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偉大的玄奘!(曲女城辯論)

 timtxu 2022-07-14 發(fā)布于江蘇

本篇主題:玄奘西行的巔峰,曲女城無遮大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魯迅

一、辯論的起因?

1、般若毱多?

大概是一千三百年前,在南印度的烏荼國,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長婆羅門,叫“般若毱多”;般若毱多梵文義“慧藏”,是一位年長的老婆羅門,是本國的三代灌頂?shù)蹘?;通曉所有的佛家小乘教義,尤其是“正量部義”。同時呢,依據(jù)窺基法師的描述,也是安慧論師的高徒。關(guān)于這一點,就很有意思了,我們應(yīng)該知道:那爛陀寺歷史上,對《瑜伽師地論》和《唯識三十頌》分別作注的,共有十大論師,安慧論師就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淵源和師承脈絡(luò),我們才會知道:玄奘所面對的般若毱多,應(yīng)深知“大乘唯識”,也深知“大乘唯識”的很多模糊區(qū)域;也因此,玄奘與般若毱多這樣的高手辯論,難度可想而知。

2、正量部義?

所謂“正量部義”,在我們今天看來,大致有以下一些根本意趣:

第一、自詡為“佛之正法”,此謂“正量”;“正量部”的前身是犢子部,而眾所周知的是,世親弟子安慧,也是出自犢子部;而般若鞠多呢,卻恰恰也是唯識大師安慧的弟子。也可以說:正量部教義是幾乎是所有的印度小乘教中,最接近那爛陀寺大乘中觀唯識的。

第二、“正量部義”的核心思想,就是萬事萬物,均此一心、一緣、一體;安慧論師也是唯識大師,但只承認(rèn)“識體一分”,而無自、相、見、再證四分說;這個時候,我們看看今天的禪宗里,是不是有很多人,也都在說“萬法唯識,唯此一心”呢?老子也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莊子也說: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可是,凡此種種的“一”,以及各種外道的“一”,和佛之大乘唯識之“一”,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而這些“一”,卻恰恰也是玄奘和般若毱多辯論的焦點之一。

第三、正量部義,在五蘊(yùn)色法上,有著“與蘊(yùn)、不即、不離”的觀點,這就非常地接近“大乘中觀義”了;可是呢,正量部義卻“有四句分別”;比如,是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這便是典型的“四句戲論”;而大乘,則必須“離四句”。

第四、正量部義的“一心”,許有一心之境相續(xù),許有剎那生滅;這就麻煩了,因為識體一分,故若一剎那,應(yīng)境境相續(xù);然而有境,則必有體??墒欠鹬ㄉ?,則無境無體。這一點,在正量部則是很致命的一個漏洞。

3、辯論的起因?

玄奘在那爛陀寺時,當(dāng)時五印度最大的霸主是戒日王,而且專門在那爛陀寺的一側(cè),供養(yǎng)建造了一個巨大的黃銅精舍,此事舉國皆知。一次戒日王路過烏荼國時,當(dāng)?shù)氐男〕苏搸焸?,對此則萬分不屑:大王,聽說您給那爛陀寺建了一個巨大的黃銅精舍,怎么不在迦波厘外道寺也建一個呢?戒日王就很不爽:怎么這么說?小乘論師們回答:那爛陀寺的那些大乘論師們,其所謂的大乘唯識理,并非佛說!而且,都華而不實,空有其表,和迦波厘的那些骷髏外道,有什么兩樣?

南方小乘論師中,最德高望重的,是南印度王的灌頂?shù)蹘煱闳魵贫?;而且,般若毱多?00頌的《破大乘論》呈給戒日王:大王,我們不是隨便說說,都是有依有據(jù),對大乘的觀點全在其中;那爛陀寺,能找出一個人來,能破其中的一個字嗎?戒日王也是非常地不服:弟子聽說,狐貍在鼷鼠群里,自以為是雄獅;可是一旦真的碰到了獅子,會不會魂飛魄散???于是,當(dāng)即致信戒賢法師,祈請那爛陀寺大德前往論辯。當(dāng)時,那爛陀寺的寺主戒賢論師,已經(jīng)一百多歲;其知名弟子中,智光、獅子光和?;?,都是憂心忡忡,自信不足;唯獨玄奘,自告奮勇,出面迎戰(zhàn)。

