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傷寒論》 【組成】半夏洗,半升(12g) 黃芩 干姜 人參各三兩(各9g) 黃連一兩(3g) 大棗擘,十二枚(4枚) 甘草炙,三兩(9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寒熱平調(diào),散結(jié)除痞。 【主治】寒熱互結(jié)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證治機(jī)理】本方所治之痞; ①原系小柴胡湯證誤用攻下,損傷中陽,少陽邪熱乘虛內(nèi)陷——以致寒熱互結(jié),而成心下痞。 ②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謂。心下即胃脘,屬脾胃病變。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今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遂成痞證。 ③脾為陰臟,其氣主升;胃為陽腑,其氣主降。中氣既傷,升降失常——故上見嘔吐,下則腸鳴下利。 【治法】上下交病治其中,法宜調(diào)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jié)除痞。 【方解】 ①君藥:半夏——辛溫之半夏,散結(jié)除痞,又善降逆止嘔。 ④君臣相伍: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 ⑤佐藥:人參、大棗——然寒熱互結(jié),又緣于中虛失運(yùn),升降失常,故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bǔ)脾虛,為佐藥。 ⑥佐使藥:甘草——補(bǔ)脾和中而調(diào)諸藥,為佐使藥。 ⑦諸藥相伍:使寒去熱清,升降復(fù)常,則痞滿可除,嘔利自愈。 【配伍特點(diǎn)】寒熱平調(diào)以和陰陽,辛開苦降以調(diào)氣機(jī),補(bǔ)瀉兼施以顧虛實(shí)。 【運(yùn)用】本方為治療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升降失常之基礎(chǔ)方,又是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散結(jié)除痞法之代表方。 【辨證要點(diǎn)】以心下痞滿,嘔吐瀉利,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diǎn)。 【附方】 組成:生姜切,四兩(12g) 甘草炙,三兩(9g) 人參三兩(9g) 干姜一兩(3g) 黃芩三兩(9g) 半夏洗,半升(9g) 黃連一兩(3g) 大棗擘,十二枚(4枚) 煎服法: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氣。 主治:水熱互結(jié)痞證。癥見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 組成:甘草炙,四兩(12g) 黃芩 人參 干姜各三兩(各9g) 黃連一兩(3g) 大棗十二枚(4枚) 半夏洗,半升(9g)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胃補(bǔ)中,降逆消痞。 主治:胃氣虛弱痞證。癥見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 組成:黃連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去皮,各三兩(各9g) 人參二兩(6g) 半夏洗,半升(9g) 大棗擘,十二枚(4枚)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日三服,夜二服。 功用:寒熱并調(diào),和胃降逆。 【鑒別】 ①生姜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加生姜四兩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bǔ)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互結(jié)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 ②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調(diào)中補(bǔ)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所致的痞證。 ③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并以黃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證為上熱下寒,胃熱則欲嘔,腸寒則腹痛,故用黃連清胃熱,干姜、桂枝溫腸寒,配伍半夏和胃降逆,參、草、大棗補(bǔ)虛緩急。全方溫清并用,補(bǔ)瀉兼施,使寒散熱清、上下調(diào)和、升降復(fù)常,腹痛、嘔吐自愈 【經(jīng)典】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jié)之痞,故苦辛平等;生姜瀉心湯治水與熱結(jié)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jié)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bǔ)中氣而痞自除?!保ā锻跣窀哚t(yī)書六種》)。 【方論選錄】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傷寒自表入里……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氣湯下之,則傷中氣,而陰經(jīng)之邪乘之矣。以既傷之中氣而邪乘之,則不能升清降濁,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否,故曰痞。 瀉心者,瀉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已下之后,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bǔ)脾之虛。(吳崑《醫(yī)方考》卷一) 【第十版方歌】: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甘草與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而和陰。 【第九版方歌】: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甘草與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而和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