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乘小車津澧行,白云悠悠沃野明。輕鴻碧波尋夢跡,嘉山空應(yīng)三兩聲。嘉山, 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地處津澧南部的新洲鎮(zhèn),距津市市區(qū)7公里,約10多分鐘車程。在風景如畫的嘉山上,修有孟姜女殿,供奉著秦朝時家鄉(xiāng)美麗多情的孟姜女神。多年想去祭拜而沒有成行的夢想,今年清明節(jié)后得以實現(xiàn)。 轎車從津市城中穿過,在澧水大橋上,可見車窗外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它勾起我深深的思戀。澧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它發(fā)源于賀龍元帥的家鄉(xiāng)桑植縣,流經(jīng)石門縣、臨澧縣、澧縣、津市市、安鄉(xiāng)縣入洞庭湖,它是湘西北人民的母親河。澧水自北向南繞過嘉山東麓入洞庭,它集平原曠野景觀、河洲峻秀景觀、丘陵植被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為一體,造就了“嘉山勝景”。 我們的專車司機是我侄女的三兒子,一個小建筑公司的老板。一路上,他一邊穩(wěn)健地開車,一邊叨叨不絕講著民間流傳的孟姜女哭斷長城的故事,比我知道的精彩多了。我坐在車內(nèi),捧著旅行杯品著家鄉(xiāng)的“太青云峰茶”,窗外的細細清風透進一股牛肉粉的味道。一會兒工夫,轎車把我們送到了嘉山半山腰一塊小平地停車場內(nèi)。下車后,我和老伴沿著嘉山的上坡水泥馬路攀登著,兩邊的紅墻紅瓦翹角廟宇依山聳立著。在山頂上,一座不大的孟姜女殿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我急步跨進殿堂,拜見心目中的仙娘。這是早在明朝就被政府定為祭祀《孟姜女》的專門廟宇,供奉著孟姜女的錦帛畫像。 我站在嘉山之顛,向東望見八百里洞庭波濤洶涌,向南看萬頃稻菽,英雄遍地夕煙,西眺武陵群峰爭秀,北臨澧水東流,湖光山色,典雅麗秀。一副“洞庭天下水,嘉山天下秀”的對聯(lián),正是對嘉山美景的最好寫照。 據(jù)說嘉山原為翠綠山,是秦朝孟姜女的故里,晉朝吏部尚書車胤的家鄉(xiāng),也是我的家鄉(xiāng)(哈哈)。正可謂“嘉山佳境數(shù)風流,才子佳人天下獨”。據(jù)《澧州志》記載:“秦時州有孟姜女者,適范郎,因始皇筑長城,范郎往供役,姜女于嘉山之頂筑臺以望,久而不歸,乃不憚遠險,親往長城尋覓......孟姜女果至長城,茯范郎骨骸,負之歸里,至延安,抵同官而卒”。西漢時,劉邦為弘揚孟姜女精神,將翠綠山更名為孟姜山。 車胤,晉朝吏部尚書。是我國歷史上家貧如洗卻苦讀成才的杰出大儒,是歷代文人墨客崇拜的典范。東晉成帝司馬衍為表彰“囊螢”苦讀成名,清正廉潔的吏部尚書車胤,頒詔全國,將其孟姜山改稱嘉山,沿用至今。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jù)清同治六年郭青的《孟姜山志》記述,秦之前嘉山名謂翠麓,自姜女千里迢迢尋夫不得,哭斷長城,滴血辨認范喜郎尸骨,負夫骨返家面死于途中的陜西同官(今銅川市)。鄉(xiāng)鄰為其真情所感動,故改名孟姜山。鄉(xiāng)人多隱去“孟”,簡稱“家山”。明弘治年間曾任工部、戶部尚書的李如圭系澧洲人,為彰嘉姜女之貞魂,將“家山”易名為嘉山。 我們在嘉山上依次參觀了孟姜女故宅、望夫塔、孟姜祠、姜女鏡石、澡井、囊螢臺、囊螢書院、刺竹園、日光殿等名勝古跡。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嘉山因孟姜女而成為世人仰慕的名勝之地。嘉山長四里許,南北狹窄且坡陡如梯,宛若屹立在澧水與洞庭湖交匯處的巨牛。嘉山頂峰有塊坦蕩的平地,名謂天坪,古人為了紀念孟姜女,在這里修建了姜女祠,亦稱姜女廟,坐東朝西,走進頭門,依次是前殿、大殿、后殿、殿堂,左右是廂房、耳房,林林總總30余間。 祠前有望夫臺,傳為孟姜女企盼丈夫回歸的駐足之地?! ?/span> 走進嘉山南坡,有一眼水井映入我的眼簾。據(jù)說歷經(jīng)千載水盈不涸。相傳姜女在井中沐浴時被暗藏在樹上的范郎窺見而結(jié)為秦晉,自此名為澡井。據(jù)說戀人飲澡井之水,永結(jié)情嗉,喜賜兒女。我們早當爺爺奶奶,我還是手捧澡井之水嘗飲,覺得家鄉(xiāng)之水有點甜。 《孟姜女》的故事,系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與《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一起,兩千多年來廣為流傳,堪稱中華文化傳統(tǒng)道德和愛情價值觀的典范。 2009年湖南常德津市嘉山孟姜女傳說成功申請到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自此孟姜女故居之爭終于塵埃落定。 現(xiàn)在山頂建有貞烈祠的彌勒殿、大雄寶殿,殿宇莊嚴。嘉山寺內(nèi),是信眾頂禮膜拜,進行正常宗教活動之地;也是游客觀光之地。 我欣賞嘉山地風光,因為那是我的故鄉(xiāng)。我愛姜女廟,那里可以找到堅貞愛情的偉影。我愛“囊螢”臺,從小就聽過囊螢夜讀的故事,它可以激勵寒門學子學業(yè)有成。 小車下山打道回府,車窗外的河湖溝汊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一派清明。我的腦海里還浮現(xiàn)著那幅低頭思夫的姜女畫,她美麗,她多情,她忠于愛情,她的貞魂照耀著千秋!她在嘉山上,永遠護佑著家鄉(xiāng)的人民! 寫于2021年11月14日星期日夢網(wǎng)陋室 文/張業(yè)恒 編輯/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張業(yè)恒,筆名張旭,湖南澧縣人氏。退休前為軍工企業(yè)和大型電子工業(yè)企業(yè)工程師?,F(xiàn)為長沙市老干文聯(lián)會員,長沙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沙市老干部大學寫作班學員。作品有散文集《情懷》;《2020年疫情期間作品集》;《2020年后疫情期間作品集》。有多篇作品在《湖南讀書會文學微刊》、《鄉(xiāng)土文學》、《金秋文學》、《城市記憶》、《紅網(wǎng)》、《星城頭條—藝術(shù)長沙》《楓葉見證》、《山泉》、《澧水嘉山》等雜志、學校校報、電子平臺上發(fā)表。喜歡寫作,喜愛文學作品。 張業(yè)恒丨“支部踐諾強堡壘 黨員踐諾感黨恩”黨建活動.紀實 《金秋文學》? 授權(quán)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