或是另有原因,那爛陀寺得戒日王告知,雙方辯論延后。而在此期間,一順世外道上門挑戰(zhàn),被玄奘收伏;而巧合的是,這個順世外道也恰恰熟知正量部教義,而且曾經(jīng)聽習(xí)過《破大乘論》五遍;順世外道對玄奘是萬分的折服和敬重,非常擔(dān)心玄奘的不恥下問,會不會有損玄奘的名聲。于是,就答應(yīng)只在夜半悄悄講給玄奘。大乘因明辯義的要求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求己方論主,不僅僅要一門深入“知自宗”,更要一門深入而“知他宗”。說白了,就是如果你打算和誰辯論,就要深入對方的理論體系;知彼知己,方能百戰(zhàn)不殆。此后,玄奘更加胸有成竹,針對般若毱多的《破大乘論》,專門撰寫了1600頌的《制惡見論》,呈給戒賢法師;那爛陀寺諸大德徒眾,都是歡欣鼓舞,萬分自信。

二、真唯識量?

戒日王見到玄奘的《制惡見論》后,大喜過望:“弟子聞日光既出,則螢燭奪明;天雷震音,而錘鑿絕響。同時,當(dāng)即將《論》傳示給在場的正量部論師,在場的小乘論師們,竟無一人敢于出面反駁。于是,戒日王當(dāng)即決定:命五印度沙門、婆羅門和各種外道,群集于恒河岸邊的曲女城,共論玄奘法師的《制惡見論》。

來參加曲女城大會的,共計有全印度十八個國王及其隨從,大小乘僧人三千多人,婆羅門及各種外道二千多人,那爛陀寺僧一千多人。一時間,恒河兩岸都是旌旗蔽日、象軍步輦、人群鼎沸、盛況空前。作為本次大會的論主,玄奘法師派人將自己的論題“真唯識量”,張貼于會場大門之外;而“真唯識量”呢,也其實是《制惡見論》的核心內(nèi)容;其論證格式,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嚴(yán)謹(jǐn)?shù)綗o懈可擊,無出其右者。

宗(論題):“真故極成色,不離于眼識;”
因(理由):“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喻(實例):“猶如眼識?!?/strong>

按照古印度的辯論傳統(tǒng),辯論失敗的一方,要么從此跪拜在對手門下,心服口服,徹底放棄原有全部的門派宗教信仰體系;要么,斬首橫尸。而奘師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這樣描述自己的選擇:“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破者,請斬首相謝。”而十八天之后,無一人敢應(yīng)戰(zhàn)參與辯論。至此,奘師獲勝,從此威震五印,聲名遠(yuǎn)揚(yáng)。

實際上,奘師這一“真唯識量”的論述,在我們今天,都是令人驚嘆不已,非常有意思。但若詳細(xì)說來,其中就集成了以大乘般若智慧體系中,最為核心的“如來藏、唯識學(xué)、中觀學(xué)和因明學(xué)”之精華,我們現(xiàn)代的、佛門之外的普通人無論如何是難以搞懂的。所以,筆者盡可能以白話形式,簡明扼要,令有緣的讀者也能分享這人類最高智慧的喜悅。

1、般若毱多的問難:“色,即不難于眼識,又難于眼識”?

A、佛學(xué)上有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和增上緣的“四緣”說法,因是佛所說,這一點上是大小乘雙方所共許。此為,色,即不難于眼識。

B、般若毱多就問:你們大乘法講“萬法唯識”,那么眼識是識,色境也是識,那么識如何生出識來呢?比如,眼睛,如何能看自身呢?此為,色,又難于眼識。

盡管“四緣共許”,但彼此的“安立”卻不一樣;般若毱多的正量部義中,眼識、眼境(色法)、眼根三者中,若眼識為因緣,色境即是所緣緣;而大乘唯識理中,識體之“見分”,才是因緣;識體之“相分”,才是所緣緣。我們看,大乘對因緣和所緣緣的定義,完全不同;大乘,是可以向下兼容小乘的;但是,小乘卻無法深入大乘。因為般若毱多等諸多小乘人士,壓根兒就不承認(rèn)大乘唯識理,也不承認(rèn)“識體四分”的安立方法。

2、玄奘法師的破斥方法?

