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要不你寫寫關于社會熱點的內容,這樣有素材,別人也喜歡看,數(shù)據(jù)也更好?!?br>一方面這樣的內容對于我自己沒有多大的意義,另一方面這樣的內容即時性太強,即便數(shù)據(jù)會好看,也是熱點帶來的流量,與我的寫作初衷不切合。 另一方面寫了這樣的內容,就不能在持續(xù)的輸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持續(xù)輸出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在于能幫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深入認識自己,并內化成習慣。前幾天讀輝哥的一篇文章“不要高估自己的努力”,文中說到: 要不斷問自己:有什么東西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有什么東西是屬于公司、老板、或者平臺的?我最初開始決定日更,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離開公司、離開平臺,自身還剩下什么,自身價值又有多大。 當我順著過去的記憶去找尋了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情,發(fā)現(xiàn)每次當陷入困惑的時候,都是寫文字公開表達這件事情拯救了我。 畢業(yè)一年多換城市轉行是這樣,今年年初焦慮嚴重的時候也是這樣,這件事情給我的內心帶來了很大的力量和滿足。而如果要把寫作當做終身的標配技能,那么表達輸出的就一定是我的思想感悟以及真誠分享的文字。因為只有這些是基于我自身的,每一個關注者是被文字以及我寫文字的態(tài)度吸引來的,而不是某個熱點。 數(shù)據(jù)不好,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反饋,說明這段時間在輸出這件事情上,產(chǎn)生了問題,去發(fā)現(xiàn)、去解決、去改變。一個賬號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稀缺性來源于哪里? 那一定是ta最難被復制的部分,而這個部分即包含了作者本人的輸入量、思考深度、文字表達能力以及運營能力,也包含了作者在字里行間展現(xiàn)能力時所流露出來的個性化特色。
當讀者讀到你的文字,能不能有所觸動,甚至能不能透過文字跟你產(chǎn)生深度的鏈接。只有在這個維度上去努力去展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價值時,這個賬號以及背后的作者才能不斷的發(fā)展、延展,才真正具有個人價值。輸出的能力源于輸入的數(shù)量和質量,但僅僅這樣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成為一個切身的體驗者,成為一個深度的思考者。最近分享輸出也陷入了瓶頸,一直在反思,看到這段話給我的感觸蠻大的,也想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段時間,各方面進展都不太順利,進而心態(tài)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心情一直處于持續(xù)性低落中,對于輸出這件事情的熱情和動力也大打折扣。感覺自己完全被困在了生活的瑣碎和復雜之中,精力被完全占據(jù),熱情也被完全消耗。這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事情我在理性上知道它應該怎樣處理,但當我身處具體的情景之中時,直面問題時,那些正確的理論、懂得的很多道理,卻并不能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在生活中,也許我們讀了很多的書、懂得了很多正確的道理,但在直面具體的人、具體的問題時,我們還是會被情緒和感受影響,還是無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做出正確的決斷。因為并不是一個切身的體驗者,所以懂得的很多道理只是疏離的懂,只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懂,它們并不能取代真實的生活場景。而成為一個切身的體驗者,其實就是我們還是要不斷豐盛自己的閱歷,不斷的去付諸行動,刻意練習,在行動中去體驗,去讓自己被“直覺”控制的思維轉化成“深思熟慮”的理性思考。不是你說什么,不是你相信什么,不是你如何投票,而是你把時間花在什么地方。我也才終于想明白,很多事情僅限于思考很難得到答案,需要在持續(xù)行動與經(jīng)歷中去獲得真實的認識,這會是一條漫長的路。 而持續(xù)做一件事情,總是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和困難,但無論起點多低,處于怎樣的困境之中,不放棄迎難而上都是最好的辦法。配圖:來源網(wǎng)絡,侵刪 文字:唐夕 2、不間斷練字:第122天 3、日更寫文字:第12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