西巡撫、安徽鐵路礦務總理李經(jīng)羲成為最后一任云貴總督。 李經(jīng)羲名不見經(jīng)傳,但其叔叔大名鼎鼎——李鴻章。 李鴻章洋務運動搞了三十年,李經(jīng)羲多少受了一些叔叔的影響。 李經(jīng)羲在云南興辦實業(yè)、創(chuàng)立講武堂,和叔叔一樣,主張憲政。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蔡鍔等云南革命黨人在昆明發(fā)動起義,成立云南軍政府。 李經(jīng)羲被軟禁。 但李經(jīng)羲為人還不錯,甚至曾經(jīng)有恩于蔡鍔等人。 所以蔡鍔沒有難為他,將其全家禮送出境。 清帝退位后,李經(jīng)羲定居青島。 袁世凱掌權后,鑒于袁世凱和李鴻章的關系,李經(jīng)羲一度擔任過袁世凱的政治會議議長、參政院參政,審計院院長等職。 1917年,黎元洪以總統(tǒng)名義任命李經(jīng)羲為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 不過一周后,因為張勛發(fā)動復辟,李經(jīng)羲逃離北京,從此脫離政界。 李經(jīng)羲一度被戲稱為“短命總理、五日京兆”。 1925年,李經(jīng)羲在上海病逝,時年六十五歲。 五、閩浙總督 1645年即順治二年,清朝設福建總督,兼管浙江。 1738南即乾隆三年,福建總督、浙江總督合并為閩浙總督。 1906年,即光緒三十二年,察哈爾都統(tǒng)、正白旗人松壽成為最后一任閩浙總督。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福州革命黨人聯(lián)合福州新軍協(xié)統(tǒng)許崇智,準備起義。 松壽為人比較正直,為官也比較清廉。 福州革命黨人一開始挺客氣,向松壽提出:“順應時勢、交出政權、體面下臺”。松壽卻抱著忠君思想,準備與革命軍對抗到底。 然大勢所趨,革命黨的勢力,豈是松壽所能敵。 松壽的旗兵很快戰(zhàn)敗,但松壽堅決不投降,最后吞金自盡,為清朝盡忠了。 四、兩廣總督。 1644年即順治元年,清朝先設置了廣東總督。 1734年即雍正十二年,清朝設置了兩廣總督,轄廣東、廣西兩省。 在清朝前期,兩廣總督不算什么重要職位。 到清朝后期,隨著列強入侵、清朝被迫開埠,香港澳門被霸占,廣東的區(qū)位優(yōu)勢大大增加,兩廣總督的職務變得重要了起來。 李鴻章一度短期擔任過兩廣總督。 1910年即宣統(tǒng)二年,原廣西巡撫張鳴岐成為最后一任兩廣總督。 這個職務,是張通過賄賂魁閣之首、總理王大臣、慶親王奕劻而得來的。 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夕,革命黨在廣州策劃了黃花崗起義,黃興等人差點活捉張鳴岐。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作為革命黨大本營的廣東,豈甘人后。 張鳴岐被逼無奈,宣布廣東參與共和,被選舉為廣東都督。 這是典型的趕鴨子上架。 張鳴岐表面同意,卻暗地里取走督署公款,攜全家潛逃到日本避難。 袁世凱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后,張鳴岐從日本回國,就像當年行賄奕劻一樣,成為袁世凱的一只馬屁精。 張鳴岐搖身一變,成為大總統(tǒng)的高級顧問。 1915年,袁世凱任命張鳴岐為廣東巡按使。 袁世凱稱帝后,張鳴岐被封為一等伯爵。 袁世凱稱帝失敗,很快死去。 張鳴岐失去了靠山,鑒于其人品,幾乎已無立身之地。 先后隱居在上海、天津的租界內(nèi),不敢參與政事。 九一八事變后,張鳴岐又投靠了日本帝國主義,建立了漢奸組織,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無恥之極。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不到一個月,張鳴岐終于在群眾的唾罵中死去。 三、兩江總督。 1647年即順治四年,清朝設立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 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改名為兩江總督。 1856年即同治五年,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成為天下第二總督。 