眼睛,是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窗戶;而對大乘中觀唯識而言,無論是“安立”,還是“破斥”,“眼識”當(dāng)都會首當(dāng)其沖。“眼識”的問題站不住腳時,你的所有“立宗根基”都會坍塌。上一段的內(nèi)容,是筆者依據(jù)《成唯識論述記》,所稍加舉例的白話。但是如果我們回到玄奘當(dāng)時的情境下,就要有更加莊嚴(yán)、嚴(yán)密和無懈可擊的因明論證方式;這就要涉及到宗、因、喻為框架的的“佛之大乘因明”體系。

1)、宗:“真故,極成色,不離于眼識;”

白話解讀:一切宇宙、自然萬物的本原實相狀態(tài),即佛之法身之“真”,才能變現(xiàn)出一切人間色法;而人間所有的“色法”,都離不開“眼識”的變現(xiàn);

注:“真”,其終極的本原,宇宙萬物的本來狀態(tài),是萬事、萬物、萬法的終極實相。”,即“宇宙萬物之中,通過“眼根”所攝取過的、或正在攝取的、大千世界中的一切自然之現(xiàn)象,即“色法”;“極成”,為敵我雙方都認(rèn)同,世間大眾均普遍認(rèn)同之義。“極成色”,敵我雙方、世間大眾普遍認(rèn)同的,一切宇宙、自然萬物之“色法”;

2)因:“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白話譯文:我自己個人認(rèn)為:在眼識、眼根、色法這三者中,起核心決定作用的,不是眼根。

在因明方法中,有了“自許”二字的簡別,就已經(jīng)將自己的論點設(shè)定了范圍。奘師自己認(rèn)為:在眼、耳、鼻、舌、身、意等等十八界中,最前面的眼識、眼根、色法這三個,起核心主導(dǎo)作用的,依然是“眼識”,一顆心之眼識;而不是“眼根”,即眼球器官。比如,當(dāng)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后天摘除了雙眼眼球,即“眼根”沒有了,但“眼識”還在延續(xù);尤其是后天致盲的盲人,即使雙眼看不見了,也依然會有“眼識”升起。同理,當(dāng)我們認(rèn)為自己“死”掉了,肉身沒有了,我們的“心識”會依然以我們所不能覺知到的方式,輪回延續(xù)。

3)喻“猶如眼識?!?/strong>

白話解析:同理,以此類推的話,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等,均是如此,最終依然是“一顆心識”,說到底還是萬法唯識。

三、關(guān)于《破大乘論》與《制惡見論》?

其實,如果我們大家摸到了《破大乘論》與《制惡見論》之間的辯論焦點,“真唯識量”的核心意趣,也就捕捉到了。

第一個辯論焦點:是否萬法唯識?

A、《破大乘論》:五蘊(yùn)之一,才是識,且僅為六識,無八識體系;

般若毱多觀點:今此必是有體方緣,是帶己相者;帶有二義,若古西方師釋:己者境體,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名帶。相者相狀,小乘是行相,能緣體攝,大乘是相分所攝。以此理故,正量部師般若毱多造謗大乘論。 ——《破大乘論》 窺基法師

注:正量部義中,只有六識之“識體一分說”,即五蘊(yùn)之識蘊(yùn);而且,正量部講唯此一心,識蘊(yùn)和色蘊(yùn)不即不離;唯此一緣,但不是大乘唯如來藏識的八識體系,也不承認(rèn)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因此,正量部的這種安立方法,在大乘唯識這里,就會有“不定過”和“無窮過”;比如,內(nèi)識和外境,誰為因緣?誰為所緣?若互為因緣、所緣,則有“不定過”;若唯此一心,萬法皆緣,而“因緣”和“所緣緣”可相互,則又有“無窮過”。

B、《制惡見論》:五蘊(yùn)皆唯識,有八識體系;

玄奘觀點:我之大師,戒日大王為設(shè)十八日無遮會時,造《制惡見論》;遂破彼云:汝不解我義;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如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制惡見論》窺基法師

注:大乘唯識這里,既有八識體系,有六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更有“自性分”、“相分”、“見分”和“證分”的假名安立;因此“不定過”和“無窮過”就可以避免;同時,也可以看到:玄奘是“離四句”,而般若毱多,則總有“四句分別”。

第二個辯論焦點:大乘唯識理,是不是佛說?

