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在砌一堵墻, 一個人問第一個人: 「請問你在干什么?」 第一個人沒好氣的回答: 「沒看見我在砌墻嗎?」 問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微笑著答道: 「我在建造一座大樓。」 問第三個人,第三個人笑的更燦爛: 「我們在建設一個新城市。」 十年后, 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仍然在砌墻; 第二個人坐在明亮的辦公室里繪制圖紙, 他成了一名工程師; 第三個人呢,則成了他們兩個人的老板。 讀而思 小故事,但確確實實是大智慧, 這是一個講志向與愿力的故事。 有時候就是因為大道至簡,說出來太過簡單,簡單到讓人無法相信: 就這樣嗎?真的假的?能有用嗎? 因此很多人反而不重視。 但話雖簡單,可真要做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 道理其實很好理解, 我們的目標不同,過程中注入的能量就不同,當然其結果也就不同,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技能好掌握,志向卻難培養(yǎng)。 我們可以問問周圍人的志向, 當然也可以自問, 據我了解, 大多數人是沒有的、或者是模糊的。 就算有,大部分也是,錢賺得越多越好,幾年之內公司上市,結婚,買房,等等, 我不是說這樣錯了, 我是說:我們太小用了我們自己。 人生不能沒有錢,但也不能只有錢。 我們可以經濟自由,但也能有更遠大的志向。 可能在這個時代對很多人來說, 講理想、夢想、志向,有點俗套,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沒有志向的人是空虛的。 以私欲來代替志向的人更是痛苦的。 只是我們渾然不知而已。 我們需要分清楚人生的目的和工具。 比如說, 我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我想做一個部長,我想做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它都不應該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生的工具。 人生的目的,應該是創(chuàng)造幸福。 給自己創(chuàng)造,有能力后,為更多人創(chuàng)造。 再比如, 我渴了想喝水,所以我需要一個杯子, 可杯子并不是我的目的,喝水才是, 其實喝水也不是,解渴才是。 杯子只是工具,喝水則是過程,解渴才是目的。 可悲的是,我們總是把工具當成目標。 佛陀說的顛倒夢想,應該也有這一層的意思吧。 因此,當我們有了工具之后,卻反而陷入了迷茫。并感嘆:為什么???人生,不應該是如此的??! 是杯子不夠?還是喝的不夠? 其實是因為我們都忘了解渴才是目的,所以只能在,用更好的杯子,或喝更多的水中不斷反復,不斷輪回。 我曾經看到一個故事, 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在訪問美國宇航局太空中心時,看到了一個拿著掃帚的看門人。 于是他走過去問這人在干什么。 看門人回答說:「總統(tǒng)先生,我正在幫助把一個人送往月球。」 我相信這個看門人的工作態(tài)度與心情,一定是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在他看來,自己正在投身于一個偉大的事業(yè)里。 《小王子》這本書里,也有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頭,也不要給他們分配任何任務,而是去激發(fā)他們對海洋的渴望。」 所以, 立志,也將會賦予我們人生的意義。 孔子說:「三十而立,」 是立一個志向,并不是立身份地位,這樣才能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王夫之說: 「人之所以異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韓非子說: 「立志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有一些朋友說, 我也很想有大志向啊,但是我找不到啊。 是的,拍腦袋拍出來的志向是不真切的,一陣風即可吹散,真正的志向需要來自心中,發(fā)自心中,志向,一定是利他的。 為此我們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孔子十五有志于學,三十歲才真正立起來。當然,這可能是孔子自謙的說法,但不難看出,立志,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立志,還有一層意義是: 想立志,首先要看清自己的位置。 換句話說:如果自我感覺良好,又立個什么志呢? 所以在立志的過程中,它會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看清自己。 好比在醫(yī)院看病掛號,問:你要掛哪一個科? 它會幫助我們承認不完美的自己與環(huán)境,進而展望更好的未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會變的很真,很真! 因為不脫下面具,就無法立志。 立志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斤兩的人。 說了這么多, 其實就是想表達立志非常重要。 可能我們暫時還無法很好的理解, 但是沒關系,即使是鯤鵬之志, 也是由無數個小志向組成的。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去立一立, 一個、兩個、三個、利他的志向。 最終, 這個志向會帶領我們扶搖直上。 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充滿意義。 看完這個故事 您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請留下您的感想 謝謝 |
|