備注:天下第一總督當然是直隸總督。 1909年即宣統(tǒng)元年,張人駿被清朝任命為兩江總督。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張人駿有靠山——江南提督、大名鼎鼎的北洋辮子軍統(tǒng)帥張勛的巡防營正在南京。 張人駿準備依靠張勛,頑抗到底。然而,革命的浪潮,張人駿和張勛都無法抵抗。 眼見局勢不可挽回,張人駿謊稱投降,然后逃往上海租界,最后避居青島,從此消失在茫茫歷史中,不見蹤跡。 但此事還沒完,革命聯(lián)軍攻破南京城后,張勛率殘兵退居徐州,繼續(xù)對抗革命軍。 清廷隨即將江南提督張勛改授為江蘇巡撫兼兩江總督、南洋大臣。 張勛才是最后一位兩江總督。 宣統(tǒng)帝退位,忠誠于清廷的張勛非常失落,只好投奔到舊主子袁世凱的旗下。 張勛雖然出身于北洋軍閥,但一直忠誠于清王朝,一直是復辟派。 所以,張勛并不是袁世凱的心腹,但袁世凱活著,張勛不敢提清朝復辟的事。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916年,袁世凱去世后,張勛打著調(diào)停府院之爭的名義率“辮子軍”北上。 上演了一出“復辟鬧劇”。復辟失敗后,張勛躲到天津,和趙爾巽一樣,張勛頗具商業(yè)頭腦,他投資實業(yè),收獲頗豐。 1923年,張勛在天津去世,時年七十歲。 二、湖廣總督。 1644年即順治元年,清朝設立湖廣總督。 1910年即宣統(tǒng)二年,江蘇巡撫、蒙古貴族、正黃旗人瑞澂粉墨登場,成為最后一任湖廣總督。 辛亥革命的導火索——四川保路運動爆發(fā)后,清政府無奈之下,調(diào)部分湖北新軍入川,試圖鎮(zhèn)壓四川保路運動,給了湖北新軍起義的機會。 瑞澂聽到起義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 革命黨人決定立即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 僅僅經(jīng)過半夜的激戰(zhàn),湖廣總督署即被革命黨攻破。 瑞澂乘著夜色翻墻逃至長江邊,乘軍艦從水上逃走。 狼狽逃離武昌后,瑞澂完全置清廷的命令于不顧,躲藏在上海的租界內(nèi)。 清廷罷免了瑞澂所有職務,并要求將其緝拿歸案。 清廷隨后啟用袁世凱為新任湖廣總督,試圖鎮(zhèn)壓武昌起義。 但志在天下的袁世凱,拒不受命。 包括后來陸續(xù)被任命為湖廣總督的魏光燾、王士珍、段芝貴、段祺瑞等人,都沒有就任,瑞澂就成了最后一任湖廣總督。 害怕被清朝問罪,瑞澂又從上海潛逃至日本。 清帝退位,清朝滅亡后,瑞澂才從日本返回上海。 1915年,瑞澂在上海窮無聲息的死去,時年五十三歲。 一、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為九大總督之首,設立的時間為1661年。 歷代直隸總督共七十四人,最有名的是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達25年之久。 1911年即宣統(tǒng)三年,直隸總督陳夔龍反對宣統(tǒng)帝退位。 這就得罪了掌控朝政、正在想法迫使清帝退位的內(nèi)閣總理袁世凱。 袁世凱設法擠走了陳夔龍,將張鎮(zhèn)芳提拔為直隸總督。 張鎮(zhèn)芳是河南項城人,袁世凱的老鄉(xiāng)。 兩人不僅是老鄉(xiāng),還沾親帶故。 張鎮(zhèn)芳只當了十天的直隸總督——因為清帝退位了。 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tǒng)后,又提拔張鎮(zhèn)芳為河南都督,成為河南的最高長官。 張鎮(zhèn)芳不僅是最后一任直隸總督,還是任期最短的直隸總督。 張鎮(zhèn)芳一直追隨著袁世凱,袁世凱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張鎮(zhèn)芳積極支持袁世凱“稱帝”,是袁黨的“七兇”之一。 1916年袁世凱死后,張鎮(zhèn)芳又和張勛等復辟勢力,一起謀劃宣統(tǒng)帝復辟。 復辟失敗后,張勛出逃,張鎮(zhèn)芳卻被抓,被判了個無期徒刑。 有錢能使磨推鬼,張鎮(zhèn)芳有錢有關系,所以三個月后被釋放。 從此定居天津,不再過問政事。 1933年,張鎮(zhèn)芳在天津去世,時年七十一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