A、《破大乘論》論點:你們的第七識,凡墮惡趣,愚障圣道的,一定不是佛說!

般若毱多:凡愚第七識,恒緣第八,執(zhí)為我法,二見亦生,何故不為凡愚等說?凡墮惡趣,愚障圣道。此即南印度羅羅國正量部僧名般若鞠多,造七百頌誹謗大乘,論中作如此說。是佛說者何故相違?拔大乘理為非善說,此不達(dá)義,謂不為說。—— 《破大乘論》窺基法師

注:既然你們大乘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里世尊說:是為了避免凡墮惡趣,避免愚障圣道,才說不開演“阿陀那”或“阿賴耶”;可見你們所謂的“大乘唯識”,有“凡墮惡道”和“愚障圣道”之過;可是,這會和佛之慈悲本懷背道而馳啊?凡是佛說,必是善說,佛怎么能說“墮惡趣和障圣道”的不善之法呢?

B、《制惡見論》論點:墮惡趣、障圣道的是第六識,你不知不解何為第七識,當(dāng)然有此妄難!

玄奘:其第七識但生俱生我見,不生惡趣、未障圣道;若為說時,便增煩惱、所知,分別我、法二見。第六者起障圣道,便生惡趣,故不為說,何開第七俱我見也?此唯有覆,彼不善故,前為說別,而汝不知俱生、分別二惑過失;妄為此難,此即大師于《制惡見》中有此分別?!?窺基法師記《制惡見論》

注:玄奘反駁,第七識只會生出俱生我見,不生分別我見;不是二見,也不生惡趣,更沒有障礙圣道;如果講給凡愚之人,便會增加煩惱障和所知障。第六意識,才會分別我見,墮惡趣,障圣道;可是第六意識里,又何來第七識的俱生我見呢?你不知道第七識的屬性,是非善非不善,而是介于“善不善”之間的,“有覆無記”之性,而你卻說“不善”?你更不知道,“俱生我見”和“分別我見”之間,有什么過失之別,才會有這種妄加之難。

C、《制惡見論》論點:“大乘必佛說”之七支比量?

窺基法師回憶,玄奘在《制惡見論》中,還引用了梵本《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中彌勒菩薩的七比量,來反駁“大乘非佛說”;玄奘之“七比量”,應(yīng)是“宗、因、喻”俱全;下面,筆者盡可能白話解讀。

其一、“先不記故”?

意思是說:沒有任何一部的佛經(jīng)、契經(jīng)里,佛曾預(yù)先特別記別過:大乘唯識非佛說。反之,太多的大乘經(jīng)里卻記別了“小乘”。

其二、“大小俱行故”?

意思是說:佛教發(fā)展演化的歷史,大乘、小乘都是同時共行共存的。而且,大乘人士中,有著大量的實質(zhì)上的“小乘行者”;而小乘人士中,也可能是實質(zhì)上的“大乘行者”;假設(shè)大乘是佛滅度后,是后人杜撰的,可是為什么又能和小乘一起俱行而來呢?同理,是不是小乘也是后人杜撰的呢?

其三、“非余境故”?

非余境,就是非小乘之人的境界故;說白了,就是佛陀的大乘般若智慧,其“甚深”程度,遠(yuǎn)非小乘人士所能臆度猜測的。這一點,在幾乎所有的大乘經(jīng)里,佛都會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比如,即便佛陀就在你的眼前,佛的境界你能悟到多少?能開悟嗎?能明心見性嗎?你悟不到的東西,你怎知沒有?井繩太短時,不可以說沒有更深的井。

其四、“應(yīng)極成故”?

有的觀點認(rèn)為:大乘唯識是佛滅度后,是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或者是迦葉佛等等其他世界佛所說的,而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卻不曉得,大乘之大,就在一顆佛心;一顆佛心里,有二嗎?釋迦牟尼佛,根本不在乎,你是否稱之為“釋迦牟尼”。反而能更加證明:大乘唯識,是所有歷史上最偉大的智者所普遍認(rèn)同的,恰恰是佛所說。

其五、“有無有故”?

