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己言 網(wǎng)上,看到一位母親求助。 女兒有一個很厚的筆記本,從初一起就不停記錄。每天會拿到學(xué)校去,不給任何人看。 起初,媽媽以為是寫日記。 可后來,女兒已經(jīng)高三了,還拿著本子到處寫,成績也下降了許多。一氣之下,她從女兒手中奪過筆記本,扔進火盆燒毀。 那一刻,女兒什么話都沒說。只是安靜地走向屋內(nèi),飯也不吃。 直到媽媽拿出手機威脅,女兒才哭著說出真話。 原來,女兒打算高考后創(chuàng)作小說。而本子里,正是女兒這6年間積攢的全部靈感。 看到這一幕,真的很心疼。 多年的心血全被媽媽毀于一旦,無異于殺人誅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順從自己,以“一切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對孩子實行“一言堂”教育,絲毫不顧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被父母理解,正是家長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xiàn)。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無法共情 《共情力》的作者喬拉·米卡利曾說:如果沒有共情,我們就無法相互尋求支持、鼓勵、溫存和愛。 很多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無法共情。 前段時間有個熱搜,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和父母溝通了? 熱度最高的回答,讓人感慨萬千—— 小時候媽媽怕她感冒,總用熱水幫她洗澡。 那種熱水當(dāng)然不至于把人燙傷,但對于皮膚嬌嫩、大半個身體都要泡在水里的幼兒來說,那個溫度就像剛出爐的炭塊一樣,難以忍受。 所以,她不止一次向媽媽抗議:“水太燙了?!?/span> 可媽媽每次都熟視無睹:“我覺得一點都不燙啊,沒事,洗洗就涼了?!?/span> 甚至有一次,她被燙得嚎啕大哭。媽媽也只是冷冷回應(yīng):“燙就兌點涼水,這有什么好哭的。” 久而久之,她不愿再與家人訴說心事。 因為她燙傷的不僅是身體,還有那稚嫩的內(nèi)心。 突然想起知乎博主@Pity的故事: 那天媽媽去澳門,在微信上發(fā)了兩張包的照片。 可她心里無感,便一再強調(diào): “我不喜歡,不要買?!?/span> “我不背這種雙肩包?!?/span> “聽不到嗎,我不要?!?/span> 手機那旁的媽媽卻置若罔聞,執(zhí)意要買:“這個包很好看,你喜歡的,回來就背上?!?/span> 一次次表達(dá)式的呼喚,在博主的內(nèi)心深處,如此渴望能得到媽媽的尊重與理解。 然而事與愿違,她等到的卻是,媽媽一如既往的“視若無睹”。 每個人都有心理渴望與需求,孩子也不例外,他們也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與關(guān)愛。 父母只有透過與孩子共情,才能設(shè)身處地了解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從而正確滿足孩子的真實需求。 “共情障礙”,源于父母缺乏“同理心”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著名實驗: 一位心理學(xué)家,將一個圓球?qū)Π肴境杉t、黃兩種顏色。讓兩人分站在兩邊觀察圓球,詢問兩人球體顏色。 結(jié)果,一人堅稱是紅色,另一人堅稱是黃色。甚至雙方互相指責(zé)對方是“色盲”,為球體顏色爭執(zhí)不休。 隨后,心理學(xué)家讓兩人位置互換,再次查看球體顏色。他們才發(fā)現(xiàn)球體顏色的差異,只源于他們站在不同角度觀察。 顯然,角度不同,對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謂“同理心”,正是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去理解他人的真實感受。 父母缺乏同理心就如同“圓球?qū)嶒灐币话?,因看待問題角度不同而陷入爭吵,親子關(guān)系就會變得“岌岌可危”。 《少年說》中,高二女生曾依諾曾向臺下的媽媽喊話。 小時候,每次她和同學(xué)鬧矛盾,媽媽總是慣性指責(zé)她。 本以為和媽媽訴說委屈,就能獲取一絲理解與安慰。媽媽的回復(fù)卻十分無情:“你是不是哪里又犯錯了?” 最終,這個女孩被確診為抑郁癥患者。 其實,孩子內(nèi)心深處最渴望的,是得到父母的理解與認(rèn)可。 美國心理學(xué)家德華·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span> 倘若孩子長期遭受父母責(zé)備、否定與打擊,極其容易導(dǎo)致孩子產(chǎn)生自卑與消極心理。 高質(zhì)量的親子關(guān)系,是父母懷有一顆“同理心”,能設(shè)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回應(yīng)孩子的“感同身受”。 成功的教育是,父母懂得有效共情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蔡少芬分享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母女吃飯,蔡少芬正和大女兒說話,沒注意到小女兒喊“媽媽”。 被忽略的小家伙頓時急眼了,嚎啕大哭起來。 蔡少芬感知到孩子心情,但她并沒有制止女兒哭鬧。而是輕拍女兒后背,溫柔地說:“我知道的,你哭吧?!?/span> 不一會兒,小女兒情緒逐漸緩和。 蔡少芬問道:“你舒服了沒有?” 小女兒回答:“我舒服了?!?/span> 顯然,優(yōu)質(zhì)的親子關(guān)系,離不開父母對孩子的共情。 父母具備“有效共情”的能力,更是對孩子最大的精神鼓勵。 《這樣做父母就對了》一書這樣寫: 父母對待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當(dāng)成一個人。是人就有情緒,所以父母更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培養(yǎng)和孩子共情的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主的意識與情緒。 孩子負(fù)面的情緒波動猶如彈簧一般,父母一味地訓(xùn)斥與壓制,只會讓孩子的情緒彈簧“爆跳起來”。 因此,父母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去理解孩子,以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并以溫和言辭回應(yīng)孩子的“真情實感”。 孩子才能感受到溫暖,并卸下負(fù)面情緒的“枷鎖”,理性接受鼓勵與引導(dǎo)。 教育家周宏有句名言:“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span> 也許孩子,沒有出類拔萃的聰慧,沒有溫文爾雅的舉止,沒有熱情開朗的個性。 但父母仍可以透過愛,共情孩子的真情實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引導(dǎo)孩子積極正向地成長。 這正是父母給予孩子,最溫暖無私的教育滋養(yǎng)。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