大乘里,就有你們小乘之聲聞、緣覺;所以,若有小乘,就一定有大乘,此謂“有”;反之,若無小乘,也必沒有大乘,此謂“無”;但大乘之大,就在于三乘為一,均為一佛乘。因此,無論你們小乘“有無有”,大乘都在。比如《增一阿含經(jīng)》,也是我們大乘認(rèn)同的經(jīng)典。

其六、“能對治故”?

此處強(qiáng)調(diào)的,是實踐證明;經(jīng)過實踐證明,大乘唯識理都是可以高效離苦的,可以高效解脫的,可以高效地實際解決問題,是高效慈悲利他的智慧;而這樣的實踐證明真理,只能是人間最大的智者才能說的,即佛說。

其七、“義文異故”?

無論是小乘經(jīng)典,還是大乘經(jīng)典,雖然文字不同、名稱不同,但其中的大乘意趣卻是一致的;可是你們小乘人士,為什么要糾結(jié)大乘文字之相,來宣揚(yáng)“大乘”不是佛說呢?

四、大乘因明:為什么要“立”?為什么要“辯”?

在很多小乘和外道的說法中,都有“不立文字”或者“善者不辯”的觀點;可是在佛之大乘因明這里,卻不是這樣的,理由如下:

第一,在你起心動念的一剎那,便已經(jīng)是“立”!

在佛之大乘里,所有人類的語言和文字,都是人類人為“安立”的;比如“雞”和“雞蛋”,這是漢語的安立;到了英語這里,就不是這樣,而是“chicken”和“eggs”。安立的語言符號不同,但是表達(dá)的語義卻是相同,這即是大乘唯識理中,更加深層次的人類之“立”。這種情況,在《楞伽經(jīng)》里,佛都有非常詳盡的開示。

我們看:在你起心動念的一剎那,便已經(jīng)是“立”;無論你做任何事情,做之前,你其實早已經(jīng)有了“立場”;再看看那些小乘和外道,動輒“不立文字”的那些人,是不是很可笑呢?也因此,大乘佛法中就有“識立”和“智立”的區(qū)別;“識立”,在世俗人士,則是任性自由;在佛弟子,則是無知狂禪;但是,均屬于“自我識性”在向下沉淪,是惡性循環(huán)中的“妄立”,永遠(yuǎn)不得解脫。而“智立”,則為“自我佛性”,是向上精進(jìn);盡管也是“妄立”,但永遠(yuǎn)滿懷希望,永遠(yuǎn)趨向佛的清凈光明。

第二,只要你一張嘴,就已經(jīng)起“辯”!

佛之大乘的“辯”,也是如此;只要你一張嘴,其實你就已經(jīng)起“辯”!一張嘴,就是在表達(dá)自己的意圖和觀點,就是在區(qū)別和排除其他的意圖和觀點;因此,動輒“善者不辯”的,能做到嗎?“辯”的,就一定不善嗎?

大乘佛法中的“辯”,分為兩種;一種“識辯”,屬于沒有智慧的“妄辯”戲論,這個佛一樣地不鼓勵;另外一種是“智辯”,盡管性質(zhì)上也屬于“妄辯”,但出于自悟的證量,出于悟他的慈悲,出于以“相”度“相”的智慧;佛之大乘的“智辯”,不僅是積極鼓勵,大乘弟子還要必須深入。而這樣的“智辯”,就是大乘因明學(xué)。

第三、最終在悟,而非在辯!

佛之大乘因明,有兩大目的,第一個是“自悟”,第二個是“悟他”。但是,無論是“自悟”還是“悟他”,都要求我們首先清理自己腦子里原來的條條框框和人生套路。

打個比方:在建一個房子之前,最好把原來的破舊房子徹底拆掉,這就類似因明學(xué)上的“破”;老房子的碎石瓦礫、垃圾臟污如果不徹底清理的話,建新房子就無從談起。而我們大家的一顆心識呢,也是如此;然而,古往今來的佛門外道、科學(xué)觀點、以及哲學(xué)流派太多了,百家爭鳴卻魚龍混雜,佛陀時代也是如此,龍樹菩薩時代也是如此。歷史上那些最偉大的智者、思想家和智者,就總會在“心內(nèi)”與“心外”、“真空”和“假有”、“虛”與“實”、“唯物”與“唯心”之間迷惑不解,徘徊不前;我們當(dāng)今的各種社會學(xué)派中,亦如是。而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凡愚的后人,能夠清晰地判斷辨別這些“二元戲論”,佛陀就曾經(jīng)在各種經(jīng)典中予以“因明破斥”;龍樹中觀則是在《大智度論》、《中論》或《百論》中予以“因明破斥”;而后來那爛陀寺的諸位祖師呢,則是在《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唯識二十論》和《成唯識論》中,間廁鳩集分別因明破斥。尤其是陳那菩薩,則索性將上述“大乘中觀唯識”中的因明論點,更加地集約和濃縮,并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了古印度因明學(xué)中的精華部分,從而形成所佛家特有的“大乘佛之因明”,來破斥各種外道觀點。

然而,“佛之因明”的確太難了,首先是需要修行人進(jìn)行“智破”,即樹立牢固的大中觀之“空性見”,也就是禪宗行者經(jīng)常引以為榮的“頓悟”,所謂的“明心見性”。而在“佛之因明”體系中,這才只是處于大乘的第一個階段“能破”??墒?,即便這第一個臺階,古往今來的行人學(xué)者們,就已經(jīng)是寥寥無幾,何況當(dāng)今眾多的唯識學(xué)者和因明學(xué)者呢?筆者看到的,能深入唯識和因明典籍的,往往都是白衣學(xué)者居多;而大量的白衣學(xué)者們,往往都不會清醒覺知到:當(dāng)自己的“心識”,還沒有進(jìn)入基本的空性見時,自己任何的唯識和因明解讀,都會是漏洞百出;總是感覺古奧艱難,總是找不到落地出口,總是障礙重重又無可奈何。殊不知,也只有在第一階段“空性見”的基礎(chǔ)上,能破才能立,才有可能進(jìn)入到第二個階段:大乘唯識學(xué)。而第三個階段,方是“佛之大乘因明”;《因明大疏》中,窺基法師就強(qiáng)調(diào):陳那因明,唯源佛說;而陳那之志,是要傳慈氏之《瑜伽》的。然而不幸的是,筆者看到的大量的唯識學(xué)者、因明學(xué)者,滿滿地都是“因明學(xué)問”、都是“邏輯戲論”、都是論文定式,卻絲毫無佛、無唯識,甚至連第一階段的實踐經(jīng)歷都沒有。很自然,自以為在煮飯,實際上煮的是砂石。當(dāng)然,這樣的“唯識”和“因明”,無論您學(xué)多少、學(xué)多久,都將永遠(yuǎn)看不到大乘唯識、大乘因明所帶來的智慧光明和現(xiàn)實力量。

五、愿  望?

因此,筆者也由衷地祈盼:會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無論佛門內(nèi)外、相關(guān)國學(xué)教育者、以及歷史研究者,不僅僅能夠真正看到玄奘法師在歷史、地理、考古、佛學(xué)上的價值,而能夠從人類發(fā)展、追求真理的高度,全面、完整地認(rèn)識法師,認(rèn)識到所謂的“西天取經(jīng)”,第一要取的就是《瑜伽師地論》,以及在《瑜伽師地論》中所弘揚(yáng)的、最為精準(zhǔn)、最為徹底的普世真理。法師一生中,最為偉大、最為卓著、最耗費(fèi)心力的三大類翻譯作品,第一首推《瑜伽師地論》,第二首推《大般若經(jīng)》,第三《因明正理門論》系列。這三大部分的佛學(xué)典籍,是迄今為止,所有漢傳佛典中最為完整、最大部頭、最能完整通達(dá)佛陀“大乘般若智慧”的佛學(xué)典籍;而在今天看來,我們歷史上所有流派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無出其右者。為此,法師幾乎耗盡了最后的一滴心血、最后的一絲生息。《大般若經(jīng)》翻譯完后,法師身體即每況愈下,不久于世;于此,讓我們一起緬懷法師的原話:

“豈使高跡無追,清風(fēng)絕后?但能求法導(dǎo)利眾生,大丈夫會當(dāng)繼之。”

—— 頂禮大唐玄奘